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寶華大師逝世-從常氏相聲看相聲史

“創作不到點兒,表演不起眼兒,混了大半輩兒,弄個半熟臉兒。”相聲大師常寶華時常拿這句話來總結自己的舞臺生涯。2018年9月7日上午10點46分,88歲的常寶華永遠退出了相聲舞臺。

常寶華出身相聲世家,常氏一族人才輩出,常氏相聲不僅是中國相聲界的重要一支,更是為相聲行業引入了經營理念。從常家第一代起,相聲開始從街頭撂地發展到室內劇場形式,並逐步走進廣播、電影、唱片、文明戲等領域。

那麼,常氏相聲是如何興起的的?常氏家族為曲藝界培養了多少優秀的相聲人才?常氏家族是如何帶著相聲告別江湖賣藝時代,走進劇場的?常家創辦的啟明茶社為何被稱為相聲大本營?他們的相聲為何叫“文明相聲”?常氏家族第二代的代表人物常寶堃是如何不幸犧牲的?常寶華的表演有怎樣的特點?他的相聲為何連美國人都叫好?本期檔案揭秘,李涵為您講述:從常氏相聲看百年相聲史。

常寶華大師逝世-從常氏相聲看相聲史

相聲是一種民間說唱曲藝,起源於明清時期,以說、學、逗、唱為形式,表演形式有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等,是紮根於民間、源於生活、又深受群眾歡迎的曲藝表演藝術形式。

據考證,中國相聲有三大發源地:北京天橋、天津勸業場和南京夫子廟。過去,沒有正規劇場以前,說相聲的就像是江湖藝人,沒有固定的場地,沒法提前預知觀眾人數。相聲藝人帶著道具,走在街上,找到一塊空地就開始吆喝,聚集一些人後便開始就地表演,然後靠觀眾的打賞獲得收入。在相聲行當裡,管這叫“撂地”。

1899年出生的常連安經歷了這段相聲界最苦的年代。在說相聲以前,他曾到過東北,在那裡學京劇,唱黑頭,演老生,人稱“小鑫奎”,後來因青春期變聲,無法唱戲,他又學了變戲法,帶著妻兒在張家口賣藝。1923年,張家口鬧水災,賣藝收入微薄,無法餬口,他又帶著家人輾轉來到天津,開始演出相聲。1933年,常連安被張壽臣代收為師弟後,才正式入了相聲這一行。

行走江湖賣藝的經歷為常連安積累了很多表演經驗,所以他的相聲,不僅有說,偶爾還搭配些耍把式的動作表演。如今,我們可以在網上搜到常老先生《山中奇獸》、《黃半仙》等著名相聲段子,雖然沒有影像資料,但聽著那時唱、時講、時而雄厚、時而尖銳的嗓音,腦海中不禁浮現出半個多世紀前,他嗔痴怒笑的表情。這種冷峻幽默、辛辣諷刺的風格曾風靡一時,至今仍讓一些老輩聽眾回味不已。


常寶華大師逝世-從常氏相聲看相聲史


常連安在演出

為了養家餬口,常連安的幾個兒子子承父業,相繼步入相聲行當,相聲漸漸成為常氏家族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作為家裡的長子,常寶堃4歲就開始隨著父親“撂地”,四處賣藝演出。最開始,他只是站場子,後來逐漸學會了各種雜耍,能將翻跟頭、拿大頂等絕活信手拈來,父親表演,他就在一旁烘托氣氛,深受觀眾喜愛。所以很小的時候,他便有了藝名,人稱“小蘑菇”。

據常寶華生前回憶,常寶堃那時候在表演結束要賞錢時,特別會討人喜歡,張家口人常說:“這孩子真蘑菇啊”!,張家口又盛產蘑菇,因此得了這個藝名。

常寶堃9歲正式拜天津著名相聲演員張壽臣為師,他刻苦學藝博採眾長,並借鑑曲藝、話劇等表演藝術,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逐漸形成通俗流暢,詼諧風趣的表演風格,自成流派蜚聲藝壇。後來他與趙佩如搭檔,更是如魚得水,如日中天。趙佩茹原是逗哏演員,被常連安相中,為長子捧哏,過去捧逗之間的演出費是不平分的,逗哏的拿的多。但常寶堃和趙佩茹是刀切帳,也就是演出費平分。可見趙佩茹對於常寶堃的重要性。

日偽時期,常寶堃因演出諷刺日偽反動統治的相聲《牙膏袋》、《買橋票》等遭到逮捕、毒打。被釋放後仍堅持立場,以相聲針砭時弊,反動當局曾威逼利誘他編演諷刺共產黨的相聲,他斷然拒絕。解放後,常寶堃積極投身祖國的文化事業,編演新相聲,熱情歌頌新生活,頗受廣大群眾喜愛稱讚,曾當選為天津市人大代表。

除了常寶堃外,常寶霖、常寶霆、常寶華、常寶慶、常寶豐等兄弟幾人在入行後,隨著哥哥的藝名,分別被稱為“二蘑菇”、“三蘑菇”、“四蘑菇”、“五蘑菇”、“六蘑菇”。兄弟6人,各有特色,都曾是風靡一時的相聲名角。


常寶華大師逝世-從常氏相聲看相聲史


常寶堃

京津兩地的曲藝界走得很近,1937年的春天,常連安帶著次子寶霖,到北京的“新羅天”演出。常氏相聲很受北京聽眾歡迎,在積累了一些名氣後,有位老觀眾向常連安提議說:“你們一家子都說相聲,為什麼不自己挑個班,弄個園子?”常連安說,我們變戲法兒說相聲的,哪有錢呀?這位觀眾說,我能替你們找個地方,在西單商場裡頭。你們要是看著行,我就把它租下來,賺了是你們的,賠了是我的。常連安一聽這話動了心。

那會兒,侯寶林和他師傅“大面包”在西單商場北邊”撂地”,1936年西單商場著了把大火,幾乎全場燒光,他們便奔了廟會,以後又去了天津,一炮打響。西單商場當時還是一個個攤位和門臉兒組成的“商業街”,裡頭有“厚德”、“福壽”、“慧德”、“玉德”等幾個有名的商鋪。大火之後,商鋪雖然重新營業了,但人氣明顯跟過去差了很多。西單商場的商家正要聚攏人氣兒,那位觀眾本是個生意人,也有這個意思,於是就把常連安請到這兒來。

常連安一看這個老觀眾給他找的這個地方,撐死了能坐一百號人,開個園子太小。合計了一下,乾脆改叫茶社吧。起什麼名兒呢?常連安想了想北京沒有這樣的雜耍園子,咱們打頭開始,就叫啟明吧。字號打出去以後,有位觀眾說,這個名兒不錯,天上有個啟明星,跟你們的意思正相吻合。

啟明茶社開張以後,最初以曲藝為主,有魏喜奎、曹寶祿、郭榮山、韓承先的大鼓、雙簧以及“二蘑菇”、“三蘑菇”的相聲等在那兒撐臺,但生意不行。常連安跟那位老觀眾說,這麼下去不行,我們不能讓您總賠錢,乾脆都改相聲吧,因為雜耍裡就是相聲受歡迎。於是從1938年起,啟明茶社改成了相聲大會,專門表演相聲。從此,相聲正式走進了劇場,這一大膽的舉動被視為是相聲界的一次重大改革,相聲演員告別了露天場地,有了自己的舞臺。

常寶華大師逝世-從常氏相聲看相聲史

啟明茶社廣告,選自《遊藝畫刊》

常寶華回憶說,我當時印象最深的是啟明茶社門口有3塊牌子:“文明相聲”、“相聲大會”、“零打錢”。這3樣在當時的曲藝界都屬創新突破。過去說相聲是“平地摳餅”,也就是在露天隨便找個人多的地方就開演賺錢,而且還要看天吃飯,每天的盈利是 “颳風減半,下雨皆無”。而且過去的相聲內容,大多是低級下流的葷段子,說相聲的行話叫“臭活”,婦女和孩子不能聽。而“啟明”茶社開風氣之先,提倡文明相聲,不說“臭活”。

如今的北京街頭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酒樓、茶館,但提到茶社,人們依然無法忘記“啟明”。不同於現在茶館的典雅,啟明茶社當時坐落在一處不大的房子裡,只有大約200平米,屋內光線很暗,全靠房頂一扇天窗透光,用木頭架起一塊高地,便成了舞臺。在它旁邊是些賣豆腐腦、燒餅、荷葉粥一類的小吃攤床。雖然設施簡陋,但每天演出都滿座兒,臺下的大長凳上坐滿了密密麻麻的觀眾,趕上過節,觀眾爆棚,過道上還站著很多沒搶到座位的看客,大家都聚精會神地望向舞臺,齜牙咧嘴地笑著。

因為生意火爆,後來茶社面積擴大到了400平方米,演出從下午一點到凌晨一點。啟明茶社的相聲大會最初不賣門票,而是跟街頭賣藝一樣,在每段節目表演完後,有人會去觀眾中收錢,這就是“零打錢”。後來發展到賣牌子,兩塊錢5個牌子,一個牌子聽一段相聲。


常寶華大師逝世-從常氏相聲看相聲史


四十年代末啟明茶社在什剎海的消夏相聲會

那時的“啟明茶社”有“三多”,一是演員多,10年左右的時間,有60多位相聲演員在“啟明”說過相聲,輪流上場,最多的一天有20多位。二是名演員多,老一輩著名相聲演員如張壽臣、華子元、羅榮壽、劉寶瑞、白全福、蘇文茂、馬四立、常連安、常寶霖、常寶霆等都在“啟明”說過相聲。三是名段多,所謂名段是指這個段子只有某個演員說的最拿手,觀眾最愛聽,如張壽臣的《小神仙》、馬桂元的《賊鬼奪刀》、常連安的《山東鬥法》、劉桂田的《斬經堂》、郭榮啟的《打牌論》、趙靄如的《拉洋片》等。如果有觀眾單點這一段,就要單給錢。

“啟明茶社”的相聲大會,促進了北京相聲藝術的發展,也培養了北京人的相聲欣賞水平,同時也培養了一大批藝術人才,成為相聲的搖籃,老一輩的著名相聲演員幾乎都曾在這裡登過臺,因此,啟明茶社被譽為“相聲大本營”。


常寶華大師逝世-從常氏相聲看相聲史


張壽臣的單口相聲《小神仙》

啟明茶社的觀眾裡也不乏藝術名家,京劇表演藝術家荀慧生、言菊朋是“啟明”的常客,馬連良、金少山也在“啟明”聽過相聲,演藝界的白光、石揮、謝添、歐陽莎菲、李翰祥等也常去“啟明”,後來成為著名相聲演員的李文華、馬季當時只有十幾歲,幾乎每天“泡”在“啟明”。馬季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就曾寫道:“我認知相聲是從啟明茶社開始的。毫無疑問,這些藝術家在成長的道路上,受到過“啟明”相聲大會的影響。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啟明茶社在京城幾乎家喻戶曉,喜好相聲的老北京人沒去過“啟明”的不多。

解放以後,啟明茶社隨著西單商場的改擴建和相聲演員的歸隊而終結。不過,啟明茶社在老北京人心中的印象並沒有磨滅。上個世紀90年代,西單商場的老經理曾有意在商場恢復啟明茶社,但由於種種原因被擱置。


常寶華大師逝世-從常氏相聲看相聲史


啟明茶社當年的盛況

解放以後,啟明茶社隨著西單商場的擴建和相聲演員的歸隊而終結,離開了啟明茶社的常氏投身於祖國的文化事業,將相聲化為愛國武器,編演了很多新相聲,熱情歌頌新生活,頗受廣大群眾喜愛。

1951年,“小蘑菇”常寶堃跟隨第一屆中國人民赴朝鮮慰問團奔赴朝鮮,在前線演出時,遭美軍飛機瘋狂轟炸掃射,不幸犧牲。天津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藝術家稱號,並追認為革命烈士。常寶堃犧牲的第二天,文藝界為他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悼念活動。在天津,前來參加祭悼的群眾有3萬多人,場景雖不及“十里長街送總理”壯觀,但也足以說明“小蘑菇”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在追掉會的現場,有幾個老太太當場就摔了話匣子,痛訴:“沒有小蘑菇,還聽什麼話匣子。”

作為全家第一個收到這個消息的人,常寶華呆呆地望著電報上:“常寶堃同志,殉國” 幾個大字,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把這個消息帶回家,“當母親知道大哥去世的消息時,兩個眼睛都沒有焦點了,她不喊寶堃,也不喊自己的孩子,她喊:‘大柱子,大柱子啊。” 每每回想起來自己的哥哥,常寶華先生都會很激動,在他看來,“沒有大哥,就不會有常氏相聲。” 大哥犧牲後,常寶華毅然決然地繼承了大哥的遺志,奔赴朝鮮前線。他說:“要不是這樣的話,誰來保衛我們的國家啊?”

常寶華大師逝世-從常氏相聲看相聲史

常寶華,自幼隨父親常連安、兄長常寶堃學習相聲;八歲時,到北京西單商場啟明茶社相聲大會學徒;九歲開始登臺表演,受到相聲老前輩的薰陶和傳授達十年之久,學習和演出過七十餘段傳統相聲。

1942年,12歲的常寶華跟三哥拍攝過電影《錦繡歌城》《花田八錯》。1949年,他在北京參加相聲改進小組,編寫相聲《字象》,這也是他的處女作。1950年,常寶華加入北京北城遊藝社,除了演相聲之外,還演出文明戲,反串京劇等。

常寶華生前曾回憶說,他原是相聲名家趙佩茹的師弟,算是焦少海的徒弟,但是當時焦少海已經故去。後來,相聲大師馬三立經常帶著常寶華演出,很喜歡他。1951年,21歲的常寶華拜馬三立為師,並加入“天津市曲藝工作團”。這期間,他參於表演並創編了很多新的劇目;曾獲天津市文藝工會“三等勞動模範”稱號。1953年在參加抗美援朝慰問演出回國後,常寶華放棄了在曲藝團的優厚待遇,決定參軍,隨即進入“海政文工團”直至退休。

由於從小家庭貧困,讀書對常寶華來說就是件奢侈的事。後來,大哥跟著父親出去演出,家庭狀況逐漸好轉。常寶華便到天津的一個私立小學上學,也就是從那個時候,常寶華愛上了學習。之後,常寶華也勤奮學習文化,並創作出多部優秀的相聲作品,《水兵破迷信》《昨天》還曾得到趙樹理、老舍的高度評價。

常寶華大師逝世-從常氏相聲看相聲史

常寶華與侄子常貴田的二常組合,曾經是一對大火的搭檔。常寶華與常貴田在同一個文工團,合作幾十年,叔侄倆還一起獲得全國“十大笑星”的稱號。他們的《帽子工廠》曾轟動一時,成為當時相聲直接介入重大社會生活的代表作品之一。

善於表演是常氏相聲的特色之一,而常寶華逗、捧兼善。他表演細緻、鬆弛、自然,讓人看著舒服,詼諧又不低俗。

1984年,中國曲藝團第一次去美國演出,第一個上場的就是常寶華,大家都很緊張。但是他用一段原創順口溜吸引了不少觀眾:

“一是one二是two,來是come去是go,你是you我是I;二人分手goodbye,點頭yes 搖頭no,挺好挺好very good。”


常寶華大師逝世-從常氏相聲看相聲史


常貴田、常寶華表演相聲《帽子工廠》

常寶華的婚姻也很特別,17歲那年,他跟夫人傅天珍經哥哥撮合認識。當時兩人都不知情,直到後來才知道是怎麼回事。後來,在父母的主張下,年紀尚小的兩個人懵裡懵懂地就拜了堂。新婚夜時,兩人還鬧出了笑話。原來,常寶華捧著小人書看得入迷,新娘子非常氣惱,隨後兩人爭吵起來,新娘子竟一路追到院子裡要打常寶華。

舞臺上幽默,私下裡常寶華也很詼諧,常貴田曾回憶,早年大家去河北演出,沒有水,時間又緊張,沒法洗襪子。當時常寶華就調侃侯耀文,“把鴨蛋擱裡頭,兩天就變鬆花蛋”。後來這句話也被侯耀文用到了自己的作品裡。

2013年,常寶華接受採訪時,談起自己的身體狀況,樂呵呵地說:“去年我得了一場大病,這一下打掉了我500多年的修行啊。”在場的人都被逗樂了。

如今,大師已經遠去,可以說,傳承了百年的常氏相聲折射出半部相聲發展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