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宝华大师逝世-从常氏相声看相声史

“创作不到点儿,表演不起眼儿,混了大半辈儿,弄个半熟脸儿。”相声大师常宝华时常拿这句话来总结自己的舞台生涯。2018年9月7日上午10点46分,88岁的常宝华永远退出了相声舞台。

常宝华出身相声世家,常氏一族人才辈出,常氏相声不仅是中国相声界的重要一支,更是为相声行业引入了经营理念。从常家第一代起,相声开始从街头撂地发展到室内剧场形式,并逐步走进广播、电影、唱片、文明戏等领域。

那么,常氏相声是如何兴起的的?常氏家族为曲艺界培养了多少优秀的相声人才?常氏家族是如何带着相声告别江湖卖艺时代,走进剧场的?常家创办的启明茶社为何被称为相声大本营?他们的相声为何叫“文明相声”?常氏家族第二代的代表人物常宝堃是如何不幸牺牲的?常宝华的表演有怎样的特点?他的相声为何连美国人都叫好?本期档案揭秘,李涵为您讲述:从常氏相声看百年相声史。

常宝华大师逝世-从常氏相声看相声史

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起源于明清时期,以说、学、逗、唱为形式,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

据考证,中国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过去,没有正规剧场以前,说相声的就像是江湖艺人,没有固定的场地,没法提前预知观众人数。相声艺人带着道具,走在街上,找到一块空地就开始吆喝,聚集一些人后便开始就地表演,然后靠观众的打赏获得收入。在相声行当里,管这叫“撂地”。

1899年出生的常连安经历了这段相声界最苦的年代。在说相声以前,他曾到过东北,在那里学京剧,唱黑头,演老生,人称“小鑫奎”,后来因青春期变声,无法唱戏,他又学了变戏法,带着妻儿在张家口卖艺。1923年,张家口闹水灾,卖艺收入微薄,无法糊口,他又带着家人辗转来到天津,开始演出相声。1933年,常连安被张寿臣代收为师弟后,才正式入了相声这一行。

行走江湖卖艺的经历为常连安积累了很多表演经验,所以他的相声,不仅有说,偶尔还搭配些耍把式的动作表演。如今,我们可以在网上搜到常老先生《山中奇兽》、《黄半仙》等著名相声段子,虽然没有影像资料,但听着那时唱、时讲、时而雄厚、时而尖锐的嗓音,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半个多世纪前,他嗔痴怒笑的表情。这种冷峻幽默、辛辣讽刺的风格曾风靡一时,至今仍让一些老辈听众回味不已。


常宝华大师逝世-从常氏相声看相声史


常连安在演出

为了养家糊口,常连安的几个儿子子承父业,相继步入相声行当,相声渐渐成为常氏家族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作为家里的长子,常宝堃4岁就开始随着父亲“撂地”,四处卖艺演出。最开始,他只是站场子,后来逐渐学会了各种杂耍,能将翻跟头、拿大顶等绝活信手拈来,父亲表演,他就在一旁烘托气氛,深受观众喜爱。所以很小的时候,他便有了艺名,人称“小蘑菇”。

据常宝华生前回忆,常宝堃那时候在表演结束要赏钱时,特别会讨人喜欢,张家口人常说:“这孩子真蘑菇啊”!,张家口又盛产蘑菇,因此得了这个艺名。

常宝堃9岁正式拜天津著名相声演员张寿臣为师,他刻苦学艺博采众长,并借鉴曲艺、话剧等表演艺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通俗流畅,诙谐风趣的表演风格,自成流派蜚声艺坛。后来他与赵佩如搭档,更是如鱼得水,如日中天。赵佩茹原是逗哏演员,被常连安相中,为长子捧哏,过去捧逗之间的演出费是不平分的,逗哏的拿的多。但常宝堃和赵佩茹是刀切帐,也就是演出费平分。可见赵佩茹对于常宝堃的重要性。

日伪时期,常宝堃因演出讽刺日伪反动统治的相声《牙膏袋》、《买桥票》等遭到逮捕、毒打。被释放后仍坚持立场,以相声针砭时弊,反动当局曾威逼利诱他编演讽刺共产党的相声,他断然拒绝。解放后,常宝堃积极投身祖国的文化事业,编演新相声,热情歌颂新生活,颇受广大群众喜爱称赞,曾当选为天津市人大代表。

除了常宝堃外,常宝霖、常宝霆、常宝华、常宝庆、常宝丰等兄弟几人在入行后,随着哥哥的艺名,分别被称为“二蘑菇”、“三蘑菇”、“四蘑菇”、“五蘑菇”、“六蘑菇”。兄弟6人,各有特色,都曾是风靡一时的相声名角。


常宝华大师逝世-从常氏相声看相声史


常宝堃

京津两地的曲艺界走得很近,1937年的春天,常连安带着次子宝霖,到北京的“新罗天”演出。常氏相声很受北京听众欢迎,在积累了一些名气后,有位老观众向常连安提议说:“你们一家子都说相声,为什么不自己挑个班,弄个园子?”常连安说,我们变戏法儿说相声的,哪有钱呀?这位观众说,我能替你们找个地方,在西单商场里头。你们要是看着行,我就把它租下来,赚了是你们的,赔了是我的。常连安一听这话动了心。

那会儿,侯宝林和他师傅“大面包”在西单商场北边”撂地”,1936年西单商场着了把大火,几乎全场烧光,他们便奔了庙会,以后又去了天津,一炮打响。西单商场当时还是一个个摊位和门脸儿组成的“商业街”,里头有“厚德”、“福寿”、“慧德”、“玉德”等几个有名的商铺。大火之后,商铺虽然重新营业了,但人气明显跟过去差了很多。西单商场的商家正要聚拢人气儿,那位观众本是个生意人,也有这个意思,于是就把常连安请到这儿来。

常连安一看这个老观众给他找的这个地方,撑死了能坐一百号人,开个园子太小。合计了一下,干脆改叫茶社吧。起什么名儿呢?常连安想了想北京没有这样的杂耍园子,咱们打头开始,就叫启明吧。字号打出去以后,有位观众说,这个名儿不错,天上有个启明星,跟你们的意思正相吻合。

启明茶社开张以后,最初以曲艺为主,有魏喜奎、曹宝禄、郭荣山、韩承先的大鼓、双簧以及“二蘑菇”、“三蘑菇”的相声等在那儿撑台,但生意不行。常连安跟那位老观众说,这么下去不行,我们不能让您总赔钱,干脆都改相声吧,因为杂耍里就是相声受欢迎。于是从1938年起,启明茶社改成了相声大会,专门表演相声。从此,相声正式走进了剧场,这一大胆的举动被视为是相声界的一次重大改革,相声演员告别了露天场地,有了自己的舞台。

常宝华大师逝世-从常氏相声看相声史

启明茶社广告,选自《游艺画刊》

常宝华回忆说,我当时印象最深的是启明茶社门口有3块牌子:“文明相声”、“相声大会”、“零打钱”。这3样在当时的曲艺界都属创新突破。过去说相声是“平地抠饼”,也就是在露天随便找个人多的地方就开演赚钱,而且还要看天吃饭,每天的盈利是 “刮风减半,下雨皆无”。而且过去的相声内容,大多是低级下流的荤段子,说相声的行话叫“臭活”,妇女和孩子不能听。而“启明”茶社开风气之先,提倡文明相声,不说“臭活”。

如今的北京街头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酒楼、茶馆,但提到茶社,人们依然无法忘记“启明”。不同于现在茶馆的典雅,启明茶社当时坐落在一处不大的房子里,只有大约200平米,屋内光线很暗,全靠房顶一扇天窗透光,用木头架起一块高地,便成了舞台。在它旁边是些卖豆腐脑、烧饼、荷叶粥一类的小吃摊床。虽然设施简陋,但每天演出都满座儿,台下的大长凳上坐满了密密麻麻的观众,赶上过节,观众爆棚,过道上还站着很多没抢到座位的看客,大家都聚精会神地望向舞台,龇牙咧嘴地笑着。

因为生意火爆,后来茶社面积扩大到了400平方米,演出从下午一点到凌晨一点。启明茶社的相声大会最初不卖门票,而是跟街头卖艺一样,在每段节目表演完后,有人会去观众中收钱,这就是“零打钱”。后来发展到卖牌子,两块钱5个牌子,一个牌子听一段相声。


常宝华大师逝世-从常氏相声看相声史


四十年代末启明茶社在什刹海的消夏相声会

那时的“启明茶社”有“三多”,一是演员多,10年左右的时间,有60多位相声演员在“启明”说过相声,轮流上场,最多的一天有20多位。二是名演员多,老一辈著名相声演员如张寿臣、华子元、罗荣寿、刘宝瑞、白全福、苏文茂、马四立、常连安、常宝霖、常宝霆等都在“启明”说过相声。三是名段多,所谓名段是指这个段子只有某个演员说的最拿手,观众最爱听,如张寿臣的《小神仙》、马桂元的《贼鬼夺刀》、常连安的《山东斗法》、刘桂田的《斩经堂》、郭荣启的《打牌论》、赵霭如的《拉洋片》等。如果有观众单点这一段,就要单给钱。

“启明茶社”的相声大会,促进了北京相声艺术的发展,也培养了北京人的相声欣赏水平,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成为相声的摇篮,老一辈的著名相声演员几乎都曾在这里登过台,因此,启明茶社被誉为“相声大本营”。


常宝华大师逝世-从常氏相声看相声史


张寿臣的单口相声《小神仙》

启明茶社的观众里也不乏艺术名家,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言菊朋是“启明”的常客,马连良、金少山也在“启明”听过相声,演艺界的白光、石挥、谢添、欧阳莎菲、李翰祥等也常去“启明”,后来成为著名相声演员的李文华、马季当时只有十几岁,几乎每天“泡”在“启明”。马季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就曾写道:“我认知相声是从启明茶社开始的。毫无疑问,这些艺术家在成长的道路上,受到过“启明”相声大会的影响。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启明茶社在京城几乎家喻户晓,喜好相声的老北京人没去过“启明”的不多。

解放以后,启明茶社随着西单商场的改扩建和相声演员的归队而终结。不过,启明茶社在老北京人心中的印象并没有磨灭。上个世纪90年代,西单商场的老经理曾有意在商场恢复启明茶社,但由于种种原因被搁置。


常宝华大师逝世-从常氏相声看相声史


启明茶社当年的盛况

解放以后,启明茶社随着西单商场的扩建和相声演员的归队而终结,离开了启明茶社的常氏投身于祖国的文化事业,将相声化为爱国武器,编演了很多新相声,热情歌颂新生活,颇受广大群众喜爱。

1951年,“小蘑菇”常宝堃跟随第一届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奔赴朝鲜,在前线演出时,遭美军飞机疯狂轰炸扫射,不幸牺牲。天津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并追认为革命烈士。常宝堃牺牲的第二天,文艺界为他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悼念活动。在天津,前来参加祭悼的群众有3万多人,场景虽不及“十里长街送总理”壮观,但也足以说明“小蘑菇”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在追掉会的现场,有几个老太太当场就摔了话匣子,痛诉:“没有小蘑菇,还听什么话匣子。”

作为全家第一个收到这个消息的人,常宝华呆呆地望着电报上:“常宝堃同志,殉国” 几个大字,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把这个消息带回家,“当母亲知道大哥去世的消息时,两个眼睛都没有焦点了,她不喊宝堃,也不喊自己的孩子,她喊:‘大柱子,大柱子啊。” 每每回想起来自己的哥哥,常宝华先生都会很激动,在他看来,“没有大哥,就不会有常氏相声。” 大哥牺牲后,常宝华毅然决然地继承了大哥的遗志,奔赴朝鲜前线。他说:“要不是这样的话,谁来保卫我们的国家啊?”

常宝华大师逝世-从常氏相声看相声史

常宝华,自幼随父亲常连安、兄长常宝堃学习相声;八岁时,到北京西单商场启明茶社相声大会学徒;九岁开始登台表演,受到相声老前辈的熏陶和传授达十年之久,学习和演出过七十余段传统相声。

1942年,12岁的常宝华跟三哥拍摄过电影《锦绣歌城》《花田八错》。1949年,他在北京参加相声改进小组,编写相声《字象》,这也是他的处女作。1950年,常宝华加入北京北城游艺社,除了演相声之外,还演出文明戏,反串京剧等。

常宝华生前曾回忆说,他原是相声名家赵佩茹的师弟,算是焦少海的徒弟,但是当时焦少海已经故去。后来,相声大师马三立经常带着常宝华演出,很喜欢他。1951年,21岁的常宝华拜马三立为师,并加入“天津市曲艺工作团”。这期间,他参于表演并创编了很多新的剧目;曾获天津市文艺工会“三等劳动模范”称号。1953年在参加抗美援朝慰问演出回国后,常宝华放弃了在曲艺团的优厚待遇,决定参军,随即进入“海政文工团”直至退休。

由于从小家庭贫困,读书对常宝华来说就是件奢侈的事。后来,大哥跟着父亲出去演出,家庭状况逐渐好转。常宝华便到天津的一个私立小学上学,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常宝华爱上了学习。之后,常宝华也勤奋学习文化,并创作出多部优秀的相声作品,《水兵破迷信》《昨天》还曾得到赵树理、老舍的高度评价。

常宝华大师逝世-从常氏相声看相声史

常宝华与侄子常贵田的二常组合,曾经是一对大火的搭档。常宝华与常贵田在同一个文工团,合作几十年,叔侄俩还一起获得全国“十大笑星”的称号。他们的《帽子工厂》曾轰动一时,成为当时相声直接介入重大社会生活的代表作品之一。

善于表演是常氏相声的特色之一,而常宝华逗、捧兼善。他表演细致、松弛、自然,让人看着舒服,诙谐又不低俗。

1984年,中国曲艺团第一次去美国演出,第一个上场的就是常宝华,大家都很紧张。但是他用一段原创顺口溜吸引了不少观众:

“一是one二是two,来是come去是go,你是you我是I;二人分手goodbye,点头yes 摇头no,挺好挺好very good。”


常宝华大师逝世-从常氏相声看相声史


常贵田、常宝华表演相声《帽子工厂》

常宝华的婚姻也很特别,17岁那年,他跟夫人傅天珍经哥哥撮合认识。当时两人都不知情,直到后来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在父母的主张下,年纪尚小的两个人懵里懵懂地就拜了堂。新婚夜时,两人还闹出了笑话。原来,常宝华捧着小人书看得入迷,新娘子非常气恼,随后两人争吵起来,新娘子竟一路追到院子里要打常宝华。

舞台上幽默,私下里常宝华也很诙谐,常贵田曾回忆,早年大家去河北演出,没有水,时间又紧张,没法洗袜子。当时常宝华就调侃侯耀文,“把鸭蛋搁里头,两天就变松花蛋”。后来这句话也被侯耀文用到了自己的作品里。

2013年,常宝华接受采访时,谈起自己的身体状况,乐呵呵地说:“去年我得了一场大病,这一下打掉了我500多年的修行啊。”在场的人都被逗乐了。

如今,大师已经远去,可以说,传承了百年的常氏相声折射出半部相声发展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