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超百億回報社會 許家印八獲「中華慈善獎」

9月13日,第十屆“中華慈善獎”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黨委書記許家印等愛心人士榮獲這一慈善領域的國家最高獎。

許家印在會上表示,中華慈善獎是表彰善行善舉、弘揚慈善文化的國家最高獎。這項殊榮,不僅僅是對他們巨大的褒獎,更是向全社會傳遞人人為善、積極參與慈善公益事業的正能量。

捐款超百億回報社會 許家印八獲“中華慈善獎”

許家印連續8年獲得“中華慈善獎”

作為連續八屆“中華慈善獎”獲得者,許家印在表彰大會上作了代表發言。許家印在發言中回顧了自身的貧困經歷以及成長曆程,對黨、國家、社會給予的幫助充滿感恩,“沒有國家的恢復高考政策,我就離不開農村;沒有國家每個月給我14塊的助學金,我就讀不完大學;沒有國家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就沒有恆大的今天。所以,我和恆大的一切,都是黨給的,國家給的,社會給的。飲水思源,我們一定要回報社會,一定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一定要多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捐款超百億回報社會 許家印八獲“中華慈善獎”

恆大成立22年來,已累計納稅1850多億,慈善公益捐款100多億,直接解決就業260多萬人。據統計,許家印已成為現金捐贈額累計最高、榮獲中華慈善獎次數最多的愛心人士,並多年獲評《福布斯》中國首善。

恆大積極投身脫貧攻堅戰

當前,脫貧攻堅是國家的頭等大事。眾多民營企業都積極投身脫貧攻堅戰。

恆大集團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在全國政協鼓勵支持下,從2015年12月1日開始結對幫扶畢節市大方縣,無償投入30億元,到2018年底實現18萬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2017年5月3日開始,除大方縣外,恆大集團又承擔了畢節市納雍縣、威寧縣、赫章縣、織金縣、黔西縣、金沙縣、七星關區、金海湖新區和百里杜鵑管理區的幫扶工作,再無償投入80億元,共計110億元扶貧資金,由整縣幫扶大方擴展到幫扶畢節全市10縣區。

截至目前,恆大已捐贈到位60億元扶貧資金,其中定向捐贈給大方縣的30億資金全部到位;已幫扶30.67萬人初步脫貧,其中大方縣12.73萬人初步脫貧,到2020年還要幫扶72.46萬人穩定脫貧。

投入100億扶貧成果顯著

相比扶貧資金的投入,一支能吃苦、能奉獻、能打硬仗、能出思路、能出管理、能出技術、能激發當地幹部群眾內生動力的優秀扶貧團隊更為重要。這一方面,恆大從全集團系統選拔了321名優秀的扶貧幹部和1500名本科以上學歷的扶貧隊員,與大方原有287人的扶貧團隊組成2108人的扶貧隊伍,派駐到縣、鄉、村,與當地幹部群眾並肩作戰,工作到村、包乾到戶、責任到人,不脫貧、不收兵。

幫扶畢節,恆大牢牢抓住精準扶貧的“牛鼻子”——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和就業扶貧。2015年12月,恆大集團結對幫扶貴州省畢節市,抽調2108人組成扶貧團隊,常駐烏蒙山區,無償捐贈110億。

產業扶貧方面,恆大為畢節全市七縣三區的貧困群眾建設6萬多棟蔬菜大棚,90多萬畝中草藥、經果林和蔬菜瓜果大田基地,建設447個肉牛養殖基地,調配、改良了60多萬頭基礎母牛,引進79家上下游企業,幫助貧困戶解決種什麼、怎麼種、種多少、賣給誰的根本性問題,通過市場化手段有機連接,建立起長效持久的脫貧機制,確保貧困戶持續增收、就地脫貧。

異地搬遷方面,恆大建設50個新農村、12個移民社區,從大山深處搬出5.2萬貧困戶,從大山深處移民出22.18萬貧困群眾。目前,全市已搬遷6.3萬人。其中,援建大方縣的50個新農村和縣城安置區奢香古鎮,已於2017年6月30日前完工並搬遷入住,新增援建七星關、金海湖縣城安置區已完成選址,正在進行前期工作;代建全市9個縣城安置區項目首期已搬遷入住,今年國慶節前全部交付使用,新增代建威寧縣城安置區已完成選址,正在進行前期工作。

就業扶貧方面,恆大組織貧困群眾進行職業技能培訓,解決8萬人就業。目前,已幫助全市培訓91526人,推薦到當地產業就業和異地就業65143人,人均年收入4.2萬元,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許家印表示,到2020年,在畢節各級黨委的堅強領導下,恆大將協助畢節各級政府,幫扶全市103萬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

回報社會22年捐款超百億

許家印在會上表示,恆大成立22年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累計為國家交稅1850多億,各種慈善公益捐款100多億,現在每年為社會解決就業260多萬人。多年來,許家印一直認為,作為民營企業,依法依規、專心專注、兢兢業業地做好自己的企業,把自己的企業做大做強,為社會多創造財富,為國家多交稅收,為社會多解決就業,這就是對社會最好的回報。扶貧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裕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恆大集團將一如既往,和廣大愛心企業、愛心人士一道,助推慈善公益事業的發展,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貢獻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