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霸座男”事件持续升温 委员呼吁完善铁路征信体系

高铁“霸座男”事件持续升温 委员呼吁完善铁路征信体系

日前,一段“女乘客在G334次列车上遇‘霸座’”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内容显示在由济南开往北京的高铁上,一名男子强行霸占女乘客座位且不听列车工作人员劝阻,该事件一经网络曝光便引发舆论关注。

随着事件在网上不断发酵,涉事男子孙某很快发布视频,公开向当事人道歉,表示悔恨和自责。但在他道歉后不久,网上又爆出一段他坐在轮椅上的视频,视频中他下半身披着小毯子在轮椅上,被推着笑对镜头挥手,并喊话“龙哥,帮我推一下,感谢一下滴滴”。不但挑衅批评他的网友,还调侃了近日发生“昆山砍人案”中死者刘海龙和滴滴顺风车凶案。

9月3日,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公布了8月份新增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公示,新增因严重失信行为而限制乘坐火车严重失信人247人。记者注意到,涉事男子孙某出现在“黑名单”中,180天内被限制乘坐所有火车席别。

连日来,高铁“霸座男”事件持续升温 ,引发网友、市民和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并纷纷畅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高铁“霸座男”事件持续升温 委员呼吁完善铁路征信体系

01

网友:建议建立科学的惩处机制

“他这种不知悔改的行为令人作呕!”网友“唯美新发现”表示,高兴的是高铁“霸座男”终于有了责罚,失望的是责罚落空,还牵连自己的朋友受处罚。孙某跑到韩国读博,给他的处罚无形中被放空,应从回国开始算惩罚日期。

网友“损友团长”表示,“错了就惩罚,180天太少了!”

他说,近几年国内的违法成本太低,这些人像游戏一样。他建议必须建立科学的惩处机制,并对执行有监督和复核。

网友“亮亮”认为,高铁“霸座男”扰乱社会治安,带来强烈负面影响,这种毫无道德修养的人,应被永久列入铁路征信黑名单。

网友“吾娱自乐”表示,高铁霸座男被列入黑名单限制乘坐所有火车席别,说明不遵守公共秩序任性妄为的人会受到相应惩戒,也说明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品德为先”的理念是英明的,一个人文化、地位再高,品德不好也不行。

高铁“霸座男”事件持续升温 委员呼吁完善铁路征信体系

02

市民:相关部门应严惩不道德行为

“处罚太轻了,达不到以儆效尤的目的。”家住西安市子午路的市民刘莉女士认为,相关部门应严惩高铁“霸座男”孙某的种种不道德行为。

西安小学李老师表示,高铁“霸座男”孙某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她建议应以此次事件为典型,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一次道德大讲堂,呼吁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高铁霸座男’被限制做高铁,拍手称快。”西安市民张琦认为,中国铁路一般对核实身份信息不够严格,很多人都可以拿着别人的车票乘车。他建议所有公共交通系统都要录入人脸识别系统。

律师:强行占座属扰乱铁路站车运输秩序行为

“高铁“霸座男”孙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陕西声远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敏表示,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制定的《铁路旅客信用记录管理办法(试行)》,强行占座属于扰乱铁路站车运输秩序的行为,铁路部门可根据相关规定,对不文明乘车行为进行处罚。

王敏指出,高铁列车的乘务人员有制止不文明乘车行为的义务,但并没有行政处罚权。铁路部门可根据相关规定对不文明乘车行为进行处罚,而乘警作为列车执行公务人员,有权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采取合理处置措施或直接当场进行处罚。

高铁“霸座男”事件持续升温 委员呼吁完善铁路征信体系

03

委员:呼吁完善铁路征信体系

省政协委员、郭氏集团西安三迪集团总经理肖亚珠认为,高铁“霸座男” 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失德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他呼吁相关部门应完善铁路征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相关立法,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将有关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为道德建设提供有力法律支撑;要集中整治公共秩序,加强公园广场、机场车站、旅游景区、体育场馆等的管理,尽可能减少不道德行为的发生。

省政协委员、西安航天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杨远建议,应建立对失德违法行为的惩戒机制,对失德失信、造成严重后果的典型案例,必须依法严肃查处、追究责任;对情节特别恶劣的,应对有关责任人实行在相关行业终身禁入的惩罚。通过这一系列制度手段发出强烈信号,让败德群体受到严惩、付出沉重代价,不敢再为恶。

“规则比规劝更重要,只有健全的规则,让每位公民敬畏、遵守规则,才能更好建设有秩序的社会,才能避免像高铁霸坐男事件的发生。”省政协委员、陕西光大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文勇呼吁铁路管理部门、乘务人员要有作为精神,要及时制止不遵守规则乘客的行为,如果铁路部门对占座等不文明行为不加以有效制止,无疑会助长不遵守规则者的嚣张气焰,损害其他旅客的合法权益。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