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結婚「食甜」禮俗,你知道多少?

“甜”,在潮汕有幸福、美滿之意。在潮汕婚俗,中有不少“食甜”禮儀,以期盼當事人未來的婚姻生活能夠甜甜美美。

食定

潮汕人結婚“食甜”禮俗,你知道多少?

潮汕婚俗“六禮”中的“定親”,是要男方到女方家去“食定”。“食定”一般都是“食甜卵(雞蛋)”。一碗甜雞蛋通常是四個,寓意成雙成對;物資不豐富的年代,也有一碗甜雞蛋只有兩個的。若是有四個甜雞蛋,只能吃兩個,如果只吃一個,則要將其中一個用箸一分為二;若是兩個的,就只能吃一個,另一個也要用箸一分為二。無論如何一定要吃剩,而剩下來的一定得成雙。舊時送聘定親時,男方還要做些甜粿送到女方家去,女方家只能收一半,其餘的要退還男方。然後,男女雙方各將這些甜粿分送各自的親戚朋友。

吃“結房圓”

潮汕人結婚“食甜”禮俗,你知道多少?

新郎新娘到家後共入洞房,同坐於床邊,這時伴娘就要端出一碗糯米湯圓或桂圓糖水給他們吃,謂之吃“結房圓”。新郎新娘吃“結房圓”時,伴娘要在一旁“做四句”:“夫妻雙雙坐床邊,共慶同房食甜圓,男才女貌堪匹配,雙雙偕老到百年。才子佳人坐床邊,互相敬食同房圓。夫妻生活甜如蜜,早得貴子狀元兒。”新郎新娘各吃兩粒之後互換盅盞,再各吃兩粒,俗稱“交杯換盞”,以示親密無間。這時伴娘再次“做四句”:“交杯換盞團團圓,夫妻恩愛樂相隨:老君送來麒麟子,明年生得狀元兒。”這些吉祥之物和喜慶之言,反映了人們對婚後美好生活的願望。

頭尾甜

潮汕人結婚“食甜”禮俗,你知道多少?

迎娶當天中午,男方家要大擺筵席請親朋鄉親。上菜第一道為甜食,最後一道也應是甜食,稱為“頭尾甜”,寓意從頭甜到尾的吉祥意義。甜品可以是名貴的燕窩,也可以用尋常的姜薯、番薯、芋頭、山藥作原料。最常見的是清甜燕窩、清甜蓮子百合等。此外還有金瓜芋泥、膏燒白果、太極芋泥、蓮蓉、馬蹄蓉等。現在喜宴有紅燒番薯反砂芋的甜拼盤,名曰金玉滿堂。

敬甜茶

潮汕人結婚“食甜”禮俗,你知道多少?

午宴結束後,就由婆婆或新郎帶新娘向家族中的長輩、親屬及姻親、來賓,從長輩到晚輩,依次敬甜茶(在茶水裡加入紅糖,俗稱“祝福茶”)以寄寓甜蜜美意。敬甜茶時,新娘首先低頭不語,由男方家裡人介紹受茶之人的稱謂,再由伴娘介紹給新娘,新娘端甜茶敬獻給被介紹人,被敬者飲甜茶雙杯,贈新娘紅包或金銀首飾,謂之“賞面錢”,並說一些祝福的話語。新娘敬甜茶時伴娘要“做四句”。如“手捧甜茶跪廳中,敬奉爹奶上輩人。請飲甜茶添百福,四時如春永平安。”

婚慶翌晨,新娘必向長輩親屬敬獻甜茶,一來表示孝敬長輩,二來表示閤家甜蜜。這天一早,主家已備好一大壺甜茶,一個嶄新大茶盤託著二十四隻茶杯,一色紅漆油亮。廳堂上,鋪好草蓆,端置一張太師椅,墊上錦緞。敬甜茶按輩分依次進行。先祖輩,次父輩,先男後女,逐一敬奉。對於長輩,舊時新娘應跪於席上,雙手奉茶敬獻。長輩喝下一杯喜茶就得回賜一個紅包,口中念著“給兒孫興家立業,閤家前程似錦”。“紅包”中有金耳環、金戒指或者是錢幣。至於同輩就不必下跪了。敬完甜茶後,再斟上一大盤甜茶,請晚輩兒童“喝歡喜”,大家便應邀而上,高高興興地喝下一杯喜慶茶。

吃甜飯

潮汕人結婚“食甜”禮俗,你知道多少?

潮陽一帶,新娘過門的第二天一大早就要起床下廚,自己動手做一碗甜米飯。待家翁、家婆以及丈夫兄弟姐妹起床後,逐一請他們各嘗一點。新娘做的這碗甜飯,糖要從母家帶來(以示新娘給新的家庭生活帶來甜蜜),還須悄悄將自己的一口唾液摻進米湯裡。據說夫家的人吃了含有新娘唾液的甜米飯後,新娘和全家大小就會融洽相處,生活和睦,互敬互愛,美滿幸福。

食甜卵 潮俗新媳婦回孃家叫“返厝”,新郎第一次拜見岳父母,要備帶三牲大禮。到了岳父母家後,新郎須端檳榔(橄欖)向岳父岳母請安,岳父岳母則應給新郎贈紅包。之後,妻舅端來甜茶獻新郎,新郎應送紅包給妻舅。緊接著,妻舅又端來甜面雞蛋供新郎新娘食用,俗稱“食甜卵”。“食甜卵”之俗源於一個傳說:昔時一李姓老婆婆,有女成年,經媒人說合,嫁與張生,幾年未育。老婆婆聽知女兒女婿夫妻意見分歧,長期分居。為盼望早日抱得外孫,設法請女婿到家來,煮甜卵敬之。告知女婿甜卵寓意甜蜜圓滿,家能甜蜜圓滿則興,夫妻甜蜜圓滿則能生育孩子的道理。婿悟,從此夫妻相敬如賓。翌年得子,婿歡天喜地到岳父母家報喜。自此,後人以煮甜卵敬新女婿為俗,歷代沿襲下來。

來源:潮州文化(ID:czwh5210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