空巢青年該何去何從?

二三十歲,在一線城市有份體面工作,住在月租三四千元的一居室或群租房隔間,唯一熟悉的室友是自己養的貓狗,廚房有全套餐具但飲食主要靠便利店和外賣,長時間在手機和電腦之間無縫切換,每個夜晚刷朋友圈刷到頭昏眼花,叫醒他們的往往不是鬧鐘,而是快遞員,作息時間失調,不出門不洗頭……這是現如今空巢青年的真實寫照。

空巢青年該何去何從?

在北上廣等大城市,空巢青年越來越多。或主動或被動,獨居正在成為青年人一種普遍的生活選擇。根據市場研究,全球獨居生活人數已經從1996年的1.53億上升到2011年的2.77億——15年裡上升了55%,預計到2020年全世界將新增4800萬空巢青年。

空巢青年該何去何從?

目前大城市的商場,多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那是兩個單人miniKTV,放在地下超市的出口。

單人KTV裡面,永遠不缺顧客。 那些青年男女拿著單人話筒,面對屏上字幕獨自吟唱,不理會周圍熙攘人群的熱鬧。

包裹在人潮的單人KTV,這給人一種奇特的感覺。

同樣的感覺,出現在地鐵站臺上。

那個無比喧鬧擁擠的地方。但隨處可見戴耳機低頭的年輕人。在人來人往的地鐵站臺上,他們用手機、耳麥隔出單人世界。

空巢青年該何去何從?

遠看是滾滾的人潮,近看卻是原子的個體。這種略帶荒謬的反差,反映了一個社會的現狀:他們是群居的孤獨者。

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喜歡獨來獨往了。他們喜歡單獨居住,單獨飲食,單獨健身,單獨遊戲。孤獨成了生活的日常。

空巢青年該何去何從?

白天,這些人成了大城市忙碌的“螞蟻”晚上,成了在單身公寓的孤獨的個體

有個女孩曾說,她不喜歡外面的環境,覺得髒亂而又喧鬧。面無表情、匆匆而過的人群,更讓她感覺到無形的壓力。讓她感到舒服的地方,是空蕩的單人房間。那裡乾淨而又安靜,狹小而又自在。狹小而封閉的環境,意味著只有她一人。她不必和人群靠近,只需做“蜂巢”裡的獨蜂。

是什麼讓青年們成為空巢青年?

青年人選擇孤獨的背後,是對社會的日益疏離。他們的社會認同感越來越弱化。

社會認同感表現為個體對某一團體的歸屬感。人本質上是社會動物。在團體中定義自己,也從團體中收穫歸屬。然而,現在的年輕人,找不到可以歸屬的團體。

空巢青年該何去何從?

他們熟悉的團體越發支離破碎。家鄉的親朋好友早就遠去,此刻的夥伴同道卻難以追尋。身處大城市的他們,工作和居所時常變動。這使得維持關係的可能性越發薄弱,建立穩固關係的意願也越發消退。大城市極速的流動性,打破了傳統的鄉土關係,卻還未建立新型的同伴關係。他們只得做大城市隨波逐流的“浮萍”。

對此,知乎上有一條描述得到網友的眾多點贊,“留守兒童、空巢青年、空巢老人,可能是我這輩子要體驗的三種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