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有担当、有修养的股民和基民,我们该如何共克时艰?

相信很多小伙伴在朋友圈都看到下面这个帖子。

作为有担当、有修养的股民和基民,我们该如何共克时艰?

这个帖子又妥妥地贩卖了一把焦虑。

尤其是第1条,精准打击了股民和基民。

作为有担当、有修养的股民或者基民,困守愁城、坐以待毙当然不是我们的风格。

我们应该能够苦中作乐,敢与苦斗,敢于坚持,善于坚持。

只需4招。

作为有担当、有修养的股民和基民,我们该如何共克时艰?

沉迷吃鸡、痴迷追剧

先讲个故事,根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记载,三千年前的古国吕底亚(位于今土耳其西北部)曾遭遇过一次百年不遇的大饥荒。

为了抵御这场持续十多年之久的荒歉,愁眉不展的吕底亚人,竟然想出以玩游戏来应对大饥荒的主意。

吕底亚王国规定:所有人隔天吃饭。

吃饭的那天不玩游戏,第二天则不吃饭,专心玩游戏,以减轻人们对食物的欲望,转移注意力,淡化饥饿感。

著名的国际战略大师布热津斯基也曾提出过,解决社会贫富差距的方法是,给80%的人嘴里塞一个 “奶嘴”。

“奶嘴”的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发泄性娱乐,比如开放色情行业、鼓励暴力网络游戏、鼓动口水战;

一种是满足性游戏,比如拍摄大量的肥皂剧和偶像剧,大量报道明星丑闻,播放很多真人秀等大众娱乐节目。

这样一来,通过把令人陶醉的消遣娱乐及充满了感官刺激的产品堆满人们的生活,最终达到目的:占用人们大量时间,让其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思考的能力。

最近《延禧攻略》、《如懿传》等宫斗剧热播,你看了吗?

第一招:

忘记经济下行周期中的痛苦,不妨多看看宫斗剧、抗日神剧和新闻联播…

作为有担当、有修养的股民和基民,我们该如何共克时艰?

作为有担当、有修养的股民和基民,我们该如何共克时艰?

为国消费,从我做起

市场上有啤酒销量萎缩经济必然低迷的看法。

理由是:

经济不景气时,企业要裁员,作为一家之主的男性没有心情约上狐朋狗友吹水狂饮,充其量也就一人买酒回家消愁,但在家中一般不会喝到能烂醉,于是啤酒销量大幅降低。

回到现实,我们已经发现有些可选消费品(一般包括汽车、家电、零售等)正在走弱。

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数据,2018年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157万辆,同比下滑-5.5%,较6月份下滑幅度有所扩大,2018年1-7月累计销售1254万辆,同比下滑至2.7%。

究其原因,伴随2016年房地产“量价提升”,贷款余额总量已经达到历史高位,房贷月供大大挤出了居民家庭消费。

我们找来了Wind数据,2007年,居民的房贷收入比(购房贷款余额/居民可支配总收入)仅为38%。到了去年,居民的房贷收入比已经高达75%。

直接点,就是房贷太高,大家没钱买车了。所谓的隐形贫困人口越来越多了,“坐拥身价千万,只能过着月薪3000的生活”。

再来看家电上市公司老板电器,上半年净利润6.6亿元,同比增长10.5%。中报一公布,中金公司就提出该公司的盈利低于预期,直接下调了公司盈利预测及目标价。

家纺上市公司富安娜二季度业绩增速同样放缓,第二季度单季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12.02%和10.99%,低于第一季度。

第二招:

拿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带着凭一己之力拉动中国经济的想象力,以爱国的名义消费吧。

作为有担当、有修养的股民和基民,我们该如何共克时艰?

作为有担当、有修养的股民和基民,我们该如何共克时艰?

多研究美女,以学习的态度

有观察者认为,当活色生香的女服务员随店可见,经济必陷困境,反之则显示经济兴旺。当你到处碰见美女服务员,便可考虑抛售股票。

观察家的解释是:

当经济红火,颇有点“资本”的女性很容易找到工作环境舒适即不属厌恶型行业的工作,诸如商品模特、推销员等。此外,男性经济宽裕后更容易“金屋藏娇”。

女人的“口红效应”同样可以参考:

每当在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

这是为什么呢?

人们认为,口红是一种比较廉价的消费品,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种“安慰”的作用。

我并没有号召你在经济不景气逢低讨个貌美如花的媳妇。

第三招:

处处留心皆学问。就投资而言,美女是个好的研究样本。

作为有担当、有修养的股民和基民,我们该如何共克时艰?

作为有担当、有修养的股民和基民,我们该如何共克时艰?

老乡,别走

网友提供的15条共克时艰的注意事项,我基本赞同,但强烈反对第1条。

手里持有现金,这有点对不起辛辛苦苦搬砖挣来的钱。把钱储蓄在银行,是被动地将自己绑在历史车轮前行的车痕中碾压——因为通货膨胀吞噬着财富。

放在各种宝宝类的基金中,就目前而言,一年也有3%-4%的收益率。

但我认为是,共克时艰的高阶版是参与股票投资,尤其是在目前股市相对低迷时。

就在今年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巴菲特以二战时期的投资为例称:

1942年,美国在二战中境况最差的时候,你当时如果把这一万美金投入股市,你试想一下你现在应该会有多少钱?是5100万美金!

根据全世界最大的基金公司贝莱德给出的数据,如果在1997年买入股票基金,并且耐心持有20年,虽然中间经历了3次重大的金融危机,但是20年下来,不仅能赚钱,而且平均每年的收益能达到7.68%。

我们从各种指标看到,目前市场处于相对底部(小通上周推送的文章《A股“见底”了吗?4个指标供参考》)。

但我们不知道底具体是多少点,也不知道底要磨多久。

我们也不做预测。正如巴菲特所言,“我们一直认为股市预测员的唯一价值是让算命先生看起来预测更准。”

既然猜不到底,我们就认怂,不要梭哈,一个有担当有修养的股民、基民要定投。

第四招:

定投最喜欢慢慢熬底期了,磨底的时间越长,定投积攒的筹码就越多。有选股恐惧症的小伙伴们不妨选择指数基金来定投。

作为有担当、有修养的股民和基民,我们该如何共克时艰?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小基快跑(xiaojikuaipao20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