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实名制,农民工的春天到了?

按照要求,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建筑作业的建筑工人,不仅应该经过基本安全培训,还要在全国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上登记。未登记且未经过基本职业技能培训的建筑务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建筑用工市场还不规范,农民工欠薪还时有发生,农民工的休息权、参保权、享受公共社会福利等基本权利还远远不能满足。在原有关系没有理顺,利益关系没有协调好的情况下,出台这样“高大上”的文件难保不会成为一纸空文。个人认为应首先理顺以下问题:

一、建筑企业、劳务用工、农民工最基本的关系还没有理清,在当今市场,谁是用工主体?建筑企业还是劳务公司?实际都不是,是包工头。可包工头现今还没有合法身份,何来农民工的基本权益保障?明确用工主体,越来越紧迫;

二、建筑农民工流动性强,脱了鞋就是下地的农民,穿上鞋就是农民工,在一个项目短则三五天、长则几个月,而且建筑行业用工紧张,工人年龄偏大,有的甚至于半文盲。在项目部管理人员都没有办法实名管理的今天,用什么制度来保障建筑农民工实名制的实行?

三、建筑行业特殊工种操作证已经实行多年,花钱报名、发证,成了一套流水线。如今要求建筑工人安全、技能培训,会不会是仅仅利好培训机构?

建筑工人实名制,农民工的春天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