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鄭州工具機展|輪轂「智」造:機器人當家

在三門峽城鄉一體化示範區三門峽戴卡輪轂聯合車間看到,一塊塊LED屏上不停地滾動著實時參數信息,一隻只銀色的輪轂在機器人手中上下翻飛,識別、打孔、刮邊、搬運、噴塗、掃碼出庫......

三門峽戴卡輪轂聯合車間擁有各類機器人33臺,平均每千人擁有47臺,遠超國際平均6.9臺/千人的水平;擁有各類機械手113臺,大大超過國內同行業水平。

“我們低壓鑄造工序自從採用取料機械手、自動放網機械手、並設置了鑄造中控中心以後,鑄造工由原來一人開1臺鑄造機,現在一人可操作6臺鑄造機,一下子就減少用工12人。”熱工車間副主任安可收說,“僅此一項每年節省人工成本64.8萬元。”

“每條機加工生產線上增加一臺機器人,車間完成DNC機床聯網以後,一人就可以操作7條機加生產線,以前2個人只能操作一條線,也就是說,算上3個班,現在1個人頂42個人幹活。”機加車間主任莫振江說。

難怪偌大的生產車間裡,幾乎看不到一線工人,原來是機器人和機械手,把員工從一個個簡單、重複、繁重的工作崗位上解放了出來,高溫鑄造作業、搬運熱毛坯、塗裝線掛件、線體間產品轉掛等全部由機器人來完成,既減輕員工勞動強度,又改善了員工的工作環境。

“生產線上的500多臺生產和檢測設備,都通過光纖和網線連入工業網,所有在線設備的關鍵參數、狀態和報警信息,通過新建的SCADA數據採集與監視系統,利用企業私有云上傳至公司數據信息中心,形成大數據庫,再傳輸到調度指揮中心、各管理者桌面電腦和平板、手機等移動終端。”信息中心主任李海波介紹。

以前水、電、天然氣、壓縮空氣等計量工作,都是抄表員爬上爬下一塊表一塊表地抄錄,上百塊表抄錄一次需要一整天的時間,現在採用的數字智能化儀表,通過工業網自動抄錄,隨時獲取實時數據,及時發現用量異常。

WMS智能倉儲系統利用應用條形碼、二維碼和RFID技術,原材料出入庫經過掃碼直接入賬,成品輪轂發貨時在叉車上通過物流門,自動識別、直接裝車運輸,也就是說鋁錠作為原材料進了車間的大門,出門時就變成了客戶需求的精美輪轂,聯合車間每天要生產2萬隻輪轂,幾乎是零庫存。

智能化、信息化的提升改進,使得該公司鋁合金輪轂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大幅提升,熱工車間低壓鑄造單機效率同比提高18.08%,機加工單機效率同比提高18.36%,綜合成品率達到92.12%,直通率達到84.47%。

“三門峽戴卡輪轂聯合車間2016年9月開工,2017年8月第一隻輪轂下線,短短一年的時間就建成了年產400萬隻輪轂的國內最大的單體生產線,創造了'戴卡速度'。”三門峽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辦公室副主任王俊峰說。

“戴卡輪轂在智能化、信息化、綠色化三大改造中,提質增效,走上了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今年計劃再增加13臺機器人,瞄準國際一流、行業領先的制高點,攻堅克難,不斷蓄力,在認識新常態、把握新常態中,引領輪轂智能化製造新未來,為中原更加出彩中作貢獻譜新篇。”三門峽戴卡輪轂公司董事長曹士強說。

2019鄭州工博會、2019鄭州機床展、2019鄭州工業自動化展,將於2019年6月4-6日於鄭州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65000展示面積,上千家展商期待您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