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國學視傳,這份武林祕笈你怎能不看!

不同的文化教育背景所培養出的學生是截然不同的,國內的填鴨式教學可能讓你的成績很漂亮,但是思考創造能力卻被大大地限制。

而國外則採取引導開放式的教學,可能你看起來成績不好,但是你的自主創造能力卻能夠被激發。對於藝術生,這一點尤其重要。真正的教育不是教你考多少分,而是教你怎樣學習。

國內外教學模式的不同也是很多同學到國外去不適應的原因,因此漢藝上海校區本期將以美國為例,為想學視傳的同學們傳授一門一般人不知道的獨門功夫。

三種你需要學習並且去具備的能力:創造性思維、創新媒介、設計視野。只要同學們能夠潛心修學,掌握這門武功,再與作品集創作融會貫通,一定能夠早日參加“武林大會”。

01

創造性思維


相比國內視傳本科的作業和項目基本都是以教授命題的一個形式,國外藝術院校的大部分作業和練習幾乎都是以

自主命題或半命題的形式。

在給予學生項目上更多的自主性和自由性的同時,也避免了一個課題的學生作品出現單一風格和形式的情況。如:利用現有的材料製作一個不限命題的裝置。

很多中國學生面對這樣一個開放性的題目,第一個感受可能就是“不知所措”,因為中國的中小學校的教育模式基本都是以老師向學生單方面授課為主,而學生闡述自己思想和感受的部分基本沒有。久而久之,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會被壓抑。


去美國學視傳,這份武林秘笈你怎能不看!


去美國學視傳,這份武林秘笈你怎能不看!


去美國學視傳,這份武林秘笈你怎能不看!



而在美國中小學校的課堂上,老師主要是以引導為主,讓學生抒發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並鼓勵學生抒發自己的個性。

因而,外國學生對這種自命題的題目可能有更多的經驗和想法。

其實,面對這種不知所措,你的靈感可以從自身和社會的任何一方面尋找。比如自己從小學習的課外技能、愛好和喜歡的書籍、電影等都可以獲得靈感。

培養這種發現和思考自身周圍環境和事物的有趣點的這種思維,對以後的學業和就業都很有幫助。如安迪·沃霍爾的諸多作品的靈感來源其實就是當時的流行文化以及他在廣告行業從事的背景。

他將這些流行文化中的商業性和大規模生產性,與抽象藝術作品所強調的獨一無二性做對比,製作出了這些諷刺抽象藝術的藝術作品,探討藝術的定義。

Warhol’s Campbell’s Soups

去美國學視傳,這份武林秘笈你怎能不看!


相比國內傳達設計專業對美術基礎和軟件操作方面的重視,美國的學校更加看重的是你的設計思路,包括你命題的合理性、發現問題的洞察力、探索過程的實驗性思想、以及看待作品的辯證思維。

無論對藝術還是設計,美國看重的是“有趣”大於“技術”。達達主義代表人物馬塞爾·杜尚的ready-made作品《泉》,只是將一個已經存在的小便池放置於藝術館的展覽臺上,基本沒有使用任何技術。

但他通過這一作品,讓觀眾在感到不可思議或可笑的同時,思考藝術的定義、引發了一個顛覆藝術和文化理念的思考和藝術運動。

MarcelDuchamp's Fountain, 1917

去美國學視傳,這份武林秘笈你怎能不看!


02

創新媒介


國內對平面設計或視覺傳達的普遍認知可能是PS、宣傳圖、廣告,而美國各個院校對視覺傳達的領域看的更為廣闊。整個學術界的氛圍是鼓勵實驗性、跨專業的視覺傳達方式。如書籍+裝置、攝影+幾何圖形等。

這也是國內外教育較大的不同之一。國內的視覺傳達設計基本以商業可行性和專業技能來評定一個學生的作品,而美國的視覺傳達設計希望能看到學生更加創新、前所未有的表達方式,真正把設計和藝術作為領域去研究。

如在SVA、RISD的學生作品中,經常能看到學生利用立體元素、拼貼、攝影等跨專業表現形式來賦予傳統的領域(如書籍或字體設計)新的定義。

RISD學生Juliette Kim的平面與裝置結合作品

去美國學視傳,這份武林秘笈你怎能不看!


03

設計視野


除了掌握一個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性方法,美國各大藝術院校也希望學生擴大自己的設計視野。這點從院校的課程設置上就可以看到,藝術院校所有學科第一學年的課程都是相同的。

在基礎課中,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其他學科(如雕塑、新媒體、純藝)的創作過程和使用媒體來打破自己的思維限制。嘗試融合其他學科的東西進入自己的設計達到一個創新性的形式。

除了studio課,大部分學校都要求學生必修藝術史、設計史類的課程,讓學生理解和接觸更多的思想和理念。同時通過課上討論以及論文的形式讓學生學會如何理解和分析一件藝術作品。

另外,學校通常會向學生提供豐富的藝術資源。大部分學校都擁有自己的美術館、博物館、或者與當地著名的美術館合作,讓學生可以更加容易的接觸藝術。

同時,幾乎所有藝術學校都會定期的邀請當代藝術家或設計師來校進行演講和學術討論,讓學生接觸更多的設計經驗和方法。

SAIC學校擁有的AIC藝術博物館

去美國學視傳,這份武林秘笈你怎能不看!


RISD的藝術博物館

去美國學視傳,這份武林秘笈你怎能不看!


04

如何在作品集中呈現


綜上所論,我們可以看到美國藝術院校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創新型方法和設計視野都有著極大的追求。因此在我們的申請作品集中,要盡最大的可能去體現這三點。

首先,我們的project從主題上就要體現出你自己的個性、獨特的背景,對社會對生活的觀察。

第二,要體現出一個完整的作品集設計流程,從構思-調研-發展-成品的每一個階段都有理可循。同時,作品的視覺形式和材料能在貼合主題的基礎上應儘可能的創新,體現出多媒介的結合和多方面的嘗試。

而設計視野,可以通過你對調研材料的分析和取捨去體現。

因此,同學們如果能跳出自己的固有思維和舒適區,擁有歷史性的設計視野、尋找到一個有個人風格和邏輯性的設計思路、結合多媒體的創新表現方式,對本科或研究生學習和今後的就業都是有極大幫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