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央行出手!微信掃碼支付要限額 ,下月起,最多這個數...

自從有了手機支付,出門只帶部手機已經成了日常,坐車、購物、吃飯基本上“手機在手,買單方便”,就連路邊的攤販都可以手機買單,小編包裡的一百塊錢能待一個月!

注意,央行出手!微信掃碼支付要限額 ,下月起,最多這個數...

然而你知道嗎?用微信、支付寶等應用掃碼付款將正式迎來額度限制。

日前,人民銀行發佈《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印發的通知》(銀髮〔2017〕296號),配套印發了《條碼支付安全技術規範(試行)》和《條碼支付受理終端技術規範(試行)》(銀辦發〔2017〕242號發佈),自2018年4月1日起實施。

新規為條碼支付立了“規矩”:若使用靜態掃碼支付,同一客戶銀行或支付機構,單日累計交易金額應不超過500元,使用動態掃碼支付的最高不限額,該新規從今年4月1日開始正式施行。

什麼是靜態動態條碼支付?

靜態條碼:我們常見的路邊攤、菜市、雜貨店等貼在牆上或者打印好的二維碼就屬於靜態條碼;

動態條碼:我們買完東西付款時,出示付款碼供收銀員來掃的屬於動態條碼。

央行規定,使用靜態條碼進行支付的,風險防範能力為D級,無論使用何種交易驗證方式,同一客戶銀行或支付機構單日累計交易金額應不超過500元。

例如,消費者在使用微信錢包掃描靜態條碼支付時,單日使用零錢包支付的上限不超過500元,同時微信關聯的所有銀行卡還可以再獨立獲得500元的支付上限。

對於使用動態條碼(如手機上實時生成的條碼)進行支付的,風險防範能力根據交易驗證方式不同分為A、B、C三級,同一客戶單日累計交易限額分別為自主約定、5000元、1000元。

注意,央行出手!微信掃碼支付要限額 ,下月起,最多這個數...

同時,規定要求——

  • 靜態條碼應由後臺服務器加密生成,宜採用防偽紙張展示條碼;

  • 展示靜態條碼的介質應放置在商戶收銀員視線範圍內,商戶應定期對介質進行檢查;

  • 靜態條碼應採用防護罩等物理防護手段避免被覆蓋或替換;

  • 在靜態條碼介質顯著位置明顯展示收款方信息,便於用戶核對。

注意,央行出手!微信掃碼支付要限額 ,下月起,最多這個數...

新規看起來比較複雜,小編早已為你劃好重點就2個

一個是動態條碼支付,最高是不限額,比如我們去超市買完東西付款時,出示微信或者支付寶付款碼給收銀員;

另一個是靜態條碼支付,單日累計限額是500元。比如我們經常見的路邊攤、菜市、雜貨店裡面貼出來的微信支付寶收款碼。

為什麼要限額?

近年來條碼支付業務快速發展,成為移動支付發展的重要體現形式,然而條碼支付雖然便民,仍存在著不少隱患。

靜態條碼極易被篡改或變造,易攜帶木馬或病毒,其風險防範能力被認定為D級。同時,條碼支付的技術實現方式和業務風險相對傳統銀行卡支付具有其特殊性,部分市場機構在業務開展中也存在擾亂公平競爭秩序、支付風險防範不到位等問題。

注意,央行出手!微信掃碼支付要限額 ,下月起,最多這個數...

那麼問題來了,消費超過500元怎麼辦?

很多人會問是不是新規實施後,用微信或支付寶掃一掃,每天只能花500元了?其實並不是這樣,新規實施後,消費者在街頭商販掃靜態條碼小額支付不受影響。

舉例來說,如果在飯店裡吃了頓600元的大餐,掃靜態條碼付款就有困難了,這時可以讓收銀員掃消費者手機上生成的動態條碼,而且這樣更安全。

動態條碼如下:

注意,央行出手!微信掃碼支付要限額 ,下月起,最多這個數...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副秘書長亢林表示,我們日常使用的支付寶和微信,一般使用兩個以上,比如說指紋、密碼這兩個以上的要素,單日限額是5000元。對消費者來講,不會帶來任何不便。

對店家有何影響?

新規實施後,或許對街頭的小商家有些影響。比如對於賣煎餅的老闆來說,一天收入超過500元后,就需要單獨掃每位顧客的碼,如果遇到趕時間的上班族,則會帶來一些不便。

除此之外,如果每天收入超過500元,這些店家還需要自己準備掃碼槍一類的設備,可能會給小商家增加一些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