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家朱旭先生去世,這些經典形象都是他塑造的

《洗澡》中那個永遠的父親,《變臉》那個根植於土地和鄉土的男人,《刮痧》中被囿於文化困頓的爺爺,《譁變》里正直堅毅的艦長、《雷雨》裡膽小怕事的魯貴、《甲子園》裡的半仙……

這些經典形象的塑造者,表演藝術家朱旭先生,永遠離開了他所熱愛的舞臺。

表演藝術家朱旭先生去世,這些經典形象都是他塑造的

出生在瀋陽的朱旭,一輩子與演戲結緣。

從華北大學戲劇系畢業的他,直接考入了中央戲劇學院話劇團,三年後開始在人藝擔任演員,直到去世。

在這漫長的演繹生涯中,朱旭的表演橫跨了舞臺、銀幕、熒屏,在留下了大量經典作品的同時,其為人的正直與質樸,讓他成為了無可爭議的“德藝雙馨”的模範。

表演藝術家朱旭先生去世,這些經典形象都是他塑造的

《我們天上見》

朱旭是人藝成立後的第一批話劇演員。1988年,英若誠將普利策獲獎話劇《譁變》翻譯成了中文,人藝則從美國請來了查爾頓·赫斯頓導演此劇。而朱旭,則是這部戲的絕對主角魁格艦長。

在話劇進行到五分之四的時候,魁格艦長有一段20分鐘的獨白。他的情緒從慷慨激昂變得低落,從義正言辭變得抽頭喪氣。其中語氣的拿捏和情緒的掌握,異常困難。

在朱旭的表演下,這一大段獨白深入人心,並且令人痛徹心扉。觀眾能從中看到一個堅毅而果敢的艦長,是如何在黨棍和政治遊子的玩弄中一敗塗地的。

朱旭的表演,無懈可擊,而《譁變》這出戏,從此也成為了人藝的保留曲目。十餘年之後,《譁變》在人藝重排,朱旭成為了藝術指導的不二人選。

表演藝術家朱旭先生去世,這些經典形象都是他塑造的

《譁變》

2012年,北京人藝建院六十週年,82歲的朱旭還站在了北京人藝的舞臺上,扮演《甲子園》中的姚半仙,這是他最後一個話劇角色。這個角色亦正亦邪,歡鬧深情。

至此,他在自己最愛的舞臺上站了整整一個甲子。

而在舞臺之外,電影銀幕則成為了朱旭的另一片“陣地”。雖然他54歲才初登銀幕和熒屏,但對錶演熟稔的理解和遊刃有餘的掌控,讓他一登場就成為了萬眾矚目的“演員”。

和那些被捧上天的“明星”不同,朱旭永遠是“活在角色裡”的演員。在戲外,他很少露面,即便露面,也是因為角色和作品需要。朱旭的氣質、能力,以及生活習慣讓他成為了這一批走上流行文化的話劇演員的楷模。

表演藝術家朱旭先生去世,這些經典形象都是他塑造的

在影視作品中,他往往是不願離開故土、恪守傳統文化的老者,也是一個大愛無言的父親,更是儒雅的君子,不留言語的長輩。

《洗澡》中獨自守著澡堂、照顧傻兒子的父親;《變臉》中堅守曲藝文化的變臉王;《刮痧》裡,遭遇到文化隔閡與法律衝擊的爺爺;甚至是《闕里人家》裡那個揹負著歉疚和悔恨的孔令譚。在朱旭的演繹下,都顯得溫潤如玉,甚至帶著三分熟悉。

人們這麼評論朱旭的表演:“完全不是在演戲,而是在生活。”

表演藝術家朱旭先生去世,這些經典形象都是他塑造的

生活中的朱旭糊塗可愛,喝茶遛鳥、玩蟲逗娃,絲毫沒有藝術家的架子。這一點在朱旭愛人宋鳳儀的新書《老爺子朱旭》裡得到了詳盡的記載。

而來到舞臺上,朱旭則光彩照人,是非同一般的演員。黃磊曾說,自己非常敬仰朱旭這樣的藝術家,因為他們真正做到了“把藝術的光芒留在舞臺,而讓生活迴歸生活本身“。

表演藝術家朱旭先生去世,這些經典形象都是他塑造的

他很少談論自己,而總是在談論創作和作品。朱旭認為自己很幸運,他取得的成就都受益於北京人藝。

在這個娛樂的時代裡,我們如此為一個曝光率極低的老藝術家扼腕痛惜,不僅僅是因為朱旭留下了所難及的作品。其更在於魅力在於,一個老戲骨,不用緋聞、不靠流量,而僅僅只是數十年如一日地,用作品來打動觀眾。

表演藝術家朱旭先生去世,這些經典形象都是他塑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