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四哥这段戏被删除,着实令人浮想联翩

在柳云龙的谍战大剧《风筝》中,郑耀先在去戴笠家面见戴笠的路上,遇到中共游击队的截杀,身负重伤。此时的军统乱作一团。后来,赵简之把看守所里的在押嫌疑犯,枪毙了一大批,并且声称(大意):

不管你们是哪个山头的,也不管你们冤不冤,今天都得死!我就是为了告诉某些人,谁要是再打六哥的主意,这就是下场!

这是公映版中的情景,这样就给人一种印象,是赵简之故意滥杀无辜警告六哥的敌人。可是在未删节版中,却是四哥徐百川下的这个命令:传我命令,望龙门看守所里的犯人不管是什么背景,统统拉出去枪毙!

《风筝》四哥这段戏被删除,着实令人浮想联翩

为此,四哥那个戴眼镜的副官还劝他冷静,因为对手最希望看到他不冷静的样子,四哥怒不可遏,还打了副官一巴掌……于是就有了后面赵简之枪毙嫌疑人的情节。

那么,公映版为什么把四哥这段戏删除掉呢?这段戏又没有像其他情节抬高国民党,更没有贬低我方人员,为什么不保留呢?我们分析有两方面原因:

《风筝》四哥这段戏被删除,着实令人浮想联翩

一是六哥手下三个兄弟性格各异,各有千秋:宫庶有勇有谋、宋孝安偏文,而赵简之偏武,日常装束、性格也较为随意,六哥出了事儿,赵简之滥杀无辜是符合他的性格特征的。这种事宫庶是做不出来的、宋孝安也做不出来,虽然当时宫庶还没有成为六哥的兄弟。

二是,我们曾经通过多篇文章分析四哥搞不好也是中共地下党,否则就凭解放前的渣滓洞大屠杀、而且解放后也没有将功补过,为什么最终能全身而退?而假如他还有滥杀无辜的罪行,那无论如何也是无法解释他能熬过解放后的历次运动,最终得到特赦,成了政协委员,还在文史馆工作,并且和儿子平静地生活在一起的。

《风筝》四哥这段戏被删除,着实令人浮想联翩

所以,导演柳云龙删除原版中四哥这段戏份,会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而这种想象空间恰恰是《风筝》一剧最有魅力的地方之一。

之前我们怀疑四哥也是中共地下党的证据还有:郑耀先向北京提供了山城解放后潜伏特务名单,还有军统联络站的情报,结果山城公安局按图索骥,军统很多重要的人物被抓,比如徐百川和赵简之。军统联络站大部分也被摧毁,当然有个意外收获,那就是中统的田湖。

《风筝》四哥这段戏被删除,着实令人浮想联翩

但是,中统田湖和徐百川临时见面这种事儿,郑耀先怎么可能知道呢?他最多知道徐百川也潜伏于山城了,化名什么什么,公开身份是什么什么。所以田湖和徐百川被抓,很有可能是徐百川自我暴露,因为当时他身陷极大的困境:儿子被毛人凤作为人质,扣押在香港,他不靠共产党的力量是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

另外,戴笠死后,毛人凤先把徐百川贬到了渣滓洞看守所,后来是郑耀先,当然也有试探和考察的意味:反正渣滓洞看守所关押的人当中大部分是共产党,把你们放到那里,看你们怎么办!

《风筝》四哥这段戏被删除,着实令人浮想联翩

而后来郑耀先跑掉了,徐百川没有跑,但毛人凤放心吗?不放心!所以解放前夕,蒋介石和毛人凤决定大屠杀时,是由他们的人亲自执行的,当时徐百川等于靠边站了。

因此,《风筝》未删节版和公映版结合着看,或许能发现很多新的东西。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