餌料霧化越好上魚越多?釣友們,可別上了「霧化」的當!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霧化性竟成了檢驗一款餌料是否合格的標準之一。

我在野釣時就經常會受到一些人的“指導”,比如:你的餌料霧化性那麼差,怎麼釣得到魚?

霧化性越好、餌料比重越輕,就能更方便魚入口,乍一聽沒毛病,但關鍵是得看釣什麼魚、多大的魚、以及在哪裡釣啊

雖然我稱不上什麼大師,但也明白根據魚情、水情來調整釣法,一套模式釣天下一定是行不通的!

餌料霧化越好上魚越多?釣友們,可別上了“霧化”的當!

餌料霧化越好上魚越多?釣魚人醒醒吧,別再被欺騙了!

在我看來大部分魚情下,不但不需要霧化,反而要刻意加玉米粉、粘粉去控制霧化

1、夏秋季節野釣無論什麼時候都得控制霧化。只要是自然水域就免不了小雜魚,而餌料的霧化性是招小魚最快、最多的

除非你的目標魚是麥穗、餐條,否則霧化一定要控制好,而且垂釣的魚種越大、餌料霧化要越少(鰱鱅除外)

餌料霧化越好上魚越多?釣友們,可別上了“霧化”的當!

2、黑坑釣老滑魚,尤其是溫度高、水質又差的黑坑。有的人覺得魚塘沒小魚,這下該霧化了吧。錯!黑坑的老滑魚往往是被鉤過的,所以吃餌特別小心,對霧化好的餌警惕性很高

那些身上掉鱗的、嘴巴傷還沒好的,基本不會去咬你鉤上的餌,只會撿一些霧化、散落下來的碎屑而已

餌料霧化越好上魚越多?釣友們,可別上了“霧化”的當!

看過鯽魚在水下吃餌的視頻的朋友應該知道,滑魚喜歡“涮餌”

涮餌:把餌料吸進嘴,在不閉口的情況下再迅速把餌料吐出,反覆數次。

這時霧化好的餌會很快被消耗完,而這也就是你頓口不中魚的原因!

尤其是氣溫高、水質差的黑坑,魚非常容易缺氧起浮。本身它就停留在中上層,如果你的餌料霧化還特別好它就更不願意下底吃食了

有口打不到,黑漂都不中魚,基本也是這個原因,因為魚在半水更容易蹭到你的釣線!

餌料霧化越好上魚越多?釣友們,可別上了“霧化”的當!

3、江河、湖庫等深水釣魚。水越深咱們無論是拉餌還是搓餌都應該控制霧化,否則到水底基本就沒殘留了,更別提釣多少魚

有的人一方面加輕麩、雪花粉增強霧化,另一方面又加拉絲粉增加附鉤性。可是你有沒有發現提竿後鉤子上都是一坨坨的“黏疙瘩”

這種我們稱之為“無效殘留物”,也就是拉絲粉加多的表現,這玩意兒魚是不愛吃的。所以深水還是以搓餌為主,要加粘粉來增加附鉤性!

餌料霧化越好上魚越多?釣友們,可別上了“霧化”的當!

霧化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釣魚得心應手,用不好反而越釣越糊塗。

我不是危言聳聽,因為我曾經也吃過霧化的苦頭,所以才寫下這篇文章給大家一些參考,希望大家能夠魚獲多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