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往事:他出身贫寒,高中没毕业,靠高利贷成为日本首富

2006年8月10日,76岁的武井保雄(Yasuo Takei)因病去世。

武井保雄是消费金融贷巨头

武富士公司(Takehuji)的创始人,1999年他以78亿美元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成为日本首富。

武井保雄去世消息传出的当天,武富士股价大涨5.28%。

资本市场的这一幕,让这位前日本首富的离世充满嘲讽意味。

消费贷往事:他出身贫寒,高中没毕业,靠高利贷成为日本首富

武井保雄

武井保雄的一生经历传奇。

他出生寒门,白手起家,从一间只有12平米的办公室做起,花了30多年,做成了有2000多家门店的日本最大的消费信贷公司,并在东京、伦敦两地上市,成为日本首富。

武井保雄也极富争议。

他一手创办的武富士公司,所从事的消费金融贷,也就是民间所称的“高利贷”,充满血腥与暴力。

其商业模式中的暴力催收、多头借贷、高利息等三大问题,被日本社会称为“消金三恶”。数以千计的普通日本人因此陷入债务困境,被迫自杀。

消费贷往事:他出身贫寒,高中没毕业,靠高利贷成为日本首富

不厚道地说,武井保雄还是“幸运”的,死得其时。

在他死后四年,武富士破产。

日本消费金融贷全行业也迅速遭遇雪崩式的溃败,十年之中,由1.8万家公司,锐减八成,只剩下1900多家公司。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以武井保雄为代表的消费贷在日本已成为前尘往事之际,一海之隔的神州大地上,消费金融正呼啸而来,以境外上市的姿势,以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名义,高举普惠金融的大旗。

它在中国广为人知的名字叫“现金贷”。

也许,武井保雄这位前日本首富的一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国内日益兴起的现金贷。

消费贷往事:他出身贫寒,高中没毕业,靠高利贷成为日本首富

贷给衣着得体的女人

上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开始复苏,消费信贷悄然兴起。

由于银行多专注大型企业,针对中小企业、个人客户的信贷业务基本上被小型消费信贷公司占领。

1966年,靠着在黑市大米交易得来的第一桶金,36岁的武井保雄在东京板桥区租借了一间12平方米的小屋,设立“富士商事”公司,办起小贷业务。

武井保雄出身贫寒,连中学都没毕业,年轻时曾卖过菜、守过摊,到处流浪打零工。但他在信贷方面有着超人的敏锐。

他相信借给一个企业很多钱,不如借给很多人少量的钱。所以他前期的目标客户多为手工作坊主和上班族。

他有一套自己的选客标准,更喜欢借钱给主妇,因为女人的违约率比男人更低。

他还会挨家挨户“窥探”客户,观察阳台上晾着的衣服。

谁家整齐又干净、主妇和孩子穿着得体,是“能借能还”的重要依据。

消费贷往事:他出身贫寒,高中没毕业,靠高利贷成为日本首富

他熟谙官商勾结之道,高薪聘请退休警员担任顾问,或是招募具有警方背景的催收队伍,打通黑白两道关系。

据称1998年武富士上市之前,武井保雄曾将部分股票转让给一些政治家和高官,以谋得官场支持。

借着日本城市化加速与近20年的经济繁荣,武井保雄在70年代完成了巨额的财富积累。

1974年,武井保雄将“富士商事”更名为“武富士”。

他通过极低的利率吸引存款,再以接近30%的利率,贷给工薪阶层和家庭主妇。巨额利差,让武井赚得盆满钵满。

自1966年以来,在之后近40年时间里,武富士每年均保持盈利。

消费贷往事:他出身贫寒,高中没毕业,靠高利贷成为日本首富

在日本“失去的十年中”他却成为首富

在日本“失去的十年” 中(1991年-2000年),个人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90年代初,日本个人消费占GDP比重在52%左右;在后面的十几年中,该比例不断上行,在2005年初达到57.8%。

借着这股风,以武富士为代表的消费金融贷款公司走上巅峰。

消费贷往事:他出身贫寒,高中没毕业,靠高利贷成为日本首富

这些消费金融公司通过对个人信息的快速审查、可随意借款和还款、保护借款人信息等手段,迅速占领了信用记录不佳的客户市场,并不断做大做强。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武富士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武井保雄抓住了每一个市场机会,也很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1996年,武富士在二板市场“佳斯达克”上市;

1998年12月,武富士在东京证交所上市;

1999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武井保雄以78亿美元个人资产荣登日本首富;

2000年3月,武富士在伦敦证交所上市;

2002年3月,武富士的放贷金额超过210亿美元,成为日本国内霸主。

至此,在日本消费金融贷行业,武富士已成为四巨头的老大,也是惟一的白手起家的企业。

其他三家公司,Acom和Atful背靠三菱财团,Promise属于三井住友财团。

消费贷往事:他出身贫寒,高中没毕业,靠高利贷成为日本首富

Aiful官网截图

消费贷往事:他出身贫寒,高中没毕业,靠高利贷成为日本首富

Acom官网截图

消费贷往事:他出身贫寒,高中没毕业,靠高利贷成为日本首富

Promise官网截图

直到去世当年的2006年,武井保雄都稳居日本富豪榜第二的位置仅次于软银集团的孙正义。

消费贷往事:他出身贫寒,高中没毕业,靠高利贷成为日本首富

年息高达182.5% “消金三恶”臭名远扬

武井保雄们的发家之路,充斥着暴力和血腥。

暴力催收、多头借贷、高利息等三大问题,也被称为“消金三恶”,饱受诟病。

  • 暴力催收:
  • 黑社会介入催款环节,采用非法、暴力手段恐吓借款人。
  • 多头借贷:
  • 仅2005年,有5笔欠债以上的借款人达230万人,占日本总人口的1.8%。
  • 高利率:
  • 1954年之前,年利率高达182.5%以上。
  • 后经5次调整,到1999年,合法的放贷利率仍高达40%。
  • 直到2010年修正后的《出资法》和《利息限制法》全面实施,年利率才降至20%。
消费贷往事:他出身贫寒,高中没毕业,靠高利贷成为日本首富
消费贷往事:他出身贫寒,高中没毕业,靠高利贷成为日本首富

多收的利息要还回去 行业面临数万亿索赔

统计显示,2000年,近9000名日本人因经济问题自杀,约占自杀总人数的30%,当中很多人是因为还不起消费金融贷。

消费金融贷激起的民愤越来越强。

进入21世纪后, 日本政府频繁出招,大力整治“消金三恶”:

消费贷往事:他出身贫寒,高中没毕业,靠高利贷成为日本首富

其中,2006年修订、2010年全面实施的《贷金业规制法》、《利率限制法》无异于釜底抽薪。

根据新规,通过消费金融贷款公司的贷款:

  • 年利率上限是20%;
消费贷往事:他出身贫寒,高中没毕业,靠高利贷成为日本首富

  • 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年总收入的1/3;
  • 在一家公司申请贷款50万日元以上(约合3.1万人民币),或者在多家公司申请总额超过100万日元的,借款人须提交还款能力证明。

最狠的出招来自于日本最高法院。

2006年,日本最高法院判定,允许借款人向消金公司索要此前贷款中,利息超过20%的部分

也就是说,以前多收的利息,要全部吐回去!

判决一出,四大巨头傻眼了。

他们面临数万亿日元的超征利息赔付!

消费贷往事:他出身贫寒,高中没毕业,靠高利贷成为日本首富

武井保雄去世,四大巨头垮了

武井保雄的麻烦来得更早。

2000年,因窃听记者电话,武井保雄被起诉。

2003年,官司缠身的武井保雄辞去董事长一职。

2004年11月,因违反电信商业法及诽谤罪,武井保雄被判处三年监禁,公司遭重罚,他被迫卖出大部分股权。

2006年8月10日,武井保雄因肝衰竭去世,留下56亿美元的遗产以及一个摇摇欲坠的“帝国”。

消费贷往事:他出身贫寒,高中没毕业,靠高利贷成为日本首富

这一年,其他巨头的好日子也到头了。《贷金业规制法》开始分步实施。

首先,家庭主妇、学生等无收入群体的贷款被大幅限制,“客流量”锐减。

其次,为了应对“索赔”,消金公司被迫引入“利息返还损失准备金”或“利息返回费用”,运营成本增加。

另外,为了符合法规要求,消金公司必须下调贷款利率,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

四大消金公司放贷利率

消费贷往事:他出身贫寒,高中没毕业,靠高利贷成为日本首富

当然,对消金公司冲击最大的,是返还过去多收的利息。

据日本金融服务协会数据,仅2006年至2010年,借款人已通过诉讼,追讨超过4.4万亿日元“超征利息”(约合人民币2724亿元)。

这笔钱,都是消金公司自掏腰包。

以四巨头之一的Acom为例 ,公司从2006年起,开始向贷款人返还超征利息。

其年报统计显示,在2006至2017财年,Acom一共向贷款人返还利息9984亿日元(约合619亿人民币),严重影响了经营业绩。2004至2006年,净利润超过600亿日元;2006至2017年,累计亏损5770亿日元。

消费贷往事:他出身贫寒,高中没毕业,靠高利贷成为日本首富

曲终人散,武富士破产 80%的消金公司消亡

在武井保雄死后,武富士苦苦挣扎了四年,最终被迫破产。

2006年开始,客户蜂拥而至,要求武富士返还多缴利息,公司经营每况愈下。

2009年底,武富士停止提供新的贷款。

更为致命的是,评级机构穆迪和标准普尔都将其信用调低为“垃圾级”,融资遭遇大麻烦,武富士只能靠出售资产筹集运营资金。

2010年3月,武富士的贷款余额为70亿美元,仅为8年前的1/3,负债则超过50亿美元。

2010年9月,武富士走到尽头。公司正式申请破产保护,包括武井健晃(武井保雄儿子)在内的一些高管引咎辞职。

按照当时的报道描述,武富士需要退还的贷款利息超过2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00亿元),涉及近200万借款人。

2010年10月,在东京交易所退市。

11月,在伦敦交易所摘牌退市。

武富士破产后,日本的消金公司也在加速消亡。

据日本金融厅的统计,2011年,日本金融消费贷市场规模锐减到12万亿日元,较2000年萎缩40%。

消金公司数量由2006年的1.18万家,减少到2016年的0.19万家,十年消亡80%。

从多个消金公司贷款的人数,由2006年的171万人,减少至2016年的9万人。

消费贷往事:他出身贫寒,高中没毕业,靠高利贷成为日本首富

还有另外一个故事

如果你以为日本消贷乱象从此得到遏制,那就太傻太天真了!

消金公司偃旗息鼓后,商业银行来“接棒”了。

无论是贷款利率、授信额度还是宣传方式,日本政府对银行没有任何限制

于是,银行玩嗨了。

数据显示,2013年3月,日本商业银行的消费贷款余额为3兆5442亿日元;2016年3月,迅速提高到5兆1227亿日元,增幅达44%。

“銀行カードローン”(银行现金贷)一词,成为各大广告牌“常客”。

当然,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

三井住友银行现金贷广告

消费贷往事:他出身贫寒,高中没毕业,靠高利贷成为日本首富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小基快跑(xiaojikuaipao20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