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一本書」第20周書單:爲什麼父母是這個世上最難的職業?

孩子期中考試成績大幅滑坡,通知說本週要開家長會。感覺會上將會經歷一段煎熬,所以我決定在會前多做些心理建設。

開玩笑啦。真正的原因不是孩子的成績,而是在輔導孩子作業時,發現她的思路完全跟不上課本的進度,一問三不知。我判斷一定是孩子沒有認真聽課,所以很生氣,不知不覺就開啟了“吼+哭”的互動模式。

我知道教育孩子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我知道不管孩子做了什麼都要沉住氣,我知道吼叫有用但簡單粗暴容易留下陰影……但,知道再多也沒用,一看到孩子那張怎麼講都不開竅的臉,腎上腺素就飆升了,然後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本週這些關於親子教育的書,至少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孩子的很多問題,都是父母自己的問題。

所以說,看書還是有點用的。

一、《找麻煩是我的職業》

「每晚一本書」第20周書單:為什麼父母是這個世上最難的職業?

1.金句:一個不敢超越自己的作家跟一個害怕犯錯的將軍一樣毫無用處。

2.評價:錢德勒之前的偵探小說,是案件引人,偵探則是超人,例如福爾摩斯。而錢德勒筆下的偵探馬洛,突出的是性格,案件則是為了性格展開。

3.思考:四個短篇都很精彩,且打上了錢德勒專屬標籤。這種硬漢風格,也影響了大部分偵探小說的方向。作者曾說,犯罪和偵探小說沒有經典,一部也沒有。大概是過於謙虛了。作者自己曾以偵探小說入選權威的《美國文庫》,開了偵探小說進入經典文學殿堂的先河,到現在似乎也是隻此一家。經得起時間檢驗,怎能不經典?

二、《父母怎麼做,孩子不掉隊》

所謂的掉隊,是成績長期低於平均成績、需要進行特殊教育的孩子。這是美國教育的定義,不一定對症,但很多教育孩子的觀念依然具有普適性。

「每晚一本書」第20周書單:為什麼父母是這個世上最難的職業?

1.金句:你拿自己和明星比,然後得出自己是個廢物的結論,難道不荒謬可笑嗎?

2.精華:一條,許多家長認為平均成績一直保持優秀是“校園表現成功”的標誌。公共學區的學校則定義“校園表現成功”為平均成績及格,學生能完成符合年齡平均水平的學業,保持及格,確保可以畢業;二條,就算別人的孩子確實是個天才,也不能成為你批評自己孩子的理由。你的孩子也是獨一無二的,有自己的人格、長處、缺陷、興趣以及對人生的看法;三條,你的孩子完全有權利擁有和你不一樣的優缺點。不少專家就相信良好的社交技巧和職業道德觀念從長遠來看比學校裡的好分數重要多了。

3.思考:說到孩子的教育,可能中國的大多數家長想到的就是陪娃做作業。其實,教育首先是一個溝通的過程,跟孩子、老師甚至是心理諮詢師都要保持通暢的溝通;其次,大多數時候,孩子知道努力,但是不知道方法,家長要幫助孩子做好學習規劃,比如制訂日程表、限定完成作業時間、傳授應對考試技巧等。如果家長真的對孩子的未來負責,就應該理解學習真的不只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情。

三、《害羞的孩子也強大》

五星推薦的書!你能從教育孩子的方式裡,看到你自己經歷過的教育方式。你可以選擇不讓童年的陰影,再次籠罩在孩子頭上。

「每晚一本書」第20周書單:為什麼父母是這個世上最難的職業?

1.金句:健康的自我感覺是:我一切都好,我很珍貴,很獨立,我就是我!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覺,也是一種讓自我感到幸福的感覺,與收入、能力及成績無關。

2.精華:孩子強大的六大支柱:第一支柱,健康的自我感覺;第二支柱,加強自信;第三支柱,學會自我管理;第四支柱,訓練社交能力;第五支柱,克服嚴重的社交恐懼;第六支柱,父母與孩子一起成長。

3.思考:養育孩子的過程在於發現。第一,父母發現孩子的內在或外在特質,發現孩子身上蘊藏著的天賦和長處;第二,父母的自我發現,孩子給了父母第二次“成長”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修復自己與父母在成長關係中的錯誤經歷。

四、《戒掉孩子的拖延症》

各種各樣的拖延場景,一個一個來對症下藥。雖然有虛構的成份,還是能解決不少問題。

「每晚一本書」第20周書單:為什麼父母是這個世上最難的職業?

1.金句:叫不動孩子時,就陪他玩吧!

2.精華:一條,拖延是種變調的認知狀態,反映了一個人對於某件事情的錯誤判斷,包括對自己能力的瞭解、如何運用時間,以及這件事做或不做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二條,解決核心焦慮,減少強迫行為:第一步,找出壓力源;第二步,尋找穩定情緒的保護因子。這些因子可能是:足夠的睡眠質量、同學的支持與陪伴、父母親切與友善的互助,或是孩子本身擅長的事等;第三步,逐步減少重複行為的時間;三條,拒絕三部曲:①感謝對方的請求。如“我很高興你這麼看重我的能力,讓我感覺很驕傲”;②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如“但是很抱歉,你知道的,我還有許多事情沒做,需要一些時間把該做的事情完成”;③最後,理解對方的心情。如“沒能幫上這次的忙,可能讓你失望了。希望你能找到下一個幫助你的人”。

3.思考:案例好像是虛構的情境,解決方案更像是講道理。可能個人的經驗確實豐富,但缺少嚴謹而科學的論證和理論支撐,總感覺有些理所當然。

五、《家教不需要大聲叫喊》

五星推薦好書!大喊大叫不一定是父母願意採取的方式,而是沒有找到更好的方法。父母只有認清自己,才能真正接受孩子的一切。

「每晚一本書」第20周書單:為什麼父母是這個世上最難的職業?

1.金句:認真想一想,你所認為的問題真的是問題嗎?

2.精華:一條,任何炫耀和操控行為的動機都是用各種手段滿足自己的需要,影響別人,強迫別人認同自己的個性,這些動機的根本原因是對愛和尊重的需求;二條,如果父母認清自己,學會做自己,那麼他們就會明白,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享有作為個體的權利。這樣父母能夠同等地接受孩子,找到合適的交流方法;三條,所有父母都應該瞭解和謹記的批評原則:①最重要的原則-兒童也有情感;②明確表達自己的意見;③批評的話語應用批評的語氣說出;④給孩子改正的機會;⑤充滿愛意地批評孩子;⑥認真傾聽孩子的觀點;⑦有時最好推遲批評的時機;⑧在某些情況下,批評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3.思考:好書。教育為人父母者如何理性表達自己的情緒,如何善用鼓勵、懲罰、禁止、批評等工具,如何與孩子互動並傾聽他們內心的想法。最重的是,當你明白孩子跟你一樣充滿七情六慾後,你會明白不止大喊大叫沒有用,苦口婆心、掏心掏肺聊一個晚上,以為第二天孩子醒來就會洗心革面發奮做好人,更是痴心妄想。親子關係的建立和改善,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事情。

六、《孩子的早期閱讀課》

再來一個五星推薦。看過覺得很有用。以前陪著孩子看繪本,只知道讀一讀書中的內容,這本書可以教你理解繪本里設置的很多技巧和知識梗。

「每晚一本書」第20周書單:為什麼父母是這個世上最難的職業?

1.金句:

成長,就是要學會愛,有能力去愛。

2.精華:一條,兒童教育有自身的特質,遵循著三個最基本的命題:①教育不能逾越兒童的身心發展;②任何教育都是對生命的刻寫。生命是一個持久的多重刻寫的結果;③任何良好的教育,都是命題一和命題二的平衡。良好的教育就是在遵守規律與積極刻寫的雙重要求中,尋求到一種藝術的平衡;二條,在我們內心深處,都有這樣的想法:我認為我是一個怎樣的人,和我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當我認為我是一個怎樣的人和我向往成為怎樣的人越接近的時候,我也就越喜歡我自己,就有越多的自尊感,從而也就更加自信與積極,可面對生活中的一切了;三條,兒童的成長要經歷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內心都將面臨巨大的衝突。童話,以一種最安全溫暖的方式,安撫他們內心的憂慮,並通過故事中主人公的歷程,為他們提供解決這些憂慮的信心與勇氣。

3.思考:書中解讀了很多經典故事。讓捧著繪本卻無從下手的家長,也知道如何與孩子一起看故事、讀故事、繪故事,如何推導出一個故事裡隱藏的主題,以及這個故事是否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起內心的自信和自立。你可能會有一種感覺:“要是早點看到這本書就好了。”

七、《瘋狂人類進化史》

進化是一件瘋狂的事情嗎?看來是的!你身上的每個零件都有歷史背景,有的還不是那麼光彩,哼哼!

「每晚一本書」第20周書單:為什麼父母是這個世上最難的職業?

1.金句: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進化的歷史就是身體進化的歷史。

2.精華:一條,自然選擇只是解決了生存問題,性選擇才能解決繁殖問題,兩者缺一不可;二條,理論上而言,人類正常的妊娠期應該是21個月左右,而不是現在的40周,大約有一半的妊娠歲月被移到了體外進行。出生後的嬰兒,必須繼續發育沒有成熟的身體,特別是大腦,那時已不必擔心對母親產道的傷害,但與此同時,提前出生的嬰兒體格特別柔弱,根本不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不存在生下來就到處亂跑的嬰兒。所以,嚴格來說,我們都是早產兒;三條,當後代不需要雄性照料時,一夫多妻制尤其合適,邏輯是:越是花心,後代越多。當後代需要雙親共同照料時,雄性不得不考慮一夫一妻制,邏輯是:稍不忠誠就意味著斷子絕孫。

3.思考:用身體的各個器官拼成的人類進化地圖,確實是開“腦洞”,漲“姿勢”。器官的進化決定了人類的生存、戀愛、婚姻、生育甚至是道德等一系列社會層面問題—我們知道了進化的結果,但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以及全部的過程,也許科學仍然欠我們一個更好的解釋。

無閱讀,不成長。

這是2018年第20周的每晚一本書。

人生有百媚千嬌,有風景無數,只願與你流連書中那一種。

2018,閱讀的人,相逢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