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霸州东关的老书记郝盛一

郝盛一,静海人,1958年“大公社”时期 ,当“东关管理区”的书记。那时“管理区”管东关十二个大队,还有东关东部的五六个村,他家就住在东关。1961年,分成了“小公社”,他当城关公社的书记。那时他三十多岁吧。春秋夏经常戴一顶少三分之一顶的破草帽,披一件有补丁的黑衣。黑裤子一条腿挽起一少半,一条腿耷拉着,就像刚刚在地里干了半天活回家的农民。他也真的经常下地和社员们一块干活。

记霸州东关的老书记郝盛一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与本事件无关,仅供参考)

记得我上初三时,春天的一个星期天,我跟我们小队的社员上112国道南边拉镬子犁地,他在新河堤上巡视看见了,三步五步就小跑下了堤,说:“你还小,歇一歇,我替你拉一会儿。”说着,就抢过绳套拉了两个来回。当年社员们见到郝书记都很高兴,总觉得郝书记就是自己村里的人 ,像个大哥,像个老师,像个朋友,也像个家长。后来我看了焦裕禄的事迹,觉得,郝盛一就像焦裕禄一样。

记霸州东关的老书记郝盛一

郝盛一专管东关有三年,东关十二个大队的地亩分界,各个队地边最后一个“眼”种的什么庄稼,他都记得倍儿清。谁家有什么难事,谁和谁闹过什么矛盾,他都知道。东关村大人多历来不好管,可他管的井井有条,威信很高。所有的“刺头”都惧他,所有的人都服他。不管东关有多大的事,人与人之间有多么难缠的纠纷,只要一听说“郝书记来了!”大家就觉得“好了,这下肯定有办法了!”以后,郝书记离开东关很多年了,东关有的人家产生了矛盾,还找他去解决。大家都认为“郝书记办事最公平,郝书记说的理儿大家都服。”

郝盛一在东关发展了很多党员,这些党员都是年轻有活力、家里几辈都是老实巴交农民的子弟,以后大都当了各个大队的干部和骨干。郝书记走后,东关还能稳定那么多年,和他为东关培养的这一批干部有很大关系。

郝盛一政策水平很高。文革时期 ,城关镇许庄村的大学生许维进因为两派斗争,被掌握“革命委员会”的一派开除学籍,做为“四类分子”中的“坏分子”遣返回乡。郝盛一认为这样处理一个青年学生很不恰当 ,就没有把“坏分子”的帽子下达到村里。通知该村按城市下放回村的一般人员对待,使许维进免受了很多磨难。以后许维进平反安排在霸州文化馆,成为文物古迹鉴定专家。

记霸州东关的老书记郝盛一

郝盛一为官干练,勤政多思。一九七几年调到霸州东部杨芬港公社当书记,在带领社员挖鱼塘时,挖出了很多黎黒腐臭的塘泥,这是多少年前的腐殖质变成的,是绝好的有机肥料。这东西杨芬港有的是,可城关镇没有。他就发动城关镇各村街到杨芬港去挖有机肥,各村街热烈响应,形成了一个挖肥的高潮。当时传说“杨芬港就是羊粪岗,这些黑渍泥就是古代的羊粪变成的”。还传说汉朝的苏武被北国扣留就发配到这里牧羊,这羊粪就有苏武牧的羊拉下的!结果城关镇得到了肥料,杨芬港挖成了鱼塘。

郝盛一一生为官清廉,他在南孟当书记时,家里很困难,东关的乡亲听说后都很惦记。就有几个人把东关灌溉大渠上“穿树”砍下的柳树枝条装了一大车给他送去,让他做饭烧火用,能省个买煤钱。本来这些修剪下来的柳条属于“废弃物”,能有点利用价值也就是做饭时当柴禾烧。过去也是管大渠的谁砍了谁要,多了也经常送给人,而这些柳树都是郝书记领着种的,可郝书记就是不要,因为这柳树是“公家的”,他管了送柳条的几个人一顿饭,批评了一顿,让他们把柳树枝条又拉回来了。

记霸州东关的老书记郝盛一

郝盛一为官勤勉,脚踏实地,和群众身心相连。据原霸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賈祖怀先生回忆,郝盛一在南孟当书记时,下乡去马坊就住在賈祖怀的姑姑家。賈祖怀说:“他确很朴素,很勤劳。春夏秋冬穿着打扮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外在形象,很难和公社书记对上号。每年马坊村有什么集体劳动他总参加。麦收割麦子,他每个小队干半天。那个队明天干什么活,他大都提前知道。所以,早工下地的社员们,经常看到他早就在那耪着玉米,翻着山芋秧子,割着豆子……我姑姑家的猪圈除猪粪、上垫厩,几乎他全包了。挑水扫院更是家常便饭。”以后城关镇换了多任书记,都没有达到郝书记在群众心目中的高度。

郝盛一文化造诣颇高,对中国历史有深入的研究,尤善书法。其晚年介绍霸州名人的小楷作品长期悬挂在益津书院的游廊里,往来的游人墨客无不啧啧称赞。

(霸州东关樊文稷 2018.8.22,转载敬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