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努力老闆卻不給漲工資,問題出現在這裡,這是拉開差距的原因

造成人之間產生差距的關鍵原因

工作努力老闆卻不給漲工資,問題出現在這裡,這是拉開差距的原因

人之間的差距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呢?

一說起這個,肯定會有人憤憤不平,他們覺得當然是家庭背景,金錢財力什麼的。

其實,這些都不是最關鍵的因素。

人與人之所以拉開差距,原因就在於彼此的認知偏差。說白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只有認知。

認知,是指人們獲得知識或應用知識的過程,或信息加工的過程,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過程

工作努力老闆卻不給漲工資,問題出現在這裡,這是拉開差距的原因

由此可見,認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行動的質量。

每次過年放假,好不容易回家放鬆放鬆,卻總會被同學聚會打擊的“體無完膚”。很多上學時不顯山不露水的同學卻在職場上大放異彩,年薪幾十萬,前途一片光明,而你卻只能月入幾千元。

這種強烈的對比很容易讓人們逃避,本能的通過臆想去找藉口,覺得他們肯定是走了後門,要麼就乾脆是運氣好。回家只能鑽牛角尖,苦惱為什麼自己上班那麼努力卻總和升職加薪無緣。

好好工作並不是盲目的去下苦功夫,上班第一個到,下班最後一個走,苦活累活全包,這樣的做法往往只是吃累不討好。

職場發展的好,是果。要想收穫好果子,必須要種下好種子。這個種子就是認知。

說白了,要想在職場發展如魚得水,首先要做的,是讓自己的認知不斷升級。

《洞見》是職業諮詢界大拿——趙昂的新書。在這本書中,趙昂分別從“逆襲”,“轉型”,“能力提升”,“自我實現”四個角度詳細講解了職場認知升級的思維方法。這裡面可都是作者長達十年職業諮詢經驗的精華,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升值,轉型跳槽,職業技能,職場溝通,人際管理等多方面的困惑。

如果你想在職場中有更好的發展,如果你在職場中遇到了困惑和有待解決的問題,不妨好好閱讀《洞見》這本書,跟隨著作者的文字,從源頭解決,一點點升級自己的職業認知。

普通人應該如何逆襲?

工作努力老闆卻不給漲工資,問題出現在這裡,這是拉開差距的原因

很多人都愛聽這樣的故事:一個人只有小學學歷,最後成功逆襲當上了大老闆。

從表面上看,起點低,基礎差的人最終卻能有如此大的成就,這多令人驚喜。於是,人們心裡面都懷揣著一個逆襲的夢想,從學校畢業,信心滿滿的步入了職場。

夢想是豐滿的,現實卻異常骨感。努力過後才發現,逆襲原來只屬於少數人。

普通人到底如何逆襲呢?

當然要從提升能力上入手,我們可以通過投資自己,持續學習來打造核心競爭力,這是逆襲的不二法門。但是要做這些時,首先就是別再進行無意義的幻想。

有的人進入職場後,心態卻依舊還是個學生,他們覺得自己犯了錯,領導會像老師一樣包容,同事會像同學一樣安慰自己,幫助自己。

當他們發現不是這樣的時候,就會埋怨公司的風氣不好,人們為什麼現在都這麼現實和無情。

錯不在別人,問題是出在自己身上。

工作努力老闆卻不給漲工資,問題出現在這裡,這是拉開差距的原因

弱者總希望強者來關懷,來幫助,這種“我弱我有理”的道德綁架廣泛存在。

可是,職場並不是我們看的電視劇,大家和和氣氣,歡歡喜喜。職場也不是大家庭,而是一個生存戰場。能力是這裡的衡量標準,想得到多少就要學會加倍的付出。

不要總想著讓別人幫助,讓別人“扶”著你前進。萬事只能靠自己。當你不再幻想別人的溫柔對待時,你反而能將焦點放到自己身上,從自身找問題。

如何順利跨越轉型鴻溝?

工作努力老闆卻不給漲工資,問題出現在這裡,這是拉開差距的原因

轉型是個人職場發展生涯中的重要節點。

現在年輕人頻繁跳槽的現象很嚴重,甚至是“秒辭閃退”。對此很多公司表示很無奈,但這些年輕人卻很委屈,他們覺得自己是在轉型,為了職場發展必然要不斷跳槽來提升經驗。

趙昂在《洞見》一書中提到了很多人選擇跳槽的三種原因。

工作努力老闆卻不給漲工資,問題出現在這裡,這是拉開差距的原因

由此可以發現,很多人的跳槽其實只是在本公司發展不太順利而選擇的逃避方式,他們往往覺得換個環境就會好很多。

抱著這樣的目的,職業轉型註定是治標不治本的。

跳槽不等於轉型,轉型未必只能跳槽。

千萬不要覺得跳槽就能打破職業壁壘,就能解決職場發展的種種問題。

我們在轉型前,也很容易對馬上要進入的新領域,從事的新職業滿懷期待,但萬事開頭難,不管你之前做出了多高的成績,轉型時,都要從零開始適應。

趙雷在書中講到:轉型必有成本,不要幻想一蹴而就。我們需要的不是完全無損的轉換,而是一次收穫價值大於投入成本的轉換。

《洞見》這本書中有這樣一個案例:

一個女生之前從事的是媒體工作,偶然發現自己喜歡服裝陳列,她經過了一段時間學習後決定辭掉原來的工作,轉行做一名服裝陳列師。她原來的設想是辭職後進入自己最喜歡的品牌,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

可真到辭職後才發現事情遠不如她想的那般順利。她經歷了一年半之久的待業閒散狀態,期間有過後悔,有過求職被拒等諸多不順。最後她進入了一家世界知名的服裝品牌,先是從銷售幹起,不到三個月成為了服裝陳列師。

近兩年多的空窗期,由此帶來的迷茫,焦慮,恐懼,害怕,失望等負面情緒,的確是很難承受的。

因此,我們在職業轉型時,既要慎重,想清楚自己是否真的要轉型,還是純粹想逃避。一旦確定轉型,並不僅僅是在經濟上確保自己不斷糧,更要在知識技能上多下功夫,在心態上做好充足的準備!

如何提升個人能力?

工作努力老闆卻不給漲工資,問題出現在這裡,這是拉開差距的原因

能力的提升中,三分訓練,七分認識。

大多數人都知道自己應該不斷的提升個人能力,可是,卻不知道如何提升,提升哪些能力。

有些人盲目的行動,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收效甚微,歸根結隊還是輸在了對能力管理的認識上。

能力管理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如何佈局能力,另一方面是如何使用能力。

關於佈局能力,職場諮詢師趙昂提出了三點建議:

第一階段要提升專業能力,也就是提升自己獨立做事情的能力。

第二階段要提升與人合作的能力。比如,溝通,協作,表達呈現,團隊管理等能力。畢竟,現在公司讓每個員工單打獨鬥的情況少之又少,大多都是團隊合作。這既要求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都能將自己分內的事情做好,又要求人們有團隊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第三階段是提升方向感,如人生方向感,行業方向感,時代趨勢的方向感。

根據自己身處的情況來重點發展不同的能力,但永遠記住,你的專業能力才是安身立命之本。離開這個談團隊合作,談方向感,都是空談和幻想。

關於能力使用,他還給出了四個注意事項:

注意點一:在已經確定目標的任務中,要揚長避短。別總盯著自己的弱點不放,總想要通過努力將弱點發展成優勢,但其實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尤其是在這個變化速度很快的時代。與其將精力用在補齊短板上,不如先將自己的優勢擴大。

注意點二:在不擅長或是無暇顧及的地方,與人合作。你自己有短板,沒關係,你可以找擅長這方面的人去合作,形成優勢聯盟,這樣才最高效。

注意點三:在優勢能力方面,要當仁不讓地做到極致。你的優勢就是你的特點,要想讓同事和領導記住你,你就必須要有看家本領,這才是增加個人辨識度的方法,也是建立個人品牌的不二法門。

注意點四:在反饋中總結,分析,調整。在工作中要不斷的覆盤,分析自己發揮了哪些能力,表現如何,看到了哪些潛力,有沒有新的可能和發現,哪裡做的不好等等。每一次的工作都是檢驗能力的好時機,都能總結出十分寶貴的經驗教訓。

在對能力管理上的認識做到位後,剩下的就是通過實踐來切實提高能力水平。

如何去做呢?四個字:刻意練習

在具體的實踐中,有兩個秘訣:

秘訣一:練習的過程中必須要進行專業拆分。

練習之前,先將技能進行精細的拆分。在外行人眼裡,某種技能的知識是混沌不分的,但在內行人眼裡,卻好比是積木一樣,一個個組合在一起。

因此,我們在學習一門技能時,可以先找一位老師,由內行人帶你,既能快速度過掃盲階段,又能讓師傅幫你進行專業拆分,將技能拆成一個個小積木,方便你日後各個攻破。

秘訣二:集中在短時間內進行大量的訓練。

完成拆分後,就可以一個階段攻克一個具體的技能分支,這需要在短時間內進行大量的練習,即專注的,大量的練習。這就好比是我們上學時,往往要掌握某個類型的題,老師會拿出大量相似的題目讓我們去做,通過這樣的題海戰術能夠讓我們在短時間內快速掌握該類題型。技能上的訓練亦是如此。

如何完成自我實現?

工作努力老闆卻不給漲工資,問題出現在這裡,這是拉開差距的原因

這年頭,一說夢想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心靈雞湯。甚至有人認為,最沒用的就是問:“你的夢想是什麼?”

現在很多人都不再滿足於在公司上班,而將創業,做一名斜槓青年或是自由職業者作為自己的夢想。

不口否認的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於自由的嚮往越來越強烈。

追求更為自由的生活方式,這沒有錯,但要明白:自由工作只是一種狀態,不管你是自由職業者,還是身處組織的工作者,你都能夠實現自由工作。

要想創業成功,成為一名合格的斜槓青年或是自由職業者,都有一個大前提:職業化。

千萬不要以為自由職業者就像電視上所演的那樣,每天懶散度日,卻能輕鬆賺錢。

可以這樣說,能夠進入自由工作狀態的人,一定是最講職業化的。這不僅需要自律,還要持續的學習提升專業能力,更要善於合作,能夠持續提供價值。

所以啊,千萬不要因為不想上班而覺得自己的夢想就是創業當老闆或是做個自由職業者。

不管你的夢想是什麼,你可以將其寫出來,併為之努力。

但要警惕三個夢想陷阱:

夢大無力:夢想太大,卻沒有將其細分成一個個具體的目標,讓人們很容易感到無力和迷茫。

夢想綁架:樹立夢想時不敢聽從內心的聲音,一味的迎合周圍人的眼光。

夢想不能:有些人就沒有實現過自己的夢想,有些人連自己的夢想是什麼都不知道。

如何探索自己的夢想呢?有四個途徑:

工作努力老闆卻不給漲工資,問題出現在這裡,這是拉開差距的原因

找到了夢想,如何實現呢?作者趙昂提供給我們一個十分有價值的藍圖:

即,以目標為頭,以計劃為去幹,以支持和監督系統為兩翼,以風險規避措施託底,夢想大鳥就可以起飛了。

1.將夢想分解成真實和具體的目標。

2.根據目標制定落地靠譜的實施計劃。

3.支持系統。尋找朋友,老師,同行,資料,圖書,網絡資源等來提升能力和認知。

4.監督系統。我們需要建立一個監督系統,能夠在執行中克服人性的弱點,提升意志力,一直堅持下去。

5.風險規避措施。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未必努力就能成功,也必然有著竹籃打水一場空的風險。對此,我們可以做一名樂觀的悲觀主義者,如果沒有成功,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風險?

工作努力老闆卻不給漲工資,問題出現在這裡,這是拉開差距的原因

我們每天都在工作,也在激勵自己好好工作。可是,又有多少人真的會工作呢?

在職場中發展,絕對不僅僅只是需要我們上班不開小差,聽老闆話,幹好分內工作就可以了。

如果你也有職場困擾,不妨先等一等,先閱讀《洞見》這本書,跟著作者趙昂的思路,找找自己在認知上有哪些不足,糾正了認知再去行動。

預祝你成功。

作者簡介:time,專欄作家,自由撰稿人。一枚用大白話講乾貨的萌萌噠,time專注分享兩件事:一是自我提升,二是內容創業。微信公眾號:time內容創業;

點擊“瞭解更多”閱讀經典好文《(經驗分享)我是如何靠寫作賺錢年入十幾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