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娘炮”:明里羞辱男人,暗里歧视女性

周立波的“娘炮说”让“娘炮”的讨论一下子密集起来。

痛斥者有之,理解者也有之。

有评论认为,由“嫩”到“美”进而“娘”,这种病态审美的递进耐人寻味。

也有评论指出,关注男性气质的构建,更应该发扬内在的勇气、坚强和担当等诸多品质。

事实上,这样的话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

那么,“娘炮”究竟指的是哪个群体?

当有人批评“娘炮”时,他们到底是想批评什么?


1.那些妆容精致的男孩儿

10年前,我第一次知道“娘炮”这个词,是因为《不差钱》这个小品。

当年,小沈阳穿着苏格兰裙,在春晚舞台上塑造了一个爱唱歌、爱追星的餐厅服务员形象。

有人用“娘炮”形容小沈阳扮演的角色。


抵制“娘炮”:明里羞辱男人,暗里歧视女性

但那时整个氛围算是宽容的,小沈阳并没有遭遇大规模的群嘲,更没有人说要将他“像‘四害’一样清除”。

相反,小沈阳凭借这个角色一夜爆红。

最近这几天,因为几个妆容相对精致的男性明星,上了某个电视节目,却引发了巨大的舆论反弹。

这一次,人们不再宽容。

“娘炮”这个词不仅再次像湖底的沉渣一样泛起,而且似乎也失去了往日轻松的调侃调性,变得严肃起来,好像它是某种罪孽的渊薮似的。

在性别偏见这个问题上,我们确实是在老生常谈。

舞台上多几个化浓妆、面容精致的男孩儿,并非洪水猛兽。


2.性别的中性化现象

英国女演员艾玛·沃特森在一次联合国的演讲中说:

男人和女人都可以敏感;男人和女人都可以强壮。是时候把性别理解为光谱,而不是南辕北辙的两派。如果我们不再把对方定义为自己的对立面,而是把对方定义为我们的一员,我们都会更加自由。

随着时代越来越开放,传统的僵化的男女界限慢慢消融。

女人开始从事过去只有男人才干的工作,男人也穿着过去只有女人才能穿的衣服。

这个过程,叫性别的中性化,是现代文明不断走向开放、多元的普遍现象。


抵制“娘炮”:明里羞辱男人,暗里歧视女性

罗素说,世界因参差多态而美丽。

这些年,一些形容性别中性化的正面词汇也丰富起来,比如,女汉子、女强人、暖男、漂亮男孩、帅气女生等等。

当然,从过去到现在,也依然有大量黑化性别中性化的词汇,比如,娘炮、软蛋、男人婆、娘娘腔等等。

时代的进步体现在:人们以更多正面积极词汇形容性别中性化,拒斥那些黑化词汇。

问题是,为什么这一次人们对性别的中性化会那么反感,原本包容的氛围好像突然多了许多戾气呢?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也很迷惑,但我倾向于相信是人们误会了某些妆容精致的男星出现在某个平台上的意义,过于担忧了。

我想起一件事。早在2015年,曾经发生过一次两个偶像团体的粉丝掐架事件,吵架的内容让人“哭笑不得”,有些幼稚。后来人们发现,原来背后吵架的其实是两拨中小学生。追星低龄化,一度成为许多大人头疼的事情。

许多娱乐公司在塑造类似的偶像时,其实也明白,他们的主要市场就是中小学生。

邀请这类男星参演一些节目,就是一个迎合特定观众趣味的商业行为,并没有特殊的意涵。

我们不用过于焦虑,非得消灭谁。


抵制“娘炮”:明里羞辱男人,暗里歧视女性

因为,妆容精致的男星有一片特殊的市场,粗犷的“战狼式男星”,也一样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市场,受到大量追捧。

许多家长有另外一个担忧:为什么未成年的小孩会更喜欢中性化明星?小孩会不会被带坏,从而“娘化”?

其实真不至于。

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担忧,说起来,也是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急着想把单一的审美情趣强加给孩子。

而在一个本质上依然是男尊女卑的社会里,一个人年纪越大,受制于性别偏见的审美取向就可能越强烈。成年人尤其是男性更加倾向于区分男性美、女性美,但未成年的孩子可不会区分什么男性美、女性美,他们只看谁更美就喜欢谁。

换句话说,是成年人审美的眼睛,被传统的强大的性别偏见给“污染”了,而我们却急着强加给孩子。

只要给他们自由选择的空间,让孩子的审美自由发展,学会认知更多的美的可能性,并没有什么坏处,更不可能导致所谓的“娘化”。

不说单纯的审美趣味和性别认知有没有必然联系,就算有关系,现代心理学研究也普遍认为,性别认知,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单一化就是好的,一个人同时具备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心理健康水平、适应力水平或许更佳。

心理学家荣格说过,人类潜意识里本身就存在着异性的原型,女性潜意识里有男性性格,男性潜意识里有女性性格。

抵制“娘炮”:明里羞辱男人,暗里歧视女性

这也符合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男人也需要哭泣的时候,女人也会有坚强的一面。

有些死犟死犟的男人,在外面不流一滴泪,到了家里就“哭吧哭吧不是罪”了。实际上,一个会哭的懂得哭的男人,才会更加健康,不是吗?


3.“男性气质”和“男性气概”

所谓“娘炮”之争,其实是过度担忧的结果。

这种过度担忧,导致了另外一个过激的表现,就是许多人在讨论中,有意无意地刻意混淆了“男性气质”和“男性气概”。

简单来说,前者是外表,后者是内里。

一个妆容精致、外表柔弱、多情、温柔的男生,并不意味着他没有勇敢、担当、责任这些品质。

一个文身、体格健壮、力量大的男生,也不意味着他在遇到不平之事时,会选择勇敢地挺身而出。

男性的外表气质和男性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气概,完全是两码事。

一些事业成功、外表强硬的男性,背地里完全可能是个家暴男,猥琐不堪。这样的男人,何谈男性气概?!


抵制“娘炮”:明里羞辱男人,暗里歧视女性

许多人,却一直误把那些外表强硬、大男子主义,甚至暴力,视为男性气概。这实在是男性气概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所以,一个爱炫肌肉,喜欢打架的男人,恰恰是他不成熟,不具备男人气概的体现,而不是他有多男人的体现。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所有的青春片里都充满了打架、群殴这样的暴力元素,因为都是一群幼稚鬼啊。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马小军,本是个懦弱的小男生,但为了在同伴中表现自己的勇气,用板砖把人拍得鲜血直流,最终差点酿出群殴惨剧。

抵制“娘炮”:明里羞辱男人,暗里歧视女性


抵制“娘炮”:明里羞辱男人,暗里歧视女性

这是成熟男性吗?显然不是。影片中,年轻时最能打架的刘忆苦,最终变成了白痴,永远也长不大了。

会不会打架,有没有肌肉,是否充满暴力,这都是外表,不能代表什么。

同理,“娘炮”也是一种依据外表来攻击他人的词汇。我们错误地把一种审美趣味的选择,上升为一种内在的个性品质的体现,明显是用力过猛了。

凭外表,就攻击一个人的内在,这跟那种凭一个人的出身就断定对方是邪恶的人,然后欲除之而后快的观念,有什么区别吗?

这个问题,我依然倾向于给出温柔的答案。因为我相信,那只是一种过激之言。

但不得不说,和我们经常宣称的多元,和我们挂在嘴上的彼此尊重不一样,这样的过激态度说明,许多人骨子里依然充满了顽固的性别偏见观念。其中,许多是不自知、不自觉的女性歧视。


抵制“娘炮”:明里羞辱男人,暗里歧视女性


4.无处不在的女性歧视

性别偏见,主要指的是性别固化观念,无关男女。

但“娘炮”这个词,实际却是在贬低女性:它背后的假设是,当男性拥有女性的特质之后,就会被认为是矮化、弱化了,或变差劲了。

比较有意思的是,许多网友也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可以宽容“女汉子”,却不能容忍所谓的“娘娘腔”?

有一个语言学现象是比较清楚的:相对于那些普遍形容女性男化的词汇,那些形容男性女化的词汇,贬损的含义普遍更为强烈。

比如,娘娘腔、娘炮,普遍比女汉子、男人婆有着更为强烈的贬损含义?


抵制“娘炮”:明里羞辱男人,暗里歧视女性

这些年,唯独暖男这个词,还比较正向,但暖这个特质,并不一定专属女性,父亲也有“温暖的大手”一说。

再仔细分析,娘娘腔、娘炮,这些词汇表面上是在骂男人,实际上却是在说,只要沾上女性特质就是不好的。

这背后的假设,其实正是“男尊女卑”。

换句话说,所谓清除“娘炮”的背后,是根深蒂固的男权制下的女性歧视。

女性主义运动这么多年,为女性争取到了不少本该拥有的权利。

相对过去留个短发都会而被人嘲笑的年代,现代女性至少拥有了可以自由选择个性化形象的权利。她们也拥有了更多的职业选择、人生选择、婚姻自由等等。


抵制“娘炮”:明里羞辱男人,暗里歧视女性

但以“娘炮”骂人,将女性化特质当成一种对男性的侮辱,说明男权制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女性依然处于被歧视的地位。

“娘炮”之骂,实质是男权制下的一种不自觉的思维方式的体现,反过来也在强化男权。

福柯说:“权力不再通过肉体上的暴力,而是通过无形的凝视的压力,强制人们完成自我的规训。”

所以,一些人表面上认同男女平等这样的“大词”,但骨子里依然不改男尊女卑的思维。

比起那些明显可以看见的歧视,这种隐形不自觉的思维方式上的歧视,危害性可能更大。


抵制“娘炮”:明里羞辱男人,暗里歧视女性

有媒体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件事:一名叫 Martin Schneider 的男士曾经在社交媒体上直播“和自己的女同事交换邮件签名是怎么一种体验”。

这名男士一直被认为比自己的女同事Nicole工作效率高。但当他换Nicole签名之后,所受到的歧视、遭遇的恶劣态度要多得多。

而Nicole在换成男士的签名后,则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那两个礼拜是她最神清气爽的时候。

类似的报道还有。比如在果壳网编译的一篇文章里提到,在一些科学研究中,女性科学家论文的引用率要远远低于男性。就算在一些确实有许多优秀女性科学家的领域也是如此。

职场里,生活中,类似的隐形的女性歧视简直无处不在,有些甚至带着“为你好”的善意面具,令人遗憾。


抵制“娘炮”:明里羞辱男人,暗里歧视女性

“娘炮”之争,不过是再一次不自觉的体现,更遗憾的是,参与其中“共襄盛举”的,也不乏一些并无自觉的女性同胞。


5.人就是偏见的动物

就像许知远网络访谈节目《十三邀》的片头里说的那样,“带着偏见看世界”,我相信没有人逃得过偏见。

人生而偏见而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人就是偏见的动物。

但文明的意义在于,我们学会了时时刻刻提防着那些对他人有害的偏见。

就像走路需要对抗“地心引力”,我们也只有提防着对他人可能造成伤害的偏见,才能堂堂正正做人。

煽动偏见,相当于顺着“地心引力”将人拉向深渊,是一件相当可耻的事情。

“娘炮”之争最令人不齿的,不是偏见本身,而是那些肆意煽动偏见的人,就是恶意放大人性之恶的人。可怕复可怜。

弱肉强食,是那些以“娘炮”二字伤人者的真实哲学。煽动偏见,很容易导致真实的歧视行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