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机构用“假医生”,体检行业需全面体检

近日,广州美年富海门诊部一位前员工在自媒体发文称,美年大健康大量使用无资质医生,还存在癌症漏检的情况。美年大健康究竟是如前员工所言,大量使用无资质的“假医生”,还是如自己所言遭遇有组织的黑公关,这还有待职能部门调查给出官方结论,显然不能轻易任何一方的自言自语之说。但不容否认的一点是,美年大健康使用无资质的“假医生”行为确实有劣迹可循,并非无中生有。比如,在今年6月,就有媒体报道,湖南长沙“美年大健康”多家门店雇佣无证人员看诊,记者调查发现,定王台门店7个人的科室有5个人是无证上岗。

美年大健康属于国内大型连锁体检机构,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都存在使用无资质的“假医生”现象。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整个体检行业之乱,也只是体检行业乱象丛生的冰山一角。事实上体检行业之乱远不止体检机构使用没有资质的“假医生”,或者大量使用“影子医师”、“兼职医师”,还有一些体检机构表面上宣传“薄利多销”,实际上是“等鱼咬钩”;也有一些体检机构把小问题夸大,让体检者做进一步更细致的检查或治疗,以达到牟利的目的。总的来说,目前社会上有不少体检机构是“专业值”偏低,“忽悠值”偏高,一些人把投资体检机构当成了赚快钱的工具,野蛮扩张,忽略了体检机构需要的专业性,无视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和合法权益。

造成这种局面,归根结底是在健康体检市场超过1500亿元庞大规模的新形势下,法律法规没有跟上体检行业发展步伐,导致职能部门对体检机构缺乏有效监管。现行的《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是在2009年出台的,其中有关偏低的体检机构准入门槛等规定,已经明显落后于当前健康体检行业的发展趋势。这直接造成不少体检机构仍然处于“只检不管”的局面,只是提供简单的体检服务,严重缺乏有效的检前咨询服务、检后健康评估与干预跟踪服务。而且,监管部门一直没有出台配套的健康体检基本项目目录与实施细则及流程等管理规范制度,使得健康体检项目基本由各个体检机构确定,完全是在看体检机构的良心。

可见,要促进体检行业健康发展,守护国人健康,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必须对症下药。首先,监管部门应当以体检机构使用“假医生”事件为契机,打一场“运动战”,对全国各地的体检机构做一次“全身检查”“全面检查”。

其次,完善法律法规,提高体检机构的准入门槛,倒逼体检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延伸体检行服务产业链。

再者,完善体检行业的监管机制,尽快出台配套的体检项目目录、实施细则、体检流程等管理机制。同时,强化对体检机构的日常监管,严查“影子医师”“兼职医师”特别是无证上岗等违法违规现象。

另外,加大体检常识普及教育,打破信息不对称局面,增强消费者选择能力,不被体检机构牵着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