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分数能上清华、北大的学霸,为何偏偏选择别的高校?

关注



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当年高考成绩七百三十多分,明明可以选择清华北大的任意专业,却选择了既不是985也不是211的深圳大学计算机系;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宿迁当年的高考状元,却放弃清北去人民大学社会系;小米创始人雷军,高考成绩盖过同一届考入清华、北大的一批学霸,但他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

众所周知,清华、北大是所有高校中的泰山北斗,堪称绝代双骄,每个地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考状元、榜眼、探花都会选择清华或者北大。如果国内选拔两所最顶尖的高校,非清华、北大莫属。若有人对你说:他是清华或者北大毕业的,请你认真观察一个细节——这个人在自报母校的时候必定会腰板瞬间挺直了不少,仿若身影在瞬间突然变得高大了一般。

那些分数能上清华、北大的学霸,为何偏偏选择别的高校?


在很多人的思维定势中,总有这么一种想法:“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上清北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但是,并非每一个学子都对清华、北大情有独钟。至少,那些神级天才从来都与“从众”这两个字绝缘。在那些牛人看来,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考入清华也好,北大也罢,都很可能会因为竞争太过激烈而在专业上被调剂。当然,一些学霸可能为了面子也会接受调剂,毕竟清北的招牌在就业之时可以对自己所学的冷门专业起到“高斯模糊”的作用,清华、北大出来的毕业生从来都不愁找不到工作。

那么,那些明明可以报考清华、北大的学子,为何选择其他高校呢?

首先,那些刚好踩线而没有十足把握被清北录取的学子,他们会下意识间在填报志愿时缩手,因为在平行志愿的情况下一旦被清北退档,就很可能和其他一本中的顶尖高校无缘(从填报清华或者北大的志愿投档到被其退档,所花的时间差不多要走一周到十天左右,而如果浪费了这宝贵的10天时间,其他顶尖高校的投档差不多尘埃落定,后续的平行投档很可能希望渺茫),很可能只剩下进入二本学校的选择权,这一点对于广大学子而言,打击是致命的。

那些分数能上清华、北大的学霸,为何偏偏选择别的高校?


其次,清华、北大的所有专业并非都是在国内排名第一的存在:协和医学院的医学专业可以秒杀清北医学系,中科大物理学系傲视清北物理学专业,同济的土木工程专业清北比不了,中国地质大学的地质学专业清北望尘莫及……同样是985工程院校,选择一个好学校不如选择一个好专业,其他顶尖大学的王牌专业同样能缔造大部分学子的王牌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