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为什么过度依赖一件物品?不懂得家长快来看!

宝宝为什么过度依赖一件物品?不懂得家长快来看!

宝宝为什么过度依赖一件物品?不懂得家长快来看!

看过史努比动画的人肯定都记得

那个跟毯子形影不离的小男孩莱纳斯

动画故事里,无论莱纳斯走到哪里

都会带着他的毯子

遇到困难时

他会把自己蜷缩在毯子里或者咬着毯子的一角

那么

小莱纳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表现呢?

宝宝为什么过度依赖一件物品?不懂得家长快来看!

其实这些物品是被孩子当做了“移情物”,移情物可以帮助孩子做出情感方面的转移,由依赖变得独立。一方面,因为它们摸起来柔软、舒服;另一方面,因为它们是宝宝所熟悉的物品,能让宝宝想起他们自己房间的那份舒适与安全,会让他们感到所有事情都在掌控之中。

什么是“移情物”呢?

“移情物”又称“慰籍物”,是孩子寻求心理移情,借以减轻或消除恐惧感、不安全感的物品。“移情物”,心理学上的解读是儿童在环境变化时应付情绪危机的依恋物,“是可以给我们舒适的宁静,也能移情我们的东西”。

儿童在幼年时期,生理和心理发育都很不成熟,对成人有着强烈的依恋情绪。当与父母或亲密的人分离后,孩子们不得不依靠自己,因此恐惧、迷惑等内心不安便随之而来。尤其当孩子处在陌生环境的时候,他需要一个与自己紧密关联的物品作为依恋的替代品来给予自己移情,帮助他摆脱那种不安全感。

当孩子对某种物品产生依恋之后,这种物品也能替代父母或亲密的人给予的安全感,从而减少他在陌生环境中产生的焦虑与恐惧的情绪,此时“移情物”给了孩子精神支持和慰籍帮助他更好地适应他所处的环境。

宝宝为什么过度依赖一件物品?不懂得家长快来看!

“移情物”对孩子的重要性

孩子每一个行为背后,都事出有因,如果你的孩子特别依恋或者喜欢一件物品,一定是在某一个时刻,这件物品给了他很好的感受,让孩子的心理得到了某种安慰、愉悦或快乐,经过几次强化,就对这件物品产生了特殊的喜爱。可遗憾的是,我们成人却往往读不懂孩子内心世界的声音,有时即使无意伤害了孩子,自己却浑然不知。

初到一个全新的环境,移情物对于孩子的作用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一只毛绒玩具在成人眼里不算什么,但是在离开亲人的陌生环境中,这个玩具承载的是孩子情感的依托。因为它是熟悉的、是从家里带来的、是自己最爱的亲人买的,孩子会把对亲人所有的思念都寄托在玩具上面,它会让孩子焦虑的心情得到一定的缓解和丝丝的安慰。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我们怎么忍心去剥夺呢?

“移情物”是宝宝安全感的替代来源

来自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多达70%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他们幼年时期的移情物和安抚玩具有着强烈的依赖感。这是因为,从表面看,宝宝不过是在安抚玩具的帮助下,摆脱了负面情绪的干扰。而之所以能做到这点,正是因为安抚玩具应和了宝宝此时的心理需求——对安全感的大量需求。

当宝宝不得不和爸爸妈妈分开时,虽然安抚玩具不可能完全替代爸爸妈妈,但却会把分离的伤害降到最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个安全、柔软、熟悉的伙伴更加是一个随叫随到的伙伴,每当宝宝需要时,它都在那里,随时可以填补安全感的空洞。

宝宝为什么过度依赖一件物品?不懂得家长快来看!

应该强行戒除移情物吗

人类在婴幼儿时期,会通过各种感官的探索,来满足需求,安抚情绪。比如,吃奶嘴、吮吸手指,以及为了满足触觉而抚摸柔软的被子毯子、毛绒玩具等等。

孩子天生依恋妈妈,但是妈妈不可能时刻陪伴在身边,因此,这些安慰物品代替妈妈,给了宝宝安全感。相对来说,妈妈“不可控”,而物品“可控”,孩子可以随时使用这些物品,从而减少对妈妈的依赖,这其实也是一个宝宝从完全依恋走向独立的过程。

所以,一般来说,只要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发育正常,就不必人为地让孩子强制戒除这种依赖。

有的家长担心如果给了宝宝移情物,会不会长期依赖,形成“恋物癖”,其实这种顾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通过在实践中观察我们发现:在孩子对幼儿园没有建立起足够安全感的时期,会对移情物比较依赖,一旦完全适应了新环境,依赖感就会慢慢降低,逐渐过渡到完全摆脱依赖物。有的在家中“恋物”比较严重的宝宝,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体生活,“恋物”的现象也会随之消失。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需要父母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关注。多给孩子拥抱,在睡前多安抚、陪伴孩子,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唱安眠曲等等,代替孩子对物品的极度依赖。

宝宝为什么过度依赖一件物品?不懂得家长快来看!

当然,也许我们找到了原因,做出了努力,孩子仍然执着于他的“移情物”。那么,顺着孩子也无妨。只要我们给予孩子的爱足够,我们一直能看到孩子的需求,并跟他们有很好的互动,真的放下自身的焦虑,妈妈们会发现,孩子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放弃了那个曾经的“宝贝”。

宝宝为什么过度依赖一件物品?不懂得家长快来看!
宝宝为什么过度依赖一件物品?不懂得家长快来看!宝宝为什么过度依赖一件物品?不懂得家长快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