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中袁农解放后为什么一直担任副职?

柳云龙谍战大剧《风筝》中有个令人讨厌的正面人物,那就是袁农。此人出场的时候,是山城地下党领导人,但此人情绪容易激动,动不动就咬牙切齿、大喊大叫。

后来袁农因为没有相信郑耀先传递的情报而被捕入狱,后在渣滓洞大屠杀中幸免于难。很多网友不喜欢这个人物,认为他根本不适合从事地下工作。

关于此人物,我们曾在文章《风筝》中的袁农和韩冰都曾经被捕,后来的境遇为何如此不同?中分析指出:他上面有信任他的大领导。但是,还有网友感到,即便他上面有信任他的大领导,那大领导也应该量才而用啊!让他做地下工作不但影响了工作,也害了他。关于这些问题,我们今天再系统分析一下:

《风筝》中袁农解放后为什么一直担任副职?

袁农和陆汉卿以及江万朝,之前(长征前)都曾经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那会儿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当时负责上海情报工作的大领导是谁?大家可以自己去查。我们推测,袁农的忠诚和无畏很有可能给大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搞不好还在工作中救过大领导的命。因此得到了大领导的无可比拟的信任。

后来,他和陆汉卿都调到山城重庆工作,而江万朝则留在了延安。《风筝》中说袁农当时是山城地下党的领导人,但是该剧并没有说袁农是山城地下党唯一的领导人。

因为当时我方在重庆的地下党有这样一个机构:中共地下党重庆市委员会,可见当时的地下党是有一个系统的组织架构的,也是属于集体领导的。而且他们还出版了一份小小的地下刊物《挺进报》,熟悉《红岩》故事的网友都知道这些。

《风筝》中袁农解放后为什么一直担任副职?

我们认为,袁农应该是中共地下党重庆市委的成员之一。所以我们不难发现他权利很大,甚至可以调动游击队。既然如此,那为什么《风筝》中没有表现市委的其他成员,只表现了袁农一个人呢?

我们认为,其他成员很有可能出事儿了,比如被捕牺牲。但上级一时半会儿又找不出合适的人选来填补,所以短暂地出现了一个袁农看起来大权独揽的时期。

后来袁农被捕了,并且躲过了渣滓洞大屠杀,成为唯一的幸存者,我们认为该剧这么表现不太妥当,因为从史实看,当时有十几个人逃脱了。假如只是袁农逃脱了,后来又没有受到严格审查,未免显得大领导太糊涂了。

《风筝》中袁农解放后为什么一直担任副职?

后来到了解放后,袁农担任公安局某副主任,后来在江万朝死后又接替他的职务担任副政委。在这里,我们也许可以推测,其实上面对他那段时期的工作是有保留意见的,比如:违规搞暗杀、自己的游击队几乎全军覆没、他本人也被捕入狱、整个山城地下党工作几乎陷入瘫痪……

此时也许上级已经意识到,袁农这个人其实根本不适合当一把手。也许上级早就意识到了,也从来没有让他当过一把手,只不过阴差阳错,让他大权独揽了一段时间。所以,在解放后一直到WG开始,袁农一直都是副职。而且,局里的重大机密也都不让袁农知道,这肯定都是钱副部长的指示。

当然了,我们之前所说的大领导肯定不是钱副部长,大领导的级别应该比钱副部长还要高。不过,钱副部长虽然没有直接领导过袁农,但她肯定也能感觉到大领导的意图。那就是:袁农虽然忠诚,但不可重用!我们这样分析袁农这个人物,不知道是否说得过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