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老師,你教,我們放心|一位媽媽的心裡話,道出1億父母的心聲

中國有兩位英語老師最有名,一個是新東方的俞敏洪,一個是阿里巴巴的馬雲。

最近,一向愛搞事情的馬雲又上頭條了。在全國人民歡天喜地慶祝教師節的重要日子,馬雲爸爸高調宣佈,要在1年之後迴歸課堂。消息一出,各位寶媽的朋友圈瞬間刷屏了。

有網友說,悔創阿里的傑克馬終於要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了,想想就替他開心。

馬雲為什麼會辭職當老師?可能阿里的保安最清楚了。據一位堪稱阿里“掃地老僧”的保安小楊透露,在過去一年裡馬雲為年輕人講課122次,和各國政要討論中小企業發展60多次,參加公益活動53次,出現在戰略合作簽約現場21次,出現在阿里巴巴園區為12次,因此小楊認為馬雲想要去當一名老師,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們知道,馬雲的微博認證是:鄉村教師代言人。持續關注中國的基礎教育是馬雲一直以來的追求。其實馬雲曾經不止一次表示,自己非常懷念當老師的日子。他說:“我最快樂的時候,是每月拿91塊錢,當老師的時候。”

這次,馬雲不止是說說而已。

馬雲老師,你教,我們放心|一位媽媽的心裡話,道出1億父母的心聲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馬雲的故事之所以感人,是因為足夠跌宕起伏。

連續參加三次高考,目標北大,只考上杭州師院。現實版的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大學畢業後,馬雲當了6年半的英語老師。期間,他成立了杭州首家外文翻譯社,用業餘時間接了一些外貿單位的翻譯活。

馬雲說:“我當年學英語,我沒有想到後來英文幫了我的大忙。所以,做任何事情只要你喜歡,只要你認為對的,就可以去做。如果你思考問題功利性很強的話,肯定會遇到麻煩的。”

後來這位“杭州最棒的英語老師”因為英語好的原因,受浙江省交通廳委託到美國催討一筆債務,結果是債沒討成,卻促成了他與互聯網的20年姻緣。

互聯網本來就是“舶來品”,馬雲流利的英語賦予他一張“國際通行證”,使得他有機會征服《福布斯》記者,早早登上了《福布斯》的封面;使得他可以結交楊致遠、孫正義甚至克林頓這樣的人物;使得他可以穿梭在達沃斯論壇,讓大家記住阿里巴巴。

這些都促成了馬雲的國際化視野,使他能弄來資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中國教育最大的痛點:有教,沒有育

馬雲爸爸最近很焦慮。談到自己為什麼迴歸課堂時,馬雲表達了自己對中國教育的焦慮,如果中國的教育再不改革,下一代的孩子就會失業、被淘汰。

他說:“現今社會,如果我們繼續以前的教學方法,對我們的孩子進行記、背、算這些,不讓孩子去體驗,去玩,不讓他們去嘗試琴棋書畫。三十年後孩子們將找不到工作。”

馬雲認為,中國教育最大的痛點,是中國有“教”,卻沒有“育”。教,中國學生全世界考試最好,但育是培養文化、情商。

在一次演講中,馬雲說:“王安石變法是哪年?我到今天還記得是1069年,我覺得這是教育的悲哀。1069年跟我有什麼關係?知道是宋朝就行了,但這是高考要考的東西。”

過去100年是機器時代,是工業化時代,我們教的是知識。未來,我們跟機器比誰背書背得好、誰算得快,根本沒有機會贏。

“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要有創造力、創新力,我們要讓孩子有擔當力、有責任感,讓孩子有家國情懷、有全球觀,而這些東西是極其不具備的。”

馬雲認為,如果未來的孩子在智商、情商之外,沒有愛商,即缺乏擔當,不會替別人著想,那麼是註定會在將來的變革中被機器淘汰。

要是別人批評中國教育,怕就只能限於嘴上的“批評”了,但馬雲不是光說不練的人,他有錢有想法,說到就要去做到,他為了踐行自己的教育理念,開辦了雲谷學校。

與為應試而生的一般學校不同,雲谷學校希望培養的是個性化、有特質、具備終身學習能力、追求創新,有較高體育和藝術素養的孩子。

學校的辦學使命延續了馬雲的教育理念——

“讓每一位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現如今,很多國家的年輕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向馬雲取經,我們自己就更不應該視而不見了。

馬雲當老師,孩子們將會學到什麼?

我和一位當了9年英語老師的朋友聊天時,她提到一個觀點我印象非常深刻:馬雲重新當教師,不是“重操舊業”,而是一種提升。

長期以來,我國的教師——無論是中小學教師還是大學教師,大都是從校園到校園,這也被詬病“沒有社會經歷”。但當教師離開教師隊伍,去從事另一職業並在一段時間後迴歸教育時,很多人又不解,覺得要麼是在社會上沒幹好,只好回來當教師,要麼是選擇當教師養老。

那為什麼不從教師自我能力提升的角度來看待這種選擇呢?從校園到社會,再從社會到校園,這不是“折騰”,而是對人生閱歷的豐富,對教學能力的提升。

馬雲這樣的老師,是不是應該再來一打呢?答案是肯定的。

那麼,馬雲當老師,他會教給孩子什麼呢?

1.愛商高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馬老師經常講,孩子們有三樣東西,才會有出息,分別是情商、智商、愛商。

情商是把知識變成動能,把文化變成動能。情商是靠玩出來的,是吵架吵出來的。情商多麼重要!沒情商的人,知識讀了很多,不會跟人家聊天交流,不會交朋友,不會找人幫忙,不會去幫別人忙,這些人有什麼用?

愛商是擔當,是替別人著想,是做一些看來跟你沒有關係的事情,你做最大的決定,跟你的生意毫無關係的時候,才會贏得別人的尊重。

愛商對文化、對天下、對大家的思考,多參與公益活動,改變自己,做點滴的事情,跟父母在一起,跟社會在一起。

2.學會倒過來看世界

在學校裡,馬雲不是學習好的孩子,但是他可能是最有創新精神的一個。馬雲說,如果你倒過來看世界,它會變得不一樣。

這不僅僅是理論,而是阿里巴巴員工的“必修課”。2005年,《福布斯》雜誌刊登了阿里員工貼牆倒立的照片,說那是淘寶網員工的“招牌動作”。

的確,“倒立”思維讓馬雲在與競爭對手打拼時,可以充分認識自己與對方的優劣,做到“以己之長,攻其之短”。

倒立思維的結果,就是馬雲在與競爭對手過招時,從不按規則出牌。

3.學習能力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馬老師不要求孩子考高分。在他眼裡,考85分就很優秀了。

孩子有學習的能力最重要。不管你學了多少知識,永遠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要有學習的能力。

有好奇心,加上有學習的能力,然後才有可能出現創新,要有創新力,要有胡思亂想,天天胡思亂想。很多人胡思亂想,小孩子的胡思亂想和年紀大的人胡思亂想是不一樣的,父母和老師需要去引導孩子。

馬雲個人對足球不感興趣,到現在為止沒有搞清楚越位是怎麼回事情,但是他提倡孩子玩足球,因為足球能夠培養孩子的團隊合作。團隊精神,不是喊口號,團隊只有在踢足球、打籃球時才會建立起來。

年輕人一定要多走出去看世界。這個世界太有趣了,這個世界太獨特了,需要讓孩子自己去體驗,要用孩子用自己的大腦去思考。

4.會玩的孩子將來更有出息

會玩的孩子、能玩的孩子、想玩的孩子一般都很有出息。

馬雲認為,對孩子的教育要重新考慮,特別是對中小學。“我們現在過度關注大學教育,應該關注小孩子教育,小學教育、幼兒園教育、初中教育,一個人的成長是在小時候決定的,到大學已經比較晚了。”

此外,馬雲認為,要對孩子進行分類教育,才有可能贏得未來。他介紹說,中國每年有2000萬的新生兒童,這些新生兒童,有的人會讀書,有的人會體育,就像木頭,有的是紅木,有的是杉木,有的是楠木,不能拿到木板廠統一做成三夾板,我們應該認真地把他們分類進行教育,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只有這樣,我們國家從教育入手才有可能贏得未來。

什麼是教育?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一位孩子媽媽的心裡話,也道出了1億父母共同的心聲:“馬老師啊,為了孩子們,你還是快點回到講臺吧。你教,我們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