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貸往事:他出身貧寒,高中沒畢業,靠高利貸成爲日本首富

2006年8月10日,76歲的武井保雄(Yasuo Takei)因病去世。

武井保雄是消費金融貸巨頭

武富士公司(Takehuji)的創始人,1999年他以78億美元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成為日本首富。

武井保雄去世消息傳出的當天,武富士股價大漲5.28%。

資本市場的這一幕,讓這位前日本首富的離世充滿嘲諷意味。

消費貸往事:他出身貧寒,高中沒畢業,靠高利貸成為日本首富

武井保雄

武井保雄的一生經歷傳奇。

他出生寒門,白手起家,從一間只有12平米的辦公室做起,花了30多年,做成了有2000多家門店的日本最大的消費信貸公司,並在東京、倫敦兩地上市,成為日本首富。

武井保雄也極富爭議。

他一手創辦的武富士公司,所從事的消費金融貸,也就是民間所稱的“高利貸”,充滿血腥與暴力。

其商業模式中的暴力催收、多頭借貸、高利息等三大問題,被日本社會稱為“消金三惡”。數以千計的普通日本人因此陷入債務困境,被迫自殺。

消費貸往事:他出身貧寒,高中沒畢業,靠高利貸成為日本首富

不厚道地說,武井保雄還是“幸運”的,死得其時。

在他死後四年,武富士破產。

日本消費金融貸全行業也迅速遭遇雪崩式的潰敗,十年之中,由1.8萬家公司,銳減八成,只剩下1900多家公司。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以武井保雄為代表的消費貸在日本已成為前塵往事之際,一海之隔的神州大地上,消費金融正呼嘯而來,以境外上市的姿勢,以互聯網金融創新的名義,高舉普惠金融的大旗。

它在中國廣為人知的名字叫“現金貸”。

也許,武井保雄這位前日本首富的一生,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國內日益興起的現金貸。

消費貸往事:他出身貧寒,高中沒畢業,靠高利貸成為日本首富

貸給衣著得體的女人

上世紀50年代,日本經濟開始復甦,消費信貸悄然興起。

由於銀行多專注大型企業,針對中小企業、個人客戶的信貸業務基本上被小型消費信貸公司佔領。

1966年,靠著在黑市大米交易得來的第一桶金,36歲的武井保雄在東京板橋區租借了一間12平方米的小屋,設立“富士商事”公司,辦起小貸業務。

武井保雄出身貧寒,連中學都沒畢業,年輕時曾賣過菜、守過攤,到處流浪打零工。但他在信貸方面有著超人的敏銳。

他相信借給一個企業很多錢,不如借給很多人少量的錢。所以他前期的目標客戶多為手工作坊主和上班族。

他有一套自己的選客標準,更喜歡借錢給主婦,因為女人的違約率比男人更低。

他還會挨家挨戶“窺探”客戶,觀察陽臺上晾著的衣服。

誰家整齊又幹淨、主婦和孩子穿著得體,是“能借能還”的重要依據。

消費貸往事:他出身貧寒,高中沒畢業,靠高利貸成為日本首富

他熟諳官商勾結之道,高薪聘請退休警員擔任顧問,或是招募具有警方背景的催收隊伍,打通黑白兩道關係。

據稱1998年武富士上市之前,武井保雄曾將部分股票轉讓給一些政治家和高官,以謀得官場支持。

藉著日本城市化加速與近20年的經濟繁榮,武井保雄在70年代完成了鉅額的財富積累。

1974年,武井保雄將“富士商事”更名為“武富士”。

他通過極低的利率吸引存款,再以接近30%的利率,貸給工薪階層和家庭主婦。鉅額利差,讓武井賺得盆滿缽滿。

自1966年以來,在之後近40年時間裡,武富士每年均保持盈利。

消費貸往事:他出身貧寒,高中沒畢業,靠高利貸成為日本首富

在日本“失去的十年中”他卻成為首富

在日本“失去的十年” 中(1991年-2000年),個人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90年代初,日本個人消費佔GDP比重在52%左右;在後面的十幾年中,該比例不斷上行,在2005年初達到57.8%。

藉著這股風,以武富士為代表的消費金融貸款公司走上巔峰。

消費貸往事:他出身貧寒,高中沒畢業,靠高利貸成為日本首富

這些消費金融公司通過對個人信息的快速審查、可隨意借款和還款、保護借款人信息等手段,迅速佔領了信用記錄不佳的客戶市場,並不斷做大做強。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武富士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武井保雄抓住了每一個市場機會,也很會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

1996年,武富士在二板市場“佳斯達克”上市;

1998年12月,武富士在東京證交所上市;

1999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武井保雄以78億美元個人資產榮登日本首富;

2000年3月,武富士在倫敦證交所上市;

2002年3月,武富士的放貸金額超過210億美元,成為日本國內霸主。

至此,在日本消費金融貸行業,武富士已成為四巨頭的老大,也是惟一的白手起家的企業。

其他三家公司,Acom和Atful背靠三菱財團,Promise屬於三井住友財團。

消費貸往事:他出身貧寒,高中沒畢業,靠高利貸成為日本首富

Aiful官網截圖

消費貸往事:他出身貧寒,高中沒畢業,靠高利貸成為日本首富

Acom官網截圖

消費貸往事:他出身貧寒,高中沒畢業,靠高利貸成為日本首富

Promise官網截圖

直到去世當年的2006年,武井保雄都穩居日本富豪榜第二的位置僅次於軟銀集團的孫正義。

消費貸往事:他出身貧寒,高中沒畢業,靠高利貸成為日本首富

年息高達182.5% “消金三惡”臭名遠揚

武井保雄們的發家之路,充斥著暴力和血腥。

暴力催收、多頭借貸、高利息等三大問題,也被稱為“消金三惡”,飽受詬病。

  • 暴力催收:
  • 黑社會介入催款環節,採用非法、暴力手段恐嚇借款人。
  • 多頭借貸:
  • 僅2005年,有5筆欠債以上的借款人達230萬人,佔日本總人口的1.8%。
  • 高利率:
  • 1954年之前,年利率高達182.5%以上。
  • 後經5次調整,到1999年,合法的放貸利率仍高達40%。
  • 直到2010年修正後的《出資法》和《利息限制法》全面實施,年利率才降至20%。
消費貸往事:他出身貧寒,高中沒畢業,靠高利貸成為日本首富
消費貸往事:他出身貧寒,高中沒畢業,靠高利貸成為日本首富

多收的利息要還回去 行業面臨數萬億索賠

統計顯示,2000年,近9000名日本人因經濟問題自殺,約佔自殺總人數的30%,當中很多人是因為還不起消費金融貸。

消費金融貸激起的民憤越來越強。

進入21世紀後, 日本政府頻繁出招,大力整治“消金三惡”:

消費貸往事:他出身貧寒,高中沒畢業,靠高利貸成為日本首富

其中,2006年修訂、2010年全面實施的《貸金業規制法》、《利率限制法》無異於釜底抽薪。

根據新規,通過消費金融貸款公司的貸款:

  • 年利率上限是20%;
消費貸往事:他出身貧寒,高中沒畢業,靠高利貸成為日本首富

  • 貸款餘額不得超過年總收入的1/3;
  • 在一家公司申請貸款50萬日元以上(約合3.1萬人民幣),或者在多家公司申請總額超過100萬日元的,借款人須提交還款能力證明。

最狠的出招來自於日本最高法院。

2006年,日本最高法院判定,允許借款人向消金公司索要此前貸款中,利息超過20%的部分

也就是說,以前多收的利息,要全部吐回去!

判決一出,四大巨頭傻眼了。

他們面臨數萬億日元的超徵利息賠付!

消費貸往事:他出身貧寒,高中沒畢業,靠高利貸成為日本首富

武井保雄去世,四大巨頭垮了

武井保雄的麻煩來得更早。

2000年,因竊聽記者電話,武井保雄被起訴。

2003年,官司纏身的武井保雄辭去董事長一職。

2004年11月,因違反電信商業法及誹謗罪,武井保雄被判處三年監禁,公司遭重罰,他被迫賣出大部分股權。

2006年8月10日,武井保雄因肝衰竭去世,留下56億美元的遺產以及一個搖搖欲墜的“帝國”。

消費貸往事:他出身貧寒,高中沒畢業,靠高利貸成為日本首富

這一年,其他巨頭的好日子也到頭了。《貸金業規制法》開始分步實施。

首先,家庭主婦、學生等無收入群體的貸款被大幅限制,“客流量”銳減。

其次,為了應對“索賠”,消金公司被迫引入“利息返還損失準備金”或“利息返回費用”,運營成本增加。

另外,為了符合法規要求,消金公司必須下調貸款利率,盈利空間進一步縮小。

四大消金公司放貸利率

消費貸往事:他出身貧寒,高中沒畢業,靠高利貸成為日本首富

當然,對消金公司衝擊最大的,是返還過去多收的利息。

據日本金融服務協會數據,僅2006年至2010年,借款人已通過訴訟,追討超過4.4萬億日元“超徵利息”(約合人民幣2724億元)。

這筆錢,都是消金公司自掏腰包。

以四巨頭之一的Acom為例 ,公司從2006年起,開始向貸款人返還超徵利息。

其年報統計顯示,在2006至2017財年,Acom一共向貸款人返還利息9984億日元(約合619億人民幣),嚴重影響了經營業績。2004至2006年,淨利潤超過600億日元;2006至2017年,累計虧損5770億日元。

消費貸往事:他出身貧寒,高中沒畢業,靠高利貸成為日本首富

曲終人散,武富士破產 80%的消金公司消亡

在武井保雄死後,武富士苦苦掙扎了四年,最終被迫破產。

2006年開始,客戶蜂擁而至,要求武富士返還多繳利息,公司經營每況愈下。

2009年底,武富士停止提供新的貸款。

更為致命的是,評級機構穆迪和標準普爾都將其信用調低為“垃圾級”,融資遭遇大麻煩,武富士只能靠出售資產籌集運營資金。

2010年3月,武富士的貸款餘額為70億美元,僅為8年前的1/3,負債則超過50億美元。

2010年9月,武富士走到盡頭。公司正式申請破產保護,包括武井健晃(武井保雄兒子)在內的一些高管引咎辭職。

按照當時的報道描述,武富士需要退還的貸款利息超過2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00億元),涉及近200萬借款人。

2010年10月,在東京交易所退市。

11月,在倫敦交易所摘牌退市。

武富士破產後,日本的消金公司也在加速消亡。

據日本金融廳的統計,2011年,日本金融消費貸市場規模銳減到12萬億日元,較2000年萎縮40%。

消金公司數量由2006年的1.18萬家,減少到2016年的0.19萬家,十年消亡80%。

從多個消金公司貸款的人數,由2006年的171萬人,減少至2016年的9萬人。

消費貸往事:他出身貧寒,高中沒畢業,靠高利貸成為日本首富

還有另外一個故事

如果你以為日本消貸亂象從此得到遏制,那就太傻太天真了!

消金公司偃旗息鼓後,商業銀行來“接棒”了。

無論是貸款利率、授信額度還是宣傳方式,日本政府對銀行沒有任何限制

於是,銀行玩嗨了。

數據顯示,2013年3月,日本商業銀行的消費貸款餘額為3兆5442億日元;2016年3月,迅速提高到5兆1227億日元,增幅達44%。

“銀行カードローン”(銀行現金貸)一詞,成為各大廣告牌“常客”。

當然,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

三井住友銀行現金貸廣告

消費貸往事:他出身貧寒,高中沒畢業,靠高利貸成為日本首富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小基快跑(xiaojikuaipao20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