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兩大謎局

2017年度不分紅、承諾的2018年中期分紅大幅低於市場預期,令很多格力電器投資人黯然傷神;而格力電器董事會於2018年5月31日任期屆滿至今仍然超期服役,董事會換屆依然遙遙無期,亦令投資人倍感焦慮。格力電器現金分紅為何大幅低於預期?董事會換屆為何遙遙無期?市場關注的這兩大焦點問題成為困擾格力電器投資者的兩大謎局。

現金分紅為何大幅縮水?

長期以來,格力電器一直以高分紅形象享譽A股市場,受到廣大投資者的青睞。然而,今年格力電器卻一反常態,4月25日晚間發佈的2017年財報宣佈不派發現金紅利,令投資者深感意外,失望與恐慌情緒交織,次日格力電器以近乎跌停的價格開盤。零分紅方案導致格力電器股價大跌,並引發深交所關注,深交所隨後向格力電器發送關注函,要求格力電器說明2017年度未進行現金分紅的具體原因及合理性。

在隨後與投資者的電話交流會及對深交所關注函的回覆說明中,格力電器對其2017 年度未進行現金分紅的原因進行了解釋:

2017年不進行現金分紅,是由於公司預計未來在產能擴充及多元化拓展方面的資本性支出較大,需做好相應的資金儲備。公司留存資金將用於生產基地建設、智慧工廠升級,以及智能裝備、智能家電、集成電路等新產業的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這些投資項目尚處籌劃階段,對於資金需求有一定不確定性,故公司決定暫緩分紅。

在關注函回覆說明公告中,格力電器表示,將盡快明確資金需求和現金流測算,進行2018 年度中期分紅。中期分紅的承諾,安撫了二級市場投資者的恐慌情緒,格力電器的股價也隨之趨穩。

8月30日晚間,格力電器發佈2018年中期報告,宣佈每10股派發6元現金紅利。這一分配方案顯然低於市場預期,次日格力電器股價大跌4.06%,此後股價節節下滑,至上週五(9月7日)跌至36.54元,較中報發佈前一日(8月30日)40.6元的收盤價下跌了10.0%。

格力電器2015年、2016年每股現金分紅分別為1.5元和1.8元,2017年度格力電器不分紅,並承諾2018年中期分紅,但2018年中期每股僅分紅0.6元,雖然業績大幅增長,但分紅金額卻大幅縮水,令投資人深感失望與困惑。

格力電器現金分紅金額為何大幅縮水?筆者認為,格力電器缺少一份透明的資本性支出規劃,以合理解釋其現金分紅大幅縮水的原因。此前,格力電器表示,將盡快明確資金需求和現金流測算。但迄今,格力電器沒有發佈一份未來的資本性支出規劃。

格力電器主營業務為空調等家電製造及銷售,而家電行業屬於輕資產行業,與鋼鐵、石化等重化工業相比較,家電行業的資本性支出較低。資產負債表顯示,截止2018年6月30日,格力電器賬面固定資產價值171.52億元、無形資產價值36.63億元,二者合計208.15億元;因此,即使其產能翻番、其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主要是土地使用權)等長期資產的資本性支出也不過200多億元。

今年6月末,格力電器賬面貨幣資金餘額高達1019.45億元,除了賬面坐擁鉅額貨幣資金外,格力電器賬面其他流動資產2018年中期餘額為112.04億元,其中104.59億元為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

賬面坐擁千億貨幣資金,另有一百多億元購買了銀行理財產品,從賬面上看,格力電器實際上是一家現金過剩的企業,有足夠的財力加大現金分紅力度;而格力電器所處家電行業屬於輕資產行業,即使大規模擴張產能、產能翻一番,所需資本性支出也不過200多億元。在此背景下,格力電器2017年不分紅、2018年中期每股分紅0.6元、分紅總額僅為36.1億元。格力電器以資本性支出較大為由,大幅縮減現金分紅,其理由難以令人信服。而格力電器亦未能與中報同步發佈一份資本性支出規劃,似乎也表明其現金分紅大幅縮水的理由難以成立。

那麼,格力電器現金分紅大幅縮水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坊間對此流傳著各種版本的傳言與揣測。有傳言稱,珠海國資委希望格力電器投資於珠海當地的國有企業,並以此作為交換條件,支持董明珠連任,但遭到董明珠拒絕;因此,格力電器董事會換屆懸而未決、現金分紅大幅縮水。筆者對這一傳言持懷疑態度,畢竟格力電器不僅在珠海當地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而且,董明珠作為明星企業家,在國內具有較大的影響力,珠海國資委不至於如此輕率地決定一位明星企業家的去留。

格力電器現金分紅為什麼會大幅縮水呢?反覆研讀格力電器財報及相關資料,筆者仍難以得出合理的結論。格力電器2017年以來的財報顯示,寶能旗下的前海人壽自2017年底以來持續減持格力電器股票,格力電器今年中報顯示,寶能系持有的格力電器股票已減持了一大半,這是否透露出某種玄機呢?

寶能繫於2015年底首次進入格力電器前十大股東,2016年初繼續大幅增持。當時,受股災衝擊,格力電器的股價大幅下跌,股價只有十幾元。而去年4季度格力電器的股價上漲至四十多元,今年以來,格力電器股價曾漲至五十多元。持股兩年多間,寶能係獲得了鉅額收益。當初寶能系大舉增持格力電器時,董明珠曾怒懟寶能系“油條哥”姚振華:“如果資本成為中國製造的破壞者,他們會成為罪人。”寶能系因此停止了對格力電器的增持。如今寶能系減持退出,獲利豐厚。格力電器現金分紅大幅縮水,或許是不希望“油條哥”高價套現、牟取暴利。

格力電器現金分紅大幅縮水,如果是因為上述原因的話,那麼筆者認為,格力電器也有必要反思,為什麼寶能系“油條哥”對格力電器的這筆投資能夠獲取暴利。2015年股災期間,為了穩定市場,政策面曾鼓勵上市公司大股東、上市公司高管增持上市公司股票,鼓勵上市公司回購股票。格力電器曾於2015年7月9日發佈《關於控股股東承諾擇機增持公司股份的公告》,令人遺憾的是,格力集團最終並沒有增持格力電器股票,格力電器也沒有回購自己的股票;股災期間,格力電器高管中,只有董明珠一人增持格力電器股票,格力電器股價一度下跌至15元多的低位,為寶能系低位買入格力電器股票提供了機會。因此,寶能系“油條哥”該筆投資獲取暴利,還真的不能怪“油條哥”投機倒把,格力電器及大股東在股災期間沒有響應政策面的號召進行市值管理,放任股價大跌,以至於價值嚴重低估,是寶能系“油條哥”能夠獲取暴利的主要原因。如今,格力電器股價已經由50多元的價位下跌至36元多,如果格力電器股價繼續下跌,曾經在40多元、甚至50多元價位大幅減持的寶能系是否會捲土重來、在低位增持?

股票的內在價值是其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持續、穩定的現金分紅是藍籌股估值的基石。在美國等成熟資本市場以及香港股市,投資者非常重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穩定性、連續性,美國杜邦公司自1904年以來連續100多年保持按季度現金分紅,埃克森美孚等上市公司持續數十年堅持季度分紅、並根據業績表現上調股息。

今年4月底格力電器宣佈不分紅以來,港股通資金持續減持格力電器股票,二季度港股通減持格力電器股票2231萬股,與此形成反差的是,家電業另外兩大巨頭美的集團、青島海爾今年二季度都獲得港股通資金增持,二季度港股通分別增持美的集團、青島海爾股票1856萬股和3204萬股。這也表明,境外資金非常重視上市公司持續、穩定的現金分紅。

格力電器曾於2016年8月發佈《格力電器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2016年~2018年)》,該股東回報規劃稱:“若在該規劃期間,分紅年度內無重大投資計劃或重大現金支出項目(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除外)發生,則公司該年度現金分紅金額佔當年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的比例不低於最近三年平均分紅比率,即不低於60%。”

在規劃期內,格力電器以大額資本性支出為由,大幅降低現金分紅,但格力電器並沒有同步發佈資本性支出規劃,以解釋其大幅縮水的現金分紅方案的合理性;資產負債表分析也表明,格力電器賬面貨幣資金充裕,資本性支出並不足以影響其現金分紅能力。筆者認為,令格力電器投資者困擾的,不僅僅是其2017年不分紅以及2018年中期分紅的大幅縮水,而是擔心其未來現金分紅是否也會大幅縮水,擔心其未來現金分紅政策的穩定性、持續性。格力電器有必要披露其資本性支出規劃,合理解釋其現金分紅大幅縮水的原因,並對其未來的現金分紅政策做出說明,以穩定投資者預期。

董事會換屆為何遙遙無期?

格力電器本屆董事會已於2018年5月31日任期屆滿,按照以往的慣例,格力電器應該在今年5月提出新一屆董事人選,提交年度股東大會表決通過。今年6月5日,格力電器董事會發布公告稱:“ 鑑於公司新一屆董事會、監事會的董事、監事候選人提名工作仍在進行中,為有利於相關工作安排,保持董事會、監事會工作的連續性及穩定性,公司董事會、監事會換屆選舉工作將適當延期。同時,公司董事會各專門委員會和高級管理人員任期亦相應順延。公司將盡快推進董事會、監事會換屆工作,並履行相應的信息披露義務。”

從本屆董事會於5月31日任期屆滿至今,已過去了三個多月時間;到目前為止,格力電器尚未公告新一屆董事會候選人名單,這在格力電器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A股市場三千多家上市公司中也較為罕見。

此前,A股市場另一家知名上市公司萬科A董事會換屆曾延期三個多月,引發市場非議。萬科A上一屆董事會於2017年3月28日任期屆滿,2017年6月30日,萬科A完成董事會換屆,上一屆董事會超期服役3個月零兩天。此前,萬科原實際控制人華潤於2017年1月將其所持萬科A股權轉讓給深圳地鐵,實際控制人發生了變更,新的大股東入主,需要物色新的董事人選,另一方面,萬科當時仍面臨與寶能集團的股權之爭,且萬科A公司章程規定,持股不滿180天內的股東不能提名董事,在此背景下,萬科A董事會換屆延期,確實有其不得已的苦衷。

格力電器本屆董事會於2018年5月31日任期屆滿,至今董事會換屆已延期三個多月,延期時間已超過當年的萬科A,且新一屆董事會人選尚未產生。格力電器實際控制人為珠海市國資委,實際控制人、前兩大股東均未發生變化,公司股權結構穩定,未發生股權之爭,其董事會換屆延期時間盡然超過了當年深陷股權之爭的萬科A,顯屬異常。令人費解的是,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格力電器新一屆董事會難產、換屆遙遙無期呢?

格力電器董事會由九人組成,其中,獨立董事3人,非獨立董事6人,非獨立董事中,4人由格力電器第一大股東格力集團推薦提名,2人由格力電器第二大股東河北京海擔保投資有限公司推薦提名。

格力電器新一屆董事提名候選人遲遲未能產生,說明格力電器大股東與本屆董事會之間在董事提名人選方面存在較大的分歧。由於第二大股東提名的人選只有2人,第一大股東提名多數人選,是格力電器實際控制人,分歧應該主要來自於第一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董事會換屆延期,久拖未決,說明格力電器實際控制人有意對格力電器董事會進行較大幅度的改組,由此產生了較大的分歧。

董明珠的去留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話題,格力電器董事會換屆延期,這是否意味著,董明珠留任與否,依然沒有定論呢?董明珠今年64歲,格力電器前董事長朱江洪於2012年退休時的年齡為67歲,參照前任的退休年齡,董明珠應該還可以再留任一屆。朱江洪此前為廣東省人大代表,而董明珠為現任全國人大代表,從政治身份來看,董明珠也應該能夠至少再留任一屆。在今年5月16日晚舉行的“格力2018再啟航”晚會上,珠海市委書記郭永航在致辭時表示,祝願年輕的董明珠女士,帶領年輕的格力電器,把事業做得更加輝煌,珠海市委書記的講話也表明,董明珠的連任應該沒有懸念。

筆者認為,格力電器新一屆董事會之所以難產,其分歧不在於董明珠本人留任與否,而在於董明珠未來的接班人選的確定上。董明珠或許將繼續留任一屆、甚至兩屆,但考慮到董明珠終將退休,新一屆董事會產生後,格力電器董事長、總裁職位或將分離,接班人選或將出任總裁一職、甚至兼任副董事長(董明珠接班前就曾擔任格力電器總裁兼副董事長)。能否產生一位勝任的接班人,引領格力電器進入後董明珠明時代,這對格力電器未來能否續寫輝煌,至關重要。

此前,格力電器曾任命黃輝為執行總裁,這或許意味著,格力電器有意從內部培養接班人選。格力電器董事會換屆延期,董事候選人提名遲遲沒有結果,這或許意味著,格力電器實際控制人珠海國資委對此有異議。2012年朱江洪退休時,珠海市國資委曾提名國資委官員周少強出任格力電器董事,但在股東大會上,周少強的提名未能獲得多數選票而意外落選,周少強身為格力集團總經理,卻落選格力電器董事,未能進入格力電器管理層,成為當年A股市場一大熱點新聞。此後,周少強因在豪華會所公款消費數萬元並引起廣泛關注,被網絡戲稱為“學酒哥”,最終被免除格力集團總經理職務。時隔數年,珠海國資委是否有意再空降一位政府官員進入格力電器作為董明珠的接班人選呢?

管理團隊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對於充分競爭性行業的企業而言,尤其如此。上海家化曾經是A股市場的績優白馬股,被中國平安收購後,原董事長、總經理相繼離職,中國平安從外部挖了一位職業經理人出任上海家化董事長,上海家化此後業績持續下滑,一蹶不振。筆者認為,家電業是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空降一位政府官員來領導,不僅有可能與當年的“學酒哥”一樣、與格力電器的企業文化產生衝突,而且將難以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如果不從企業內部選拔人才,而從外部空降,于格力電器而言,很可能是自毀長城。

後董明珠時代的格力電器能否延續輝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格力電器能否產生一個強大的接班人團隊,這對於董明珠而言,對於格力電器實際控制人珠海國資委而言,都將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如果董明珠之後的格力電器不再輝煌、甚至從此一蹶不振,那麼,對於董明珠的職業生涯而言顯然算不上圓滿,至多隻是成功了一半,這不是董明珠所希望的,也不是珠海市國資委所希望的。那些成功的百年企業,都是經歷了一代代企業掌門人的接力、傳承,不斷走向輝煌。

雖然格力電器此前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將盡快推進董事會、監事會換屆工作”,但迄今董事會換屆工作依然無果,令市場和廣大投資者陷入焦慮之中。董事會換屆久拖未決,在資本市場的負面效應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像格力電器這樣的優秀上市公司,更應該率先垂範,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樹立良好的市場形象。期待珠海市國資委能夠有足夠的智慧,吸取當年空降“學酒哥”的教訓,推進格力電器董事會換屆工作,推動格力電器管理層的平穩過渡和順利交接,確保格力電器能夠不斷強化其核心競爭力、續寫輝煌。

根據今年中報披露的股東人數,格力電器擁有45.99萬股東,是A股市場有重要影響力的大型藍籌股上市公司;考慮到其董事會換屆延期日久對市場的負面效應,深交所作為監管機構也有必要致函格力電器及其實際控制人,詢問其董事會換屆久拖未決的原因,敦促其儘快完成董事會換屆工作。(作者:飛雪漫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