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雩山:于都母親山,以求雨著稱的歷史名山


于都縣,東鄰瑞金,南連會昌和安遠,西接贛縣區,北毗興國和寧都。于都縣全縣轄9個鎮、14個鄉:禾豐鎮、貢江鎮、鐵山壠鎮、盤古山鎮、祁祿山鎮、梓山鎮、銀坑鎮、嶺背鎮、羅坳鎮、羅江鄉、小溪鄉、利村鄉、新陂鄉、靖石鄉、黃麟鄉、沙心鄉、寬田鄉、葛坳鄉、橋頭鄉、馬安鄉、仙下鄉、車溪鄉、段屋鄉。人口110萬,是贛南唯一一個破百萬人口的大縣,在江西所有縣中排名第四。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贛南人口第一大縣:于都

贛南三大古縣,六縣之母


于都,原名雩都。於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六年)建縣,是江西十八大古縣之一,與南埜(今南康)、贛縣組成了贛南大地上最早建立的三個縣。以境內有雩山而得名,距今已有2200年的歷史。

明朝雩都知縣高伯齡在《雩都縣誌》序中說:

“ 雩都為漢大縣, 自孫吳割地為陽都(今寧都), 蕭梁分地為安遠, 南唐析象湖鎮為瑞金, 宋析九洲鎮為會昌。 石城之分, 又自陽都。 ”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現代于都和古代于都的大致範圍


(製圖:客家圈老練)

古代于都,不僅僅管轄現在於都的領地,更兼帶了現在的瑞金、會昌、寧都(古稱陽都)、安遠、尋烏、石城。因此,古老的她,也被人稱之為“六縣之母”


古代南康郡治所在地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昔日南康郡郡治:雩都

製圖:客家圈老練

于都于都,聽來給人一種大都會的感覺。其實正如其名,回溯歷史,于都曾一度作為贛南大地上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三國吳嘉禾五年(236年),贛南第一次從廬陵郡分離開來,成立了南部都尉,治所雩都。贛南歷史上的第一個大都會,就此而來。

到了太康三年(282年),南部都尉升級成功,贛南大地從此多了一個南康郡,治所仍在雩都。

東晉永和五年(349年)始移郡城於章貢二水間(今贛縣)。後又復遷回于都。

從三國至隋初的345年時間裡, 郡治設在雩都長達247年之久。說她是都,一點也不為過。

水陸交通樞紐,東部區域中心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蓄滿千年輝煌的貢江寒信碼頭

在沒有火車飛機的年代,古代最主要的交通線就是水路。

分縣前的雩都(含現在瑞金、寧都、安遠、尋烏、會昌、石城),幾乎包含了整個貢江流域 。“ 南控百越 , 北達三江 , 據五嶺之要會扼粵閩之要衝 ” , 于都就這樣成為了當時兵家必爭的軍事重鎮,被人稱為

“ 天下東南第一要區 ” 。 在中原統治者未把閩粵劃入自己的版圖之前 , 雩都是封建王朝的最前線 。西晉司馬炎在雩都設郡取名南康 ,即表達了統治者要南部邊境康寧的願望。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于都縣:地處梅江和貢江的交匯處

地處梅貢兩江交匯處的于都,往下走可以進入贛江通達廬陵、豫章;往上經湖水(古時稱梅江匯入貢江之前的貢江水被稱為湖水)可以到會昌、瑞金、安遠。經漢水(古稱梅江為漢水)可以到達寧都、石城。便捷的水利交通,使得雩都稱為這條重要水道的樞紐。促進著雩都的繁榮,也使雩都成為東部的區域中心,贛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和軍事要地。

深厚的人文底蘊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贛南摩崖石刻之冠:羅田巖

羅田巖岳飛題刻“天子萬年”。

唐宋以來抗金名將岳飛、民族英雄文天祥、理學大師朱熹、著名畫家八大山人、心學大師王陽明、王懋德、羅洪先等等名人均在此留下過題刻,理學鼻祖周敦頤的《愛蓮說》碑刻發表地。

千年客家古村:寒信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千年客家古村,寒信

千年客家古村,寒信。寒信曾是贛州東部六縣水路航運的必經之處,全村主要居住著蕭姓人士,是一個典型的宗族型社會。

風水名村:葛坳澄江古村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風水名村:葛坳澄江古村

風水名村:葛坳澄江古村。堪輿祖師楊筠松弟子劉江東為其女婿譚文謨卜居澄江,自開基建村以來,距今大約1080年。

鍾氏聚族地,上寶古村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鍾氏聚族地,上寶古村

鍾氏聚族地,上寶古村。

千年于山古廟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于山古廟

于山古廟,統稱金溪廟,此廟分佈十大案:即金溪、率口、禾溪、池田、夏山、長口長源、中村、黃金、下窯、上羅等。傳說太白一、二、三帝在雩山得道。

貢江鎮:龍門夜雨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雩陽十景之一:龍門夜雨


雩陽十景之一:龍門夜雨。“龍門開”時,就預兆著參加科試的眾舉子中,必定有名列前茅,奪得魁首的頭面人物。王陽明四大弟子之一的“黃弘綱”,曾在龍門市苦讀經文,並考取功名。

贛南僅存的全木構建築:步蟾坊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步蟾坊

耀眼的文化景觀的步蟾坊,是贛南現存僅有的一處全木構建築。

楊公板凳定向的寬田管氏宗祠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管氏宗祠的祠址

于都縣寬田鄉楊公村的管氏宗祠的祠址,這裡距楊公(楊救貧,風水祖師爺)身亡的藥口壩一公里,傳說這座宗祠是楊公用板凳定向的風水建築遺址,丁財大旺,至今己成為萬丁之族。千餘年來還有許多神奇故事廣為流傳。

雩都文峰重光寶塔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重光寶塔舊名“慧明院塔”,位於始建於宋至和二年(1055 年),後幾經重修。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重修,更名“重光寶塔”,素有“雩都文峰”之稱,備受民間愛護。

于都:中國民間手藝之鄉

可以這樣講,贛南的手工業,如果少掉了于都的參與,將變得黯然失色


“三錘三匠”造就於都發達手工業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于都老篾匠

自古就手工業發達的于都,從事打鐵、補鍋(敲小爐)、彈棉、做篾的人不計其數,遍佈贛南。于都人骨子裡充滿著不怕吃苦的精神,而最能代表他們這種吃苦精神的行業,莫過於打鐵。以至於直到現在,我們講到于都人,最先想到的名詞就是

“打鐵佬”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彈棉花

彈棉花

在贛南民間有一句俗語:“人間三大苦,撐船打鐵磨豆腐”。于都人民硬是將打鐵這種位居人間三大苦的行業,做的有聲有色。

以“三錘三匠”為于都爭取到了“中國民間手藝之鄉”的美譽!(三錘:打鐵的鐵錘、補缸補鍋錘、彈棉花的彈棉槌;三匠:木匠、泥匠、篾匠)。

打鐵佬不顧夥計?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舊時打鐵鋪


舊時打鐵鋪

贛南民間還有一句俗語叫“打鐵佬不顧夥計”,這裡,必須給於都老表喊下冤。說下這句話的人,大概是看到打鐵師傅噠噠噠噠打鐵的時候,沒有理會有事前來跟師傅商量的徒弟,隨口而出,說出這樣一句話。然而我們都知道要“趁熱打鐵”,打鐵師傅本來就顧不得夥計:顧得夥計來可能打出來的就是一堆廢鐵。這本是一種專注的精神,和常人誤解的“于都人自私”沒有任何關係。

無論怎樣,于都人民都曾為贛南的手工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隨著時代的發展,打鐵、做篾等手工業漸漸的成為歷史的塵埃,然而于都人民不怕吃苦的“打鐵”精神,卻沒有消失,一直傳揚。

獨具特色的本地文化

中國嗩吶之鄉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嗩吶

七寸嗩吶拿在手,

五音六律裡邊有。

婚喪嫁娶沒有我,

無聲無息蠻難過。

這是對於都嗩吶最精確的總結。

早在1600年前,客家先民南遷的時候,就從中原帶入了嗩吶。贛南各地都有在婚喪嫁娶喬遷慶祝時吹嗩吶的習俗,但是從來沒有一個地方有向于都一樣,那麼的推崇備至,那麼的繁複多樣。于都現存的嗩吶曲牌仍有280多首,嗩吶手數量有1000多名。是實實在在的中國嗩吶之鄉。


聞名贛南的于都半班戲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于都半班戲

半班戲是贛南採茶戲的一種。主要集中在於都縣。它是結合了當地民間燈綵和歌舞的基礎上形成的。它是一種表現普通百姓為主的地方劇種,生活氣息濃厚,語言豐富生動,表現詼諧幽默,是客家藝術的瑰寶。很多人贛南本地人,獨愛這種戲劇。


一度輝煌的礦業

講到鎢礦,很多離於都遠的縣,可能只知道大餘、定南、崇義等地。其實于都的鎢礦業,也一度輝煌。盤古山、鐵山壠,都是以前贛南甚至全國赫赫有名的礦區。無數贛南老表在這裡揮灑過自己的青春與汗水,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深山裡的“小香港”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盤古山


所謂“可以不知道于都,但不可以不知道的于都小香港”:盤古山。


盤古山,作為贛南四大鎢礦山之一,是贛南最早開採鎢礦的地方之一。從1922年開礦,到1952年收歸國有,成為國家冶金部直屬的央企,盤古山鎢礦一直是鎢礦界的一顆明珠。

得益於鎢礦,盤古山在八十年代城鎮建設也紅紅火火,從一座偏僻的山村成為人口興旺的城鎮,被人稱為“小香港”。盤古山礦區有自己的學校(從保育院到高中)、醫院、公園、文化宮,接納著從五湖四海而來的工人。儼然一座小城。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盤礦子弟學校


盤礦子弟學校,無數工人子弟在這學習,現如今改為了盤古山鎮中心小學。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當年的文化宮,如今的文化站

當年的文化宮,如今的文化站。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盤山公園

1982年盤山公園落成典禮。盤古山公園公園面積寬廣,為贛南之最,比當年的贛州公園還大,裡面綠樹蒼翠,曲徑風荷,亭臺樓廓掩隱其中,動物園、兒童樂園、水上舞廳頗具特色,即使是現在疏於管理的園裡,仍是休閒的絕佳去處。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尾砂庫

尾砂庫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盤古山鎢礦

風景如畫的盤古山鎢礦

邱介生拍攝於1985年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盤礦中學

盤礦中學


當然,對於在那出生、長大以及奮鬥的人來說 ,最令人懷念的不是她的美,她的繁華,而是她的精神:

一種戰天鬥地、敢為人先、蓬勃向上、開創未來的精神;

一種以苦為樂、積極樂觀、勇於創造美好生活的精神。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中國人民銀行

到了現在,和大餘西華山鎢礦一樣,隨著鎢業資源的漸漸枯竭,盤古山沒有延續當年的輝煌。有著70多年開採歷史,曾經在全國輝煌過的盤古山鎢礦面臨重重困難。終於在2002年,被國家列為關閉破產轉制重組項目。留下至今還保留的一些建築,訴說她惋惜的繁華……

共和國金庫:中華鎢礦公司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共和國金庫:中華鎢礦公司


離盤古山不遠的地方,還有另外一座全國文明的鎢礦:鐵山壠鎢礦。它於1954年建礦,但是開採歷史卻早已長達八十多年,位例中國九大鎢礦。

這裡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開辦的“中華鎢礦公司”所在地,

這是一座為新中國發展建設立下過汗馬功勞的鎢礦。

1932年初,毛澤東派他的弟弟毛澤民到贛南調查,動員了500多工人,成立公營鐵山壠鎢礦。這是蘇區第一個公營鎢礦。接著,毛澤民又來到仁鳳山開辦了“中華鎢砂公司”。從1932年到1934年10月紅軍長征前,鎢砂貿易總計創造了620萬元的財富,對維持蘇區政府的運作和養活十萬紅軍,抗拒國民黨對蘇區的圍剿和經濟封鎖起到了重要作用。


毛澤民紀念亭

長征,從於都出發


講到這裡,要有歌。無論社會現狀怎麼樣,對於這些革命先輩,我們都只有崇敬!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紅軍阿哥你慢慢走

姚貝娜;孫維良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長征,是一部偉大的革命英雄主義史詩。

長征,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而長征精神為中國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而長征的出發地之一,就是于都。

長征精神的形成地之一,就是于都。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萬里長征第一渡

蘇區時期,于都是籌錢籌糧最積極、出人出力最踴躍、受災受難最深重的縣份之一,25.5萬人口的于都有超過10萬人參戰,有67709人參加紅軍,其中在於都集結出髮長徵的紅軍將士中每五個人就有一個于都人;于都為革命犧牲的有姓名可考的烈士達16336人,其中犧牲在長征路上的烈士達1.1萬人;共走出了16位於都籍共和國將軍。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

于都人,縱有千般不捨,依舊毅然決然的告別了妻子兒女,踏上了長征路;

于都人,深知“子欲養而親不待”,依舊毅然決然的放棄了盡孝,走上了不歸路;

于都人,也知道前途艱險,九死一生,依舊依然決然的步履堅定,視死如歸!

于都人,穿著草鞋,憑藉著“打鐵佬”吃苦耐勞的功力,保障者紅色政權的大轉移,一路生風的擔起了長征的擔子,也擔起了新中國!

他們是創造新中國奇蹟的人!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贛南省蘇維埃政府,毛澤東住過的何屋


贛南省蘇維埃政府,毛澤東住過的何屋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新中國,正是用於都、興國、瑞金人民的鮮血染紅的。有人做過統計,兩萬五千裡的長征路上,每一里路就倒下了一個于都人。沒有于都(興國、瑞金)人民的拋頭顱、灑熱血,就沒有新中國的誕生!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周恩來題寫的“于都人民真好,蘇區人民真親”


臭名昭著的“天價彩禮”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于都縣人民法院聯合縣婦聯共同拍攝的移風易俗微電影

《我的幸福在哪裡》畫面

為新中國立下功勞的于都,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有著數不盡的地方榮耀,這些東西,足以讓每一個于都人感到驕傲。然而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于都開始拋棄了她以往的榮耀,成了“天價彩禮”,“騙婚”、“賣女兒”的代名詞。在贛南,人盡皆知,臭名昭著。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彩禮單子

如今的于都人,無論走到哪,總免不了被問起天價彩禮的問題。

對當地年輕的男孩子來說,天價彩禮常常令他們感到無奈、氣憤和恥辱,他像一座大山一樣,連同于都的高房價,壓得剛步入社會的于都青年喘不過氣來。

而對當地的年輕姑娘來說,她們經常被無辜的夾在孃家與夫家中間,不知所措,左右為難。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17年,于都梓山鎮天價彩禮引發的惡性殺人事件:男方將女方父母、小孩全被殺死,自己隨後也畏罪自殺。

從來沒有一個地方,把“一腳踢”的惡俗貫徹的如此徹底,只要錢到位,可以連喜酒都省略掉,直接跟男的走!

從來沒有一個地方,會有人帶著驗鈔機去收彩禮,把嫁女兒與做買賣等同的如此徹底!

從來沒有一個地方,對收天價彩禮有如此多的混蛋思維,不知廉恥還振振有詞,甚至還表現出某些自豪(以下言論選自客家圈于都粉絲的一些留言):

“我也是為了女兒好!彩禮要低了他會欺負我女兒,彩禮要高了他就捨不得欺負我女兒了,所以彩禮一定要高”。

“從小把她拉扯大,花了多少錢,要她一百萬都不過分”。

“房子那麼貴都還要買,30多萬的人貴嗎?”。

“養一個女兒二十幾年花費了多少心血,哪有那麼輕易就把一個女兒給嫁出去了”

“給你做奴隸,給你生孩子,幫你賺錢,摸著良心說話,收你三四十萬子,貴嗎?”

“就像菜市場買菜一樣,你能不付錢嗎,娶老婆也一樣”。

“不收貴一點,會有更多好吃懶做的人,我們也是想給年輕人一點壓力”。

“朊多屄漲價,你怪就要怪計劃生育打掉了那麼多女孩子”。


他們總有一千萬種理由為自己的高價彩禮開脫!但無論如何冠冕堂皇,無非是想滿足自己的那一點小自私和虛榮心!富了自己,賣了女兒,苦了女婿!

我不知道,歷史底蘊深厚,為新中國做出如此巨大貢獻,本應該抬著頭傲氣走在街上的于都人,走在外鄉路上的時候,會不會偶爾也沒有底氣,怕別人知道自己是于都人,在大家心目中“賣女兒的于都人”

她曾是贛南歷史文化名縣,如今以賣女兒聞名世界!

于都官方移風易俗宣傳標語

于都,本來那麼好!

連周恩來總理都說:于都人民真好!

知恥而後勇,

如果有一天,

于都的姑娘都可以嫁給愛情,

于都的男孩都不為天價彩禮所惱,

于都的民風能夠再次淳樸起來,

那古老而厚重的于都,

一定會更好!

我們都盼望著她變得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