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肃社会风气,重铸“文人”风骨

杨飞陕西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没有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然而遗憾的是,近几年来,部分知识分子利欲膨胀,抄袭剽窃学术论文者有之,巧立名目侵占科研经费者有之,在教学过程中当“老板”、搞钻营者有之,近来网上更是不断曝出知识分子性侵丑闻。这些行为,极大地破坏了学术生态,更对社会风气造成了极坏影响,必须旗帜鲜明地予以反对和批驳。究其原因,在放纵了欲望的同时也折射出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其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也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而今,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价值观日趋多元,部分知识分子的思想亦日趋“多元”。种种诱惑下,这部分知识分子的目光变得狭窄,紧盯“个人命运”,由此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凸显其社会价值观的迷失。

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一个又一个时代的担当。人们说,21世纪是高科技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来说,不仅责任担当空前,机会机遇更是空前。在共筑中国梦征程中,知识分子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大有作为。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失守,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必定受其影响而出现扭曲。引导知识分子重节操、守底线、知荣辱,已经刻不容缓。

以史为鉴,知识分子当自省。屈原“哀民生之多艰”,为知识分子树起家国情怀的道义标杆,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与,岂以祸福趋避之”,让知识分子看到了勇于承担责任的顶天立地,海瑞的为民请命、铁骨铮铮,更是成为了知识分子与民族命运同休戚的道德制高点。这些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事迹和所代表的精神,已经作为激浊扬清的强大基因汇入了中华文明的精神血脉,而今知识分子应多效古人之忠勇以自省。

整肃社会风气,重铸文人风骨。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应当成为新时代知识分子的共同价值追求和人生理想。让守法、诚信、公平、自律成为自觉,让违反法律和违背道德成为底线,决不能仅仅满足于谋求个人私欲,贪图个人享受,应学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维护正义、保持正直、敢于担当,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人。

面对时代重托,依然有无数知识分子前赴后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对全国文艺工作者提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要求后,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纷纷走进基层“采、创、送、种”,在与生活的无缝对接和群众的情感融合中沉下心来,仔细观察生活的肌理,精心品味生活的味道,不断推动文创活力继续迸发。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知识分子和文化名人作为公众人物,其形象不仅关乎个人而且影响社会,更有义务在道德方面做出表率。事实上,也不仅仅是知识分子,我们每个人都应多一分热情、多一点勇敢,多一些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对他人的关爱,在别人遇到困难和不幸时,与其指手画脚的议论、评价和提意见,不妨毫不犹豫的伸出援助之手,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因人性美的彰显而变得更加美好和温馨。(责任编辑 王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