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还是不跪,这是个问题

近日看到两则新闻,都是关于外国留学生超国民待遇的问题,事情虽然不大,但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

跪还是不跪,这是个问题​这两件事情都发生在代表先进文化的大学,一个在沈阳,一个在西安。

沈阳城市学院“以‘劳动周’名义,让本科生为留学生打扫寝室楼,留学生却不参加劳动”,此后学院宣传部门相关负责人回应澎湃新闻称,学生参与公益劳动属于学校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劳动区域仅为寝室楼等公共区域,不包括寝室内部。而根据相关规定,留学生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参加。

相似的事情也发生在西安这座古城,在西安石油大学,研究生宿舍晚上停水停电甚至连电扇都没有,而留学生宿舍却灯火通明可以开空调。 跪还是不跪,这是个问题​沈阳城市学院解释学校从建校开始,就实施“学生公益劳动制度”,并将公益劳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既然是学校的制度,为何留学生就可以不遵守?

西安石油大学的做法就更过分,既然停电,一个学校的学生就需要共同克服困难,同样是学生为什么还要分个三六九等呢?

给外国留学生补贴有所耳闻,而补贴的原因和经费的来源没人说得清楚。

听过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有人提问一位非洲留学生为什么来中国留学,问者满心期望得到诸如被中国的历史文化吸引,被优秀的制度吸引,被伟大的人民吸引等等脸上贴金的回答,也好让我们自豪一把,没想到这位黑人朋友很诚实地反问:没有补贴我为什么来中国留学?

还有一篇文章流行得更广,一些欧美落魄的男人在本地实在混不下去了,被朋友叫到中国,凭着一副白人身板,不投入不努力不动脑子,在中国却混得呼风唤雨应有尽有,还引得部分中国女人免费服务。

慈禧曾下诏: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中华文明一直以延续存在而自豪,而在某些方面,没有断层的文化也很可怕。跪了几千年,跪久了,看着不跪的那位自然高大神圣不可侵犯,跪久了已经难以站起来,国人已经没有了平等的习惯,不是我给你跪着就是你给我跪着。跪姿已成社会稳定的符号渗透到文化底层,一代代传承了下来。那些不想跪的,也不愿别人跪的就成了文化的异类,他们的血换来的清醒只有短暂的几十年,没多久就被这延续的文化拉了回去。多少人剪掉了头上的辫子,却悄悄地收藏在心底,只是因为习惯了,多少人终于站了起来,却还要找一个高大的,在心里去跪。

这高大的可能是厉害的,也可能是曾经厉害的,慈禧对这厉害的反身一跪,引得举国下跪,这一跪,跪了一百多年,难道还要再跪下去么?怕洋人不满,怕洋人说泱泱大国不友好而显得小气,因为我们是友邦之国,怕被洋人看扁,就拿出银子,怕被世界孤立,就贴钱请他们来,洋人似乎生来就高人一等,不,是不管什么洋人,到了中国就一定高人一等,凭什么?!我们还要跪下去么!

有些洋人,起初被这一跪吓了一跳,再一看,这跪着的那么诚恳,跪姿又那么自然,也就心安理得了起来:超国民待遇可不是我自己要的哦,是你们给的。

这两篇文章末后的评论里亮点很多,引述一个评论:因为各个高校都把招收留学生作为创收来对待,说白了,就是学校可以通过招收留学生挣很多的学费。所以就要给留学生更好的待遇,以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学校学习,学校才能挣更多的钱。问题是,这钱是补贴的么?

我有一个习惯,喜欢看文章的评论,因为那里可能有真正的民意。评论很精彩,幸运的是多数人不想跪,特别是我们的年轻学子,他们就是我们的希望。

那些还想让我们跪着的,就算了吧!给洋人以国民待遇才是我们三个自信的体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