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博会峰会”上安保警察“于叔”的故事

“手术成功,于叔没事了!”得知这一消息,所有人长舒一口气,心中悬着的巨石落地了。

“于叔”是谁?他怎么了?为何牵动这么多人的心?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年“东博会峰会”安保警察故事,认识“于叔”——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宣传科民警于宏。


“东博会峰会”上安保警察“于叔”的故事


话从头说。自今年8月下旬“东博会峰会”安保工作全面启动以来,于宏就进入了“非常规”的“快闪”模式。他带领支队宣传科摄影小组奔波往返于各个活动安保现场,摄制留存了大量珍贵的公安影像资料。就在9月11日,“东博会峰会”开幕的前一天,为了采集到相关宣传素材,于宏连续工作长达17个小时,直至12日凌晨1时才躺下休息。

“东博会峰会”如期开幕。12日凌晨5时许,才休息不到4个小时,于宏就准时出现在了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他根据现场的环境条件,确定拍摄位置,做好分工安排,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东博会峰会”上安保警察“于叔”的故事


拍摄顺利进行,但并不轻松。于宏背着两个将近30斤重的照相机,步行往返穿梭在会展中心场馆内外,时而仰拍,时而俯照,时而蹲,时而立……“东博会峰会”安保工作的一个个动人瞬间,就这样被定格和收录进来。

上午8时30分,“东博会峰会”顺利开幕,经历了异常紧张的“战斗”,会场外反倒显得“清静”了。这时于宏已经忙碌了近3个小时,他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灼热的阳光照射过来,黝黑的脸庞显出一丝疲惫。于宏用手抹了一把汗,招呼摄影组的小谭过来,就地在路边的台阶坐下,正准备休息一会。

“××车队即将出发,请沿线警力做好准备。”对讲机传来了新的任务指令。“继续开工,你到那里去拍,我在这里!”于宏交待小谭,但他没有马上就起来。小谭没走出几步,回头一看,于宏正捂住胸口,脸色变得苍白,想说却说不出话,很快意识开始模糊。现场执勤民警见状赶紧叫来救护车,火速把于宏送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东博会峰会”上安保警察“于叔”的故事


“决不能让我们的战友倒下!”南宁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秦运彪,市公安局党委专职副书记韦小菊,交警支队支队长蒋卫红立即协调院方开通了绿色紧急救护通道,交警支队政委宋波赶到医院安抚家属,随时掌握病情。


“东博会峰会”上安保警察“于叔”的故事


经过手术抢救,于宏脱离了生命危险,仍在医院ICU观察治疗。他清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交代在病房陪护的家属和同事,抓紧把上午拍摄的安保工作照片取出来,交到支队作为宣传素材使用。经过整理,他的相机里共保存有早上拍摄的照片536张,工作强度可见一斑。如此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事后主治医生说,幸亏于宏送医及时,要不然像这种心梗疾病,后果不堪设想。

于宏同志的病情,紧紧牵动着各级领导和同事们的心。当天,自治区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许建忠作出批示:全力救治,公安厅政治部派员慰问。南宁市委副书记、市长周红波指示要对病倒的民警给予全力及时的救治,并嘱咐各级公安机关,在全力以赴完成“东博会峰会”安保任务的同时要注意劳逸结合。自治区公安厅政治部副主任唐毓生赶到医院探望慰问,南宁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杭周多次致电了解情况并慰问家属。更多的民警、辅警则通过微信群、朋友圈发出于宏平安的讯息,以圆满出色完成安保任务的实际行动,支持着他们心目中的老大哥“于叔”。

“他就是一头‘老黄牛’,工作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和于宏一起共事近20年的交警支队宣传科副科长邱祥星这样评价道。

1986年,于宏从部队转业成为一名交警。他性格随和、乐于助人,总是给人一种亲切感,被同事亲切地称为“于叔”。从警32年来,于宏没有过多动人的话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有的只是一颗喜欢摄影、关心同事、默默奉献的心。因为他的坚持,他成为了南宁交警宣传队伍中的骨干力量,用镜头记录了南宁交警支队的发展历程。

“每名交警都很辛苦,我只希望在我的镜头里面,他们是最美的、最真的。”于宏拍摄的每一张照片都向人们诉说着他对公安工作的热爱,诉说着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勤学苦练成为“行家”

刚从警时,于宏每天都要出去站岗、执勤、处理交通事故,所以他真切地感受到交警的辛苦。1995年,于宏被调到支队宣传科,刚开始他从事摄像工作,后来由于摄影工作人员缺乏,1999年转为摄影工作。


“东博会峰会”上安保警察“于叔”的故事


“要让每个镜头尽可能记录下每一名交警的艰辛,记录他们工作中最美的一面。”于宏说,这个念头促使他不断学习新知识。

“说实话,刚开始从事摄影工作的那几个月,我感到压力相当大。”于宏回忆道,接手摄影工作之前,他并没有过类似的工作经历。所以,他开始不断学习摄影技巧、构图,大量阅读摄影书籍和杂志,参加公安摄影培训班。他还分析并记录下优秀图片的拍摄用光以及构图,积累成了一本厚厚的笔记。在平时的工作中,无论多忙,于宏总会挤出时间去学习、钻研摄影技术。


“东博会峰会”上安保警察“于叔”的故事


这些年,相机成了于宏亲密无间的“朋友”。无论走到哪里,他总是背着一台相机。每隔一段时间,他都要远行采风一次,把每次出行当作学习的机会。“摄影要考虑的东西比较多,表情、构图等都是拍摄的重点,这就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练习、不断进步。”

认认真真干好工作

走上摄影之路后,于宏每天拿着相机跟着同事到处拍摄。“新闻摄影工作是比较辛苦的,需要随传随到,很多人都不愿意干,但于叔一干就是19年,从没听他抱怨过。”于宏的同事说。


“东博会峰会”上安保警察“于叔”的故事


每个大型活动现场,总能看到于宏忙碌的身影。中国—东盟博览会从第一届举办到今年第十五届,他从未缺席过一次,每一届他都会拍摄上千张照片。遇上其他大型活动,如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2017环广西自行车赛等,他拍摄的照片更多。

在夏季的清晨、秋日的傍晚,于宏经常出现在南宁市主要路口和主干道,端着相机拍摄民警执勤的情景。“制作板报、提供给新闻单位的照片说要就要,这就必须平时注意收集素材,随时拿得出手。”于宏说,他平日里经常利用上下班时间到路面拍摄民警的执勤照片。交警的春夏秋冬、酸甜苦辣、风雨寒暑,全都通过他的相机生动展现出来。


“东博会峰会”上安保警察“于叔”的故事


于宏每天上班时间要比其他人早,下班却比所有人都晚。不管是深夜还是白天,不管是在睡觉还是在做其他事情,只要工作需要,于宏接到通知后,都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单位,绝不耽误时间。

为了做好宣传工作,于宏几乎以办公室为家。别说去休假旅游,就是走远一点,他也会随时留意手机有没有响起。实在有事需要出远门的话,他就会交代办公室的同事,并教他们怎样把照片拍好,以确保每次活动的照片能正常使用。

在于宏的办公室,不管他的电脑还是柜子,储存空间都已经被19年的照片填满。“其实也不辛苦,只是有些琐碎。”于宏谦虚地说。

同事眼中的“暖心棉袄”

“于叔是我们科最敬业的老民警,也是乐于助人的好警察。”在同事眼中,于宏是大家的“暖心棉袄”,乐于助人是他坚持的做人准则。


“东博会峰会”上安保警察“于叔”的故事


于宏常说:“每天用真心去做一件好事,才会让每天过得很精彩。看到同事们不断前进,是我工作的最大动力。”

于宏总是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同事。“每次听完于叔的教导,我都感觉受益匪浅。”辅警李南说,每次出去拍摄,于宏都会对他言传身教,提前告诉他拍什么画面、怎样用光、怎样构图。


“东博会峰会”上安保警察“于叔”的故事


每当于宏从活动拍摄现场回到办公室,也是办公室电话最忙的时候。每个科室、大队都会联系他拿照片,电话几乎没有间断过。于宏总是有求必应,每次都会不厌其烦地把大家需要的照片整理打包发过去。大家都说:“有于叔帮忙拍照,我们就放一百个心了!”

“于叔,早日康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