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了”这么多次的小黄车ofo,还能重新站起来吗?

或许是最初颜色选的不合适,在最近的半年时间中小黄车ofo屡次被传言“黄了”。

“黄了”这么多次的小黄车ofo,还能重新站起来吗?

“黄了”这么多次的小黄车ofo,还能重新站起来吗?

这种传言并非完全没有根据,在过去的半年时间中一些二三梯队的共享单车企业确实黄了不少,押金问题、投放过量问题、盈收平衡问题也不断困扰着共享单车行业,这也难怪舆论会认为还尚未彻底拥入某一家资本怀抱——像摩拜一样——的小黄车该黄了吧。

就连联合创始人薛鼎本人都把这个梗拿出来调侃,薛鼎在近日于遵义召开的ofo内部战略会议中说以以往的经验,差不多每两个月ofo就得黄一次,还说对这种情况已经习惯了。

小黄车真的要黄了吗?从已经披露的财务数据来看,似乎还尚未严峻如此,按照ofo的内部会议内容,今年第一季度ofo的营收超过去年全年,而第二季度的营收是第一季度的两倍,车均收益也已经扭亏为盈。

如果再考量到薛鼎在会议中提出的2018年要实现的“2/2战略”——车均收益翻倍,200个城市收支平衡,成本再降二分之一——这也意味着ofo将从一个需要不断输血的“扩张机器”变成一个具有造血能力,能够独立维系运营的“运营机器”。

这是一种值得关注的转变,它意味着在不断试错的基础上,共享单车企业越加明晰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在整个互联网发展史中,共享单车能够参照的样本并不多,鲜有一家互联网公司会涉及从线上运营线下运营到制造端供应链管理的全产业链条,这也决定了共享单车的发展历程注定是一个需要不断试错的过程,对于这一点无论是城市管理者、资本或者共享单车管理层都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以小黄车为例,在发展最初小黄车曾经以校园为主力,还曾经认为自己不应该生产、制造车辆,而是用社会存量自行车进行运营。在进入社会运营后,又过于乐观的估计了共享单车的财务模型,最后的事实证明,单个自行车的财务模型并不意味着整体网络的财务模型,线下调度的人力成本随着共享单车网络的疯狂扩张而变得难以控制。随着扩张带来的停车问题、资源浪费问题以及复杂的供应链管理问题也开始出现并困扰着共享单车企业。这些都是在场景实现以前难以预估或者被忽视的,只能够在问题出现后,不断的调试、*。

商业价值层面也是如此,一开始普遍认为共享单车应该是一个类似于网约车一样的出行服务提供商。此后又转变思路,认为共享单车的最大价值是成为支付、消费巨头的流量入口,再到近日ofo提出的本地生活消费场景链接者,对于商业价值的试错还在不断进行之中。

毫无疑问,在试错的过程中,一些负面的影响会释放并被外界所将感知,一些揣测和质疑也会不断涌起,在这个过程中,共享单车企业需要不断正视这些质疑,并逐步调整,尽快寻找到真正的价值所在,而舆论和资本也应该多些耐心,给予这些新业态纠错的机会,让ofo们少“黄”几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