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購保養一把稱手的紫砂壺

明代,品茶成為人們待客交友及日常生活的開門七件事之一,隨著茶的平民化,產生了很多新的器具,如蓋碗、紫砂壺。今日小編就為茶友們介紹介紹紫砂壺的選購以及保養,希望大家都能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紫砂壺。

紫砂如同佛珠,在不斷使用,經過歲月沉澱之後,會形成包漿。即紫砂壺表面由於光的漫射而體察到的一種光感,溫潤、質樸。

如何選購保養一把稱手的紫砂壺

好的包漿,看上去如同炒熟的板栗殼,手感珠圓玉潤。對於如何挑選一把合適的紫砂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小編認為款式是否是名家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於自己對此壺的喜愛程度。愛惜並經常使用便是其價值所在。那如何選購紫砂壺?紫砂製作原料統稱為紫砂泥,它的微觀結構是多種礦物共生的粘土團粒,其氣孔分佈呈雙重氣孔結構特徵(紫砂泥的各個團粒之間有閉口和開口兩種氣孔。團裡緊密沒留下空隙的是閉口氣孔,反之為開口氣孔。),透氣性頗佳。同時也具有吸收氣味的特點。茶壺用久後偶爾不放茶葉也有餘香。所以同類茶最好使用同一把紫砂。

紫砂壺燒製的原料為泥土,紫砂壺泥分為三種:紫泥、綠泥和紅泥。可以燒製紫砂壺的泥一般深藏於岩石層下,泥層厚度從幾十釐米至一米不等。紫砂壺在高氧高溫狀況下燒製而成,一般採用平焰火接觸,燒製溫度在1100-1200℃之間。紫砂壺成品的吸水率大於2%。紫砂壺的泥原料,為紫泥、綠泥和紅泥三種,俗稱“富貴土”。因其產自江蘇宜興,故稱宜興紫砂。紫泥燒出來一般呈深淺不一的紫褐色,綠泥燒製後呈淡土黃色,紅泥又稱朱泥,燒成後呈硃紅色。其他的顏色可能其中添加色素,適用於陳設,最好不要用來品飲。 新壺需要下水儀式才可使用。即:選上好的茶,放在熬粥的不鏽鋼鍋子裡,注入冷水。用舊牙刷仔細的把帶有陶土屑的手拉胚洗刷乾淨,在壺裡放少許茶,注水漫過壺,打開燃氣灶,蓋上鍋蓋。等香氣飄出後,茶葉飄滿了鍋的最上層,5分鐘後,茶葉變大在水中翻滾。此時把或改為文火,煮十分鐘,關火。半小時後,取出壺用乾淨小毛巾擦乾,便可開始使用。

如何選購保養一把稱手的紫砂壺

泡過熱茶的紫砂壺,熱氣滋養著壺胎,飲茶人一邊品茗,一邊以手摩挲著茶壺,實際上就是用手在為紫砂壺“拋光”。專心泡一壺茶,專心於茶帶來的感受,會感覺到全身的血液正緩緩流向心臟,去滋養那顆疲憊的心。只有不斷去使用,紫砂才能煥發出它的光彩及神韻。老子曾說過:“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即不管也不該談論器物的好壞,去掉善惡兩樣邪見,選取自己心中素求實相清淨之器物。

小貼士:飲茶養壺之前需要淨手滌壺洗杯,明人周高起《陽羨茗壺系》中有云:“壺人用久,滌拭日加,自發黯然之光,入手可鑑,此為書房雅供。若膩滓斑斕,油光爍爍,是曰‘和尚光’,最為賤相。”即不要用油膩的東西去養壺,會適得其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