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生物:在併購中走向龍頭

相比於天壇生物的盈利能力,其當前十幾倍的市盈率並不高,畢竟衛光生物、博雅生物和華蘭生物的估值都在30倍以上。另外,天壇生物這幾家企業不具備的優勢,比如對血漿站的控制、研發投入、股東背景等。

如果說天壇生物存在風險的話,那應該是重組成為血液製品專業化公司後,天壇業績不達預期的風險,但正因為天壇生物在2017年剛完成重組,所以它還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天壇生物:在併購中走向龍頭

一、2017年天壇生物的兩次重組

天壇生物2017年的年報,三張報表中各科目的變動金額都很大,這樣的變動是由公司的兩次重組帶來的,一是將公司疫苗製品業務的相關資產全部轉讓給中國生物,從而成為了血液製品專業化公司;二是現金收購成都蓉生、上海血制、武漢血制以及蘭州血制,加強了對血源的控制和管理。

我們對比下收購前後天壇生物產品構成的變化。通過下圖可以看出,天壇血液製品的比重從61.73%升至85.72%;預防制品的比重從37.34%降至13.91%。但最純的血液製品企業不是天壇生物,而是上海萊士。

天壇生物:在併購中走向龍頭

原來,不管是華蘭生物、博雅生物還是天壇生物,血液製品都不是它們的單一的業務,它們同時還有疫苗等業務。但在2017年,天壇生物將疫苗業務剝離,專門做血液製品,其它企業並沒有這樣做。且看天壇生物業務專一後的效果。

二、天壇生物的優勢

正如阿膠行業得驢皮者得天下,對血液製品企業來說,得血漿者可具備先發制人的優勢。畢竟當前國內大部分血液製品廠家的技術水平都不高,基本都能從血漿中提取人血白蛋白、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等產品。而且這是個供不應求的市場。所以你只要有足夠的原材料可供生產就可以了。

2017年,天壇生物的採漿規模超過1400噸,共有55家單採血漿站,在行業中遙遙領先。

天壇生物:在併購中走向龍頭

在產品種類方面,天壇生物的產品品種有12個,華蘭生物有11個。由於血液製品的生產成本主要來自於原料血漿和產品研發,所以企業如果想要降低生產成本的話,就必須提高血漿的綜合利用率,不斷開發新產品。這就得看企業的研發能力。

我比較三年來如下四家企業研發投入的金額,發現天壇生物的研發投入在這4家公司裡面是最高的(2017年除外)。而5年來這些公司的研發投入比大都在3%—5%之間,沒有超過7%的。相比於恆瑞醫藥每年約10%的研發投入比,這些企業投入的確實不多。

天壇生物:在併購中走向龍頭

另外,天壇生物還有一個背景,那就是它是國藥集團的孩子。國藥集團是國資委直接管理的中國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全、綜合實力最強的醫藥健康產業集團。這樣的股東資源,非別的企業可以。畢竟政策壁壘是血液製品企業的首要壁壘,ZF要監管原漿的採集、要控制企業總量、要監管藥品的生產。

三、總結

當前,天壇生物、上海萊士、泰邦生物以及華蘭生物,這4大血液製品公司已經擁有了較多的血漿資源和產品種類,隨著血製品企業不斷走向規模集中化,相信如天壇生物一樣的併購動作,別的企業也會發生。

當前,這些上市血製品企業的收入規模合計還不到100億,雖說當前是供不應求的狀態,但行業容量最多能夠翻幾倍?當前我國年採血漿量不到1萬噸,全球為3萬多噸,而且80%多的市場份額被國外的幾大巨頭壟斷了。所以,即便行業容量翻2倍,這裡面也出不了幾百億規模的大企業。

這就是企業的天花板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