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开国上将给子女留了四样东西,让子女们终身受用不尽

介绍这位将军之前,咱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红军开始长征后,红4师11团政委王平发现一个战友行走很困难,一问才知道,这个人得了重病,浑身都是疱疹,脚也烂了,他本来是有马骑的,但他把马送给了比他更困难的战友。

王平赶紧让警卫员把部队驮机关枪的马送过来,警卫员说,马给他骑,机关枪谁驮?王平大怒,说:“我来驮!就是把团里的机关枪都扔了,我也要带上这个人!”

这个让王平舍不得的人,就是唐亮,1955年被授予开国上将。

这位开国上将给子女留了四样东西,让子女们终身受用不尽

在今天的人看来,唐亮这个名字好像不是很耀眼,因为他是政工将军,带兵打仗的机会不多,也就没多少名气了。不过,唐亮的地位可不低,曾担任过第三野战军政治部主任,是陈毅、粟裕的得力助手。

唐亮将军有个绰号,叫“老实人”,顾名思义,就是唐亮将军坚持原则,绝不会占公家的半点便宜。

有一天深夜,唐亮的工作已经做完了,但还趴在书桌上写东西,秘书过去一看,竟然是在写检查。

原来,那天上午唐亮给老家写信,一时找不到信纸,就用了几张公家的信纸,结果直到深夜还在写检查。

秘书劝他:“早点休息吧,这种小事就不用计较了。”唐亮却很严肃地说:“连古人都知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更不能贪图小便宜。”

这位开国上将给子女留了四样东西,让子女们终身受用不尽

唐亮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家人同样如此。

唐亮的女儿上学时穿的都是粗布衣服,被同学笑话是乡巴佬,心里很委屈。唐亮知道后,对女儿们说:“我就是从湖南农村走出来的乡巴佬,乡巴佬有什么不好?没有乡巴佬,大家吃什么?以后再有人说你们,你们就说唐亮也是个乡巴佬!”

唐亮的三女儿叫唐军凯,在70年代初从基层医院调到了南京。可就是这么不巧,唐亮也刚被调离了南京,在南京的房子也被收回去了,唐军凯就没地方住了。

唐亮曾担任多年的南京军区政委,军区哪能不给唐亮面子,听说唐军凯没地方住,就分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给她。

房子其实并不大,条件也一般,但唐亮听说后,非常不高兴,把唐军凯叫来批评了一顿,说:“你和军区没有关系,凭什么住军区的房子?房子资源这么紧张,你住进去了,就意味着其他军人没房子住,你说这公平吗?你还认我这个父亲的话,就赶紧把房子退了。”

唐亮最怕子女产生优越感,经常给他们上课,说:“

我这辈子没啥东西留给你们,只有‘四自’,一是政治上要自觉,二是经济上要自立,三是工作上要自强,四是生活上要自理。做好了这四自,没有我,你们也会生活得很好。

这位开国上将给子女留了四样东西,让子女们终身受用不尽

这“四自”,其实不光是唐亮的子女,我们也同样适用,做好了足以受用终身。

唐亮唯一一次给女儿送礼物,是在1965年的八一建军节,唐亮给正在读军校的长女唐东原送了一件礼物。什么礼物呢?一个笔记本。

给女儿送这个笔记本,唐亮是有用意的,他在笔记本的第二页写了这样一段话:“在旧社会,子女10岁就要劳动赚钱,你们生活在新社会,衣食住行都有国家安排,已非常幸福。要知道,你们的一切花费都是劳动人民的血汗钱,绝对不允许浪费,否则对得起农民吗?送你笔记本,是让你把平时生活中的所有开支账目都记下来,一分钱怎么花的,花的值不值。没事就看看账目,你就会理解父亲的苦心。

在晚年时,唐亮有一次生病住院,有一位领导来医院看他,问他家里有什么困难,尽量帮他解决。

结果唐亮说:“有饭吃,有衣穿,病了能住院,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要是全国人民都能有我这条件,就好了。”

这位领导出来后,对秘书感慨地说:“老实人就是老实人,难得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