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碗粉可素可荤,极具年代感


这碗粉可素可荤,极具年代感

说到面食,人们会不禁想到北方,说到米粉,就不能不说说我们广西了。似乎每个广西人,对米粉都有种特殊的情结,老友粉、螺蛳粉、桂林米粉……每种米粉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在广西每一个城市里流转,都毫无违和感,防城港也是如此。

有种香软糯滑的米粉叫簸箕粉,在防城港出现得极少,但其口味也极好。

这碗粉可素可荤,极具年代感


这碗粉可素可荤,极具年代感

店名:年代簸箕粉

地址:防城区育才路44号

这碗粉可素可荤,极具年代感


这碗粉可素可荤,极具年代感

制作这种粉,需要用到一种有年代感的工具——石磨,将石磨磨制好的米浆,均匀地倒在簸箕上抹匀后上锅隔水蒸制,熟后就形成了一片片晶莹剔透的米粉,故而称簸箕粉。到店时老板已经把米粉都做好了,这样的制作过程都是回家问奶奶的。这一制作工艺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是壮族极富特色的一项手工技艺。

这碗粉可素可荤,极具年代感

簸箕粉是起源于壮族乡村的老味道,所以店中桌椅也是壮族农家常见的大木桌、长条凳。

这碗粉可素可荤,极具年代感

这碗粉可素可荤,极具年代感

店里备了一些拌粉吃的小配料,香菜、葱花、柠檬酱、生辣椒、酸辣椒、辣椒油,小柠檬都有。辣椒油和生辣椒都很香,酸辣椒虽然是辣椒,但浸泡过后却完全不辣,酸脆爽口。这种腌柠檬,本地又叫牛角子,酸中偏咸,觉得粉口味偏淡的时候,拌上一点柠檬酱,很是提味。


这碗粉可素可荤,极具年代感

这碗粉可素可荤,极具年代感

干捞是最合适簸箕粉质地的吃法。蒸出来的米粉,晾冷,折叠,用刀切成细条。将切好的粉放入开水中烫软,起捞去水,倒入碗中,接着加入卤汁和配菜。这种吃法操作简单。

这碗粉可素可荤,极具年代感


这碗粉可素可荤,极具年代感

黄瓜切丝,味道爽口。黄豆油炸,香气飘逸,十分诱人,但感觉估计火候过了点,因为细嚼后感觉黄豆被炸得粉了点。

这碗粉可素可荤,极具年代感

这碗粉可素可荤,极具年代感

吃干捞粉必须要快速拌匀,使得每一片米粉都沾上卤汁,这样吃起来味道才足。

这碗粉可素可荤,极具年代感

这一碗猪杂干捞和上面那碗酸甜干捞不同的是由黄瓜豆子变成了猪肉粉肠。

这碗粉可素可荤,极具年代感


这碗粉可素可荤,极具年代感

干捞的猪杂簸箕粉中猪肉和粉肠的味道淡了点,这时就要拿出个小味碟盛点酱油或蚝油什么的。

这碗粉可素可荤,极具年代感


这碗粉可素可荤,极具年代感

店中备有小柠檬,这是在其他店很少见的。在酱油里加点柠檬汁,酸酸咸咸,既开胃又爽口。

这碗粉可素可荤,极具年代感


这碗粉可素可荤,极具年代感

吃粉时习惯性地加料,听老板说这是稞烧,其实一开始我以为是叉烧,不过一吃到口中就能感觉到两者细微的差别了。叉烧比较干,而稞烧就比较多汁一点,各有各的风味。

这碗粉可素可荤,极具年代感


这碗粉可素可荤,极具年代感

一碗纯正的簸箕粉,俘虏了几代人的胃舌。每一张薄如蝉翼的米粉,背后都历经繁复的工序,选、浸、磨、蒸、凉,粉条筋道,口感糯滑。每尝一口,似乎都能穿越旧时光。

这碗粉可素可荤,极具年代感

有人觉得吃干捞粉会很干,那这碗玉米萝卜猪骨汤就很适合你了,玉米萝卜很新鲜,汤的咸淡适中,味道清甜。吃完干捞米粉后再喝口汤便是大大的满足。

这碗粉可素可荤,极具年代感


这碗粉可素可荤,极具年代感

每个年代每个小城都有那么个手艺人守着个方寸小店,用最好的手艺接待每一位到来的食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