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祭城(42):供销社

漫谈祭城(42):供销社

(四 十 二)供 销 社

供销社是计划经济时代网点最为密集且具有一定垄断性质的国有商业,在改革开放之前对社会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对供销社有感情,买针买线,还有自行车,都在供销社,生活中完全离不开啊!在祭城,通常把供销社叫做基社。

漫谈祭城(42):供销社

1950年,郑县供销社在祭城设了一个分销店,这就是祭城基社的前身。刚开始家底不多,也就一台木轮车和两根扁担,就靠这个进货和下乡分销日用物品。

1953年3月1日,祭城基社(由祭城、黄庄、大花庄三个分社合并)在祭城十街东南角正式营业,当时拥有资金2000元,职工3人,另有各村代销点若干。同年7月,十街东北角又开了两个门市部,卖布匹、百货之类。七十年代前后,基社在十街西北角又开设了早晚门市部,专门在早间和夜间主店下班时候方便群众,早晚门市部由贺秀乐、荣西更二人负责。

后来的基社在祭城有多处房产,有门市部,有基社楼,有新亚商厦,还有基社家属院,门面占据祭城的商业核心位置,年进货额达两千万以上,好不风光。

漫谈祭城(42):供销社

祭城街老图(宋志国提供)

祭城供销社是怎么逐渐扩大规模的呢?

还是“众筹”力量大啊。当时,政府要求农民购买基社股金,每股1.1元,其中一毛是入社费。购买股金的就成为基社社员,凭入社证可以购买计划内生活必需品,所持股金还可以分红。1981年,股金分红每股红利一毛五,折合食盐一斤。

漫谈祭城(42):供销社

股金登记原始凭证(贺法群提供)

基社刚开始就筹集了5.8万的股金,货卖堆山,日益壮大。

七十年代以前,社员购买火柴、煤油、点心、布料等都是凭票购买,那时候有各种各样的票。但是大件物品还是缺货,比如缝纫机、自行车,这些东西名额有限。市民可以用工业券换取,农村这里一般农户就不要想了,村干部还不够分了。

基社里的点心很不错,在当时味道不逊于“稻香村”,绝对属于高档礼品。里面品种好多的:糖稀扁食、晶枣、麻花、芋头酥等。秤好分量后,贺芳师傅把它们装进一个纸做的点心匣子里,再用细细麻绳捆扎起来交给买家。买家一般要上两个,手指头勾上就去走亲戚了。不过,这个包装过于简单,在走亲戚的路上,小孩子就用手指头扣进去,掏着吃。要是到了亲戚家,一斤变成了六两,可不能冤枉老贺缺斤短两哦。

漫谈祭城(42):供销社

与现在的商场不同,基社供应的商品不仅注重利润,还更关注民生需求,除此之外,对于均衡物价,维持市场稳定也发挥了关键作用。祭城粮食大战(见漫谈祭城(23):粮食之战)就体现了基社的优越性和责任担当,在那次变故之后,很多小型非公经济被收至基社麾下,基社的人员构成中,原来的私营业主占据了很大比例,也构成了祭城较为集中的非农业户口居住区——基社家属院。

漫谈祭城(42):供销社

祭城供销社所属新亚商厦(祭城村委会提供)

2005年由于拆迁,祭城基社业务中断,至今未见较大门面出现。关于股金的问题,成了历史遗留,虽然说是分红聊聊,股金无踪,但是作为存在于祭城数十年的民生消费依赖,祭城供销社功德卓越,不可忘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