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爲什麼過度依賴一件物品?不懂得家長快來看!

宝宝为什么过度依赖一件物品?不懂得家长快来看!

宝宝为什么过度依赖一件物品?不懂得家长快来看!

看過史努比動畫的人肯定都記得

那個跟毯子形影不離的小男孩萊納斯

動畫故事裡,無論萊納斯走到哪裡

都會帶著他的毯子

遇到困難時

他會把自己蜷縮在毯子裡或者咬著毯子的一角

那麼

小萊納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表現呢?

宝宝为什么过度依赖一件物品?不懂得家长快来看!

其實這些物品是被孩子當做了“移情物”,移情物可以幫助孩子做出情感方面的轉移,由依賴變得獨立。一方面,因為它們摸起來柔軟、舒服;另一方面,因為它們是寶寶所熟悉的物品,能讓寶寶想起他們自己房間的那份舒適與安全,會讓他們感到所有事情都在掌控之中。

什麼是“移情物”呢?

“移情物”又稱“慰籍物”,是孩子尋求心理移情,藉以減輕或消除恐懼感、不安全感的物品。“移情物”,心理學上的解讀是兒童在環境變化時應付情緒危機的依戀物,“是可以給我們舒適的寧靜,也能移情我們的東西”。

兒童在幼年時期,生理和心理發育都很不成熟,對成人有著強烈的依戀情緒。當與父母或親密的人分離後,孩子們不得不依靠自己,因此恐懼、迷惑等內心不安便隨之而來。尤其當孩子處在陌生環境的時候,他需要一個與自己緊密關聯的物品作為依戀的替代品來給予自己移情,幫助他擺脫那種不安全感。

當孩子對某種物品產生依戀之後,這種物品也能替代父母或親密的人給予的安全感,從而減少他在陌生環境中產生的焦慮與恐懼的情緒,此時“移情物”給了孩子精神支持和慰籍幫助他更好地適應他所處的環境。

宝宝为什么过度依赖一件物品?不懂得家长快来看!

“移情物”對孩子的重要性

孩子每一個行為背後,都事出有因,如果你的孩子特別依戀或者喜歡一件物品,一定是在某一個時刻,這件物品給了他很好的感受,讓孩子的心理得到了某種安慰、愉悅或快樂,經過幾次強化,就對這件物品產生了特殊的喜愛。可遺憾的是,我們成人卻往往讀不懂孩子內心世界的聲音,有時即使無意傷害了孩子,自己卻渾然不知。

初到一個全新的環境,移情物對於孩子的作用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一隻毛絨玩具在成人眼裡不算什麼,但是在離開親人的陌生環境中,這個玩具承載的是孩子情感的依託。因為它是熟悉的、是從家裡帶來的、是自己最愛的親人買的,孩子會把對親人所有的思念都寄託在玩具上面,它會讓孩子焦慮的心情得到一定的緩解和絲絲的安慰。這樣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我們怎麼忍心去剝奪呢?

“移情物”是寶寶安全感的替代來源

來自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和美國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多達70%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對他們幼年時期的移情物和安撫玩具有著強烈的依賴感。這是因為,從表面看,寶寶不過是在安撫玩具的幫助下,擺脫了負面情緒的干擾。而之所以能做到這點,正是因為安撫玩具應和了寶寶此時的心理需求——對安全感的大量需求。

當寶寶不得不和爸爸媽媽分開時,雖然安撫玩具不可能完全替代爸爸媽媽,但卻會把分離的傷害降到最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那個安全、柔軟、熟悉的夥伴更加是一個隨叫隨到的夥伴,每當寶寶需要時,它都在那裡,隨時可以填補安全感的空洞。

宝宝为什么过度依赖一件物品?不懂得家长快来看!

應該強行戒除移情物嗎

人類在嬰幼兒時期,會通過各種感官的探索,來滿足需求,安撫情緒。比如,吃奶嘴、吮吸手指,以及為了滿足觸覺而撫摸柔軟的被子毯子、毛絨玩具等等。

孩子天生依戀媽媽,但是媽媽不可能時刻陪伴在身邊,因此,這些安慰物品代替媽媽,給了寶寶安全感。相對來說,媽媽“不可控”,而物品“可控”,孩子可以隨時使用這些物品,從而減少對媽媽的依賴,這其實也是一個寶寶從完全依戀走向獨立的過程。

所以,一般來說,只要孩子的情緒和行為發育正常,就不必人為地讓孩子強制戒除這種依賴。

有的家長擔心如果給了寶寶移情物,會不會長期依賴,形成“戀物癖”,其實這種顧慮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通過在實踐中觀察我們發現:在孩子對幼兒園沒有建立起足夠安全感的時期,會對移情物比較依賴,一旦完全適應了新環境,依賴感就會慢慢降低,逐漸過渡到完全擺脫依賴物。有的在家中“戀物”比較嚴重的寶寶,通過一段時間的集體生活,“戀物”的現象也會隨之消失。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需要父母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關注。多給孩子擁抱,在睡前多安撫、陪伴孩子,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唱安眠曲等等,代替孩子對物品的極度依賴。

宝宝为什么过度依赖一件物品?不懂得家长快来看!

當然,也許我們找到了原因,做出了努力,孩子仍然執著於他的“移情物”。那麼,順著孩子也無妨。只要我們給予孩子的愛足夠,我們一直能看到孩子的需求,並跟他們有很好的互動,真的放下自身的焦慮,媽媽們會發現,孩子已經在不知不覺間放棄了那個曾經的“寶貝”。

宝宝为什么过度依赖一件物品?不懂得家长快来看!
宝宝为什么过度依赖一件物品?不懂得家长快来看!宝宝为什么过度依赖一件物品?不懂得家长快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