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文人主义第3回之七嘴八舌话小鹿

后文人主义第3回之七嘴八舌话小鹿

本期话题人物

孙 玉 笙

后文人主义第3回之七嘴八舌话小鹿

孙玉笙,别署鹿鸣轩,圈内人称之为小鹿。辽宁省书协会员,80后乡村教师。多次为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作品集配封面和插画。


本期话者:

范洪亮、海船城、蕉堂布丁、沙书旺、石潭、四夕老十、郁俊、朱念超

(按姓氏拼音排列)


范洪亮:

河北人,鬻画为生

认识孙玉笙是通过网络,聊过天,没见过,但一直关注着他的画儿,也买玉笙的画。

前两年他画山水,也画人物,用笔单纯、质朴,很打动人,像璞玉浑金。

最近他画了一批小物件,有啤酒瓶、老电视机、冰棍、闹钟、小人书等等。通过这些小画,能感觉到玉笙感情丰富且细腻的一面。他画的每一个小物件似乎都有生命,都有一个故事,都会把你带入一种回忆,并能在回忆中将你与这个物件之间的故事一个个的梳理,并清晰的拉回到你的眼前。

海船城:

西安人,艺术品收藏

正黄旗爱新觉罗二大爷洋铁皮桶里的烤地瓜出炉了

三胖邻居比三胖还有才还爱跟书画较真儿的鹿鸣轩物件儿全裸写真呼啦啦滴也跟着火热出炉了

把白爷画神了

老春卷般的皱纹里的色褶子竟让人产生了食欲

腕间冬眠的小鬼儿细胞苏醒如沐春风般滴撒着欢儿地折腾起来了

第一场冬雪放肆街道上酒馆里爷们狂欢钟点房里美娇娘叫春的同时东北小兄弟画神附体

青灯古案旁乱了时空交错了铁轨道马良使劲地往起了茧子的手上撒娇翻卷

此刻我正在酒局上喝掉半斤尖庄老藏

看到兄发来此画

腰间大清乾隆年制的风磨铜铃颤个不停

兴奋的我又干掉半个带把肘子

艺术营养加上丰富滴胖乎乎的脂肪颗粒

这个寒夜

如沐春风……

后文人主义第3回之七嘴八舌话小鹿

蕉堂布丁:

上海人,从事视觉艺术

自我弃画写些乱七八糟的小文后,烦我的人多了起来,鹿老师是其中一个。其实我只是找些好玩的人做个药引,好卖弄自己的小杂耍,就像医生给开的成对的蟋蟀做药引一样,不是为了毒杀病人。

单反相机都淘汰了,微单也淘汰了,我的无敌兔早就不好意思带出门,更别说傻瓜相机。

倒不是人人变聪明了,只是机器更傻了。

傻瓜相机的原理就是把画面景深做大,简单的说就是让画面效果焦点更不明确,清楚的范围更大。拍什么什么清楚,拍什么什么也不是太清楚,人人都有个田七的笑脸。

好处也多,没人抢镜头,没人是主角,皆大欢喜老少皆宜居家必备。

这是设计者的聪明,让傻瓜开心又有什么错呢。

鹿老师也有这样鸡贼的聪明。

鹿老师拿下近视眼镜,迷迷糊糊的画。

字帖是字帖,字典是字典。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聪明人都这样,消费着傻瓜。

后文人主义第3回之七嘴八舌话小鹿

四夕老十:

原名罗金永,天津人,近溪草堂,天津市教委供职

流沙河畔,同为教师,关注鹿鸣轩,关注孙老师和他的学生们。

被需要,被喜欢,让人快乐。听到走廊里传来“祝你生日快乐”就知道来活了,赶紧操起笔来涂涂抹抹。学生过生日送上一幅画,已经成了传统节目。所以有学生常在一个月前就来告诉一声之后三天两头来提醒,这是期待唤醒期待。世间唯有爱与咳嗽装不得,你爱他们他们就爱你,每个按摩的揉肩的捶背的都获赠一幅大公鸡。

注意力在哪里,哪里就会越来越清晰与鲜活。看,悄悄推开的窗子伸进的手里捏着一角月饼;看,胳膊上喜羊羊的套袖是学生送的旧了也不舍得换。

教过的学生,都是助理。

让学生来写《孙玉笙禅画册页》题签的有林仁超、高占壬、范广振,师生都荣耀!下面的留言中,就有“我小时候要是有这样的老师该是多么幸福”。

孙老师就是传播幸福的人。

后文人主义第3回之七嘴八舌话小鹿

沙书旺:

天津人,教师,画家

鹿鸣轩是东北大连某乡村小学美术教师孙玉笙的斋号,啥意思不知道,也许是门口有个养鹿的?我所知道的是他不光教美术,还教音乐,语文,算术,活动啥的,可能还是班主任,想想就很累,不过他还挺快乐,天天还画呀画的,其实不光如此,他还拿自己工资帮学校雇音乐老师,捐款给困难学生,卖画的钱给学生买纸买墨。总之,一句话他是好人。

说说他的画吧:他的专业甚本功很扎实,脑子也聪明,学谁像谁,也还有自己的感觉,但就是一阶段画一样,没准谱。最近又画怀旧小物件了,基本是水彩和水墨杂交的,不是不好,很有感觉但没深度,感觉还是在炫技和娱人耳目,你学习的那位朋友也是江郎要才尽了,没路使劲趟着走呢。

我看在他画的佛题材还有自己身边的学生和一些生话中的小情小事很有味道,因为这些要挖掘的空间很大,如果再坚持画下去可能就挖出水了,我劝你还是继候挖吧,可爱的小孙老师。

后文人主义第3回之七嘴八舌话小鹿

石 潭:

原名谭伟,长沙人,大学任教,漫画家

小鹿,交道不多,同群而识。最强烈的感受是在一个叫布丁的老同学面前总有几分窝囊的感觉。布丁如滚刀肉式的蹂躏常使小鹿只有招架之力……

其实小鹿不比布丁差,画不差,人品更不差。

是不是对?也是一种感觉!

后文人主义第3回之七嘴八舌话小鹿

郁 俊:

上海人,画家

鹿鸣轩的孙兄,是我朋友和同道。他很多艺术上的见解和实践,与我的一些做法不谋而合。所以看他的画呢,我就觉得很亲切。

今天画国画不太容易,资讯这么发达,图像如此海量的情况下,我们要在中国传统的绘画,和西方舶来的技术中间,做选择,做调整,做折衷,还指望略有突破。虽然有很多的途径,我们每一个人,也都面临更多的困难。

孙兄选择了一条相对来说是比较保险,让眼睛和身心都比较舒服的道路。我也是这样选择的,所以,当然我很看好他。看好他就像看好我自己……

希望他在将来有更好的艺术表现和市场氛围。

后文人主义第3回之七嘴八舌话小鹿

朱念超:

字吾宜,号戏鹄,青岛人,画家

迹圈子多年,“江湖不在,道义尚存。”大咖没见几个,大师遍地,终究要拿作品说话。

玉笙小弟亦在江湖,十八班武艺样样精通,诗书画印皆有所猎。诚然打动我的亦是那股书生有余的江湖侠气。简简单单的、以梦为马的黑白笔墨,啸歌书景、笑田地荒芜的诗意,刀剑如梦、何处不青山的朱白。书生留的几分狂,骨子里的气息岿然不动。

玉笙小弟的江湖关乎良心、关乎道义,凭手艺吃饭,何足卑微。字画印乃至藏品皆可忍痛,换来杯水车薪购置笔墨以飨执教乡村爱徒。守住那份誓言、守住那份追求,把根留下。艺术的本质莫过于美,人美、心美,作品一定不俗,他的画我买。

艺术江湖永不褪色。我喜欢有思想的艺术、有人格魅力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有力量、他们的作品会说话。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后文人主义第3回之七嘴八舌话小鹿

后文人主义第3回之七嘴八舌话小鹿

后文人主义第3回之七嘴八舌话小鹿

后文人主义第3回之七嘴八舌话小鹿

后文人主义第3回之七嘴八舌话小鹿

后文人主义第3回之七嘴八舌话小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