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草生態:用大數據修復生態的獨角獸

蒙草生態:用大數據修復生態的獨角獸

說起大數據,人們往往第一時間想到如百度、騰訊、阿里等互聯網巨頭以及華為、浪潮、中興等國內領軍企業,涵蓋了數據採集、存儲、分析、可視化及數據安全等領域。除此之外,在生態修復領域,大數據的作用正在日漸顯著。蒙草生態(300355.SZ),正在成為生態修復領域的“先行者”。

這家內蒙古大草原走出來的生態企業,致力於馴化鄉土植物修復生態,依託喬、灌、草等鄉土植物種質資源儲備,並在生態大數據平臺的指揮下,遵循“先數據、後配方、再修復”的模式,進行生態修復。

種質資源儲備,蒙草生態的根基

在蒙草生態的業務體系中,種質資源儲備是最為關鍵的一步,為其生態修復提供核心競爭力,同時也為蒙草生態大數據平臺提供數據樣本。

蒙草生態:用大數據修復生態的獨角獸

圖為蒙草生態的種質資源庫——“小草諾亞方舟”

蒙草生態:用大數據修復生態的獨角獸

圖為在蒙草生態的草博館中,蒙草生態執行總裁高俊剛在介紹公司業務情況

20多年來,蒙草生態一直堅持做一件事情,就是把各個生態類型區能抗寒、抗旱、耐鹽鹼等抗逆性強的鄉土植物採集回來,送到實驗室、資源圃裡馴化,“優勝略汰,優中選優”,批量繁殖、育種後,再讓它們回到廣闊的天地間發揮效用。

蒙草生態已先後在內蒙古、京津冀地區、寧夏、西藏、陝西、青海等地設立10多個專項研究機構及相應的種質資源庫,涵蓋抗旱植物、耐寒植物、草原生態、鹽鹼地改良、礦山修復等內容。

目前,保存到蒙草種質資源庫——“小草諾亞方舟”中的鄉土植物種質資源近2000餘種、植物標本3萬餘份、土樣40萬餘份;這些種質資源相關信息,均已收錄到蒙草生態大數據平臺中。平臺中儲存水、土、氣、草、畜等生態基礎信息多達幾十萬份,已收錄到各地鄉土植物種質資源2.7萬餘種;其中,有160餘種鄉土植物已應用到各生態類型區的生態修復項目中。

蒙草生態:用大數據修復生態的獨角獸

蒙草草博館中,各類植物標本為植物辨識、採集地研究提供基礎樣本

將種質資源儲備之後,如何應用也是蒙草生態的重要課題之一。蒙草生態方面介紹,其嘗試鄉土植物“引種—馴化—儲存—育繁—生產—推廣”的一體化產業鏈模式,進而打造出能夠生產生態修復種苗產品、生態包、植生毯產品等的自動化、智能化植物工廠。

蒙草生態:用大數據修復生態的獨角獸

“育繁”是建立種質資源庫的重要一步

建立在生態大數據基礎上的生態修復

蒙草生態方面介紹,公司倡導的生態修復模式依靠大數據指揮,提高修復精準度及適地性,滿足“一地一方案”的定製化需求,是業內技術的重要攻堅方向,同時也是蒙草的優勢所在。可以提供實時監控,防止生態退化後再修復,做到隨時繁育,隨時修復。

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北處的呼和塔拉草原,佔地面積16000餘畝,曾經是水草豐美的天然牧場,但由於自然和人為影響,呼和塔拉草原的生態遭到破壞,變成了砂石遍地的荒灘。

蒙草生態:用大數據修復生態的獨角獸

圖為呼和塔拉草原修復前實景

2012年,蒙草生態開始修復這片草原,修復理念是尊重自然規律、模擬天然草原,結合天然草地改良與人工草地建植技術,進行人工干預下的自然修復。

蒙草生態的工作人員透露,修復專家們首先從生態大數據平臺中調取該地區的生態數據資料,並追溯20-50年前這裡生長過的原生植物,分析搭配群落、探尋生態演變的規律,再選擇配比適合該地區生長的鄉土植物,進行科學的建植和管理,從2000畝的試驗推廣到20000畝的系統修復。

經過3年時間,這裡成為一片百花盛開的天然草地,重現了綠草茵茵的美景,更重要的是豐富了當地的生物多樣性。

蒙草生態:用大數據修復生態的獨角獸

圖為呼和塔拉草原修復後實景

據瞭解,修復後的呼和塔拉草原上,植物從播種時的20餘種恢復到50多種,乾草產量、年固碳量、年釋氧量等關鍵監測數據總體提高近12倍。實現“自愈”後的草原不只有植物群落,更有菌群、蝴蝶、蜜蜂、螞蟻、蚯蚓、野兔等,形成水、土、氣、人、草、畜、微生物和諧發展的動態、可持續生態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蒙草生態的生態修復正在發揮大數據在精準生態修復方面的作用,從項目營銷、規劃設計、施工方案、生態包、技術指導、智能化管護、工程監測等方面提供指導。

蒙草生態:用大數據修復生態的獨角獸

圖為蒙草生態的大數據指揮中心

蒙草生態方面介紹,生態設計方案中,動植物適應區、生態本底數據、生態紅線預警、30年遙感變化等多位數據追溯生態歷史,提供符合生態規律的設計方案支撐。

生態包配方中,根據鎖定區域水土氣生境的歷史變化,原生植物和推薦修復植物內容,結合歷史生態包使用效果追溯,通過大數據建模分析產出適地適種的優質生態包產品配比,優化成本、提高效率。

生態建設項目中,大數據平臺提供修復前的生態本底信息,提供修復中的技術指導和施工方案推薦,提供修復後的效果評估和動態監測,客觀真實地體現工程質量,推動業務落地和產業發展。

蒙草生態董事長王召明曾表示,生態大數據涉及生態修復、農林牧草漁等完整產業鏈的過程數據,如育種、播種、施肥、收穫、儲運、草牧產品開發等各個環節,它們可以被大數據平臺一一記錄在案並隨時查詢,用來指導草原生態修復,服務於農業和畜牧業。

據瞭解,到2017年為止,蒙草生態大數據平臺已積累圖片近40萬張、數據逾200萬條、文字超千萬字。能夠實現對一個區域生態平衡的動態監測,不需要再等到生態平衡已遭到破壞才進行修復、修補破損。

依託生態大數據,謀求向上遊產業轉型

蒙草生態是一家做生態工程的企業嗎?答案是:以前是。現在的蒙草生態正處於轉型之中。在如今種質資源有一定儲備量、大數據平臺“初露鋒芒”的情況下,蒙草生態正在通過轉型求變——從生態修復工程“施工者”,轉變為生態修復解決方案提供者。

據蒙草生態相關人士介紹,生態大數據等“獨角獸”專業公司,正在承擔著改變蒙草生態付費模式及客戶結構的新使命。

2018年半年報中,蒙草生態特別提到了這一點,“公司確定將快樂小草、生態大數據、礦山修復、土壤修復、草原修復等原有的業務板塊孵化成為專注生態技術和產品領域的公司,進行更為深入和細分的生態產業建設”。

蒙草生態執行總裁高俊剛表示,蒙草生態希望能夠將旗下子公司分別培育成一個個“獨角獸企業”,讓人們更具象地看待蒙草的競爭力。比如內蒙古蒙草草原生態修復有限公司——草原修復和荒漠化治理、內蒙古蒙草礦山環境治理有限公司——礦山修復和環境治理、內蒙古蒙草土壤修復與鹽鹼地改良科技有限公司——鹽鹼地改良和土壤汙染修復、北京快樂小草運動草科技有限公司——運動草坪及節水綠地建植等。

高俊剛稱,“若以差異化和‘獨角獸’的概念重新解讀蒙草,蒙草未來將會是一家靠數據驅動的公司,以種質資源及大數據精準修復體系構建核心競爭力,成為上游控制方——把控數據、方案、技術、種子、資源等,即由蒙草根據各個地方不同的水土、地域環境及生態體系等,提供因地制宜的生態治理綜合解決方案”。

可見的是,蒙草生態正在積極謀求轉型並維持主營業務的穩定增長。同時,在環保市場發展漸趨活躍的風口上,蒙草生態將生態修復與大數據等交相呼應,其旗下的“獨角獸企業”或許能夠在將來給行業帶來一些想象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