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的转型:一流的功夫在现代战争中微不足道

植芝盛平创立以技为主的“合气武术”

合气道的创始人植芝盛平,自幼体弱多病,但有极强的记忆力和观察、反应能力。少年时,他只身前往东京,学习“起倒流”柔术和“神阴流”柔术,20岁精于步枪刺杀术,参加过日俄战争。退伍后,植芝盛平凭借他所掌握的柔术和步兵格斗经验,开设武馆,传授柔术。同时,他又苦练柔道、柳生派柔术及大东流柔术。柳生派柔术的以柔克刚和大东流柔术的以巧制人的思想,对他后来创立合气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武术的转型:一流的功夫在现代战争中微不足道

植芝盛平

1920年,植芝盛平办起了以自己姓氏冠名的“植芝拳馆”。在此期间,他综合各家武道的经验,开始进行武道的改良,提出了“气”的概念,进一步又提出“合气”的概念。所谓“合气”,就是处处符合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两年后,植芝盛平将自己的武道正式命名为“合气武术”。社会上称其为“合气柔术”。这一时期的合气武术,还是一种以变化技术制服对手的纯技击功夫。

武学思想由单纯技击上升到人生哲理

1924年,植芝盛平远赴蒙古参加了蒙古军队,在一次与中国张作霖军队的作战中,植芝盛平所在的军队遭到毁灭性打击。这次战斗中,植芝盛平真正体验到了生死搏斗的残酷。他体会到任何高超的武术在现代战争中都是微不足道的,战中感悟深深触动了他,逃离战场回到日本后,他的思想已有了巨大的变化。

武术的转型:一流的功夫在现代战争中微不足道

他认识到武道不能只限于技击功夫,更重要的是通过武道的训练,训练个人的身心。此时,他的武学思想已从单纯的技击观点上升到以人生哲理来倡导技击的观点。这是合气道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

合气道成为日本武道界的主要流派

在新思想的指导下,植芝盛平对合气武术的训练内容进行了改良。合气武术也随之越来越受到欢迎。1931年,植芝盛平在东京建造了合气武术的总部,取名“皇武馆”,以后又在大阪、兵库以及日本各地逐渐建立了分馆。1936年,植芝盛平将其武道正式命名为“合气道”。从此,合气道成为日本武道界的一个主要流派。

武术的转型:一流的功夫在现代战争中微不足道

二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复苏,合气道也进人复兴阶段,学习人数增多,场地设施改善。过去,合气道对外是保密的。而植芝盛平的儿子吉祥丸认识到在新的时代应摒弃门户保守的观念。1956年,合气道举行了第一次公开演武大会,轰动东京。大会最后一天,植芝盛平亲自上台表演,技惊四座。从此,合气道在日本迅速发展。

免责说明: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贵在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