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博誠2018上半年營收1.46億,合伙人業務發展提速

宜信博诚2018上半年营收1.46亿,合伙人业务发展提速

新三板掛牌公司宜信博誠保險銷售服務(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宜信博誠”)(870032)公佈了2018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8上半年,宜信博誠實現營收人民幣1.46億元,且上年末新設保險合夥人業務於報告期內發展提速。

亮眼的業績與獨具創新性的模式受到一眾媒體關注。以下為半年報的深入解析。

宜信博诚2018上半年营收1.46亿,合伙人业务发展提速

2018上半年

營收同比上漲26% 業務規模穩步增長

2018上半年,宜信博誠營收相比上年同期穩步增長。截止2018年6月30日,公司2018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46億元,同比增加26.47%。增長的主要原因在於:

1.銷售渠道佈局日趨完善;

2.產品結構日趨優化;

3.上年末新設專屬代理人業務於2018上半年有所增長。

報告期末,公司總資產達人民幣3.21億元,較年初增長12.92%;總負債人民幣0.67億元,較年初增加66.62%。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為人民幣2.54億元,較年初增加4.05%。

宜信博诚2018上半年营收1.46亿,合伙人业务发展提速

宜信博誠保險服務2018半年度報告

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摘要(單位:元)

此外,為保證公司業務規模持續增長,宜信博誠在2018上半年投入力度明顯加大。

報告期內,投入成本增加,且成本增幅略大於收入增幅。數據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成本人民幣7,674.45萬元,同比增加30.86%。主要原因在於:

1.本期公司新設專屬代理人業務處於發展初期,仍處於成本投入較大階段;

2.本期公司對部分產品結構進行調整。

由於公司業務規模增長,報告期內銷售費用發生額人民幣4,346.31萬元,同比增加56.91%。主要組成:多家分支機構產生的銷售及支持人員薪酬、辦公費及分支機構辦公場所租賃費等均有所增長;及本期發生的廣告及推廣費用。

“AI+IA”新模式

“保險合夥人”APP成功上線

2018上半年,在宜信博誠所營業務中,合夥人業務的發展增速最為明顯,即公司於上年末新設的專屬代理人業務。最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4月,為公司專屬代理人打造的專業展業平臺“保險合夥人”APP成功上線。

“保險合夥人”APP的定位為:只給少數人的智能趣味保險工作室。它所依託的是宜信博誠創新的“AI+IA”模式,即人工智能+保險代理人模式。通過運用這款年輕的APP,專屬代理人能夠獲得多項保險科技的賦能,實現對壽險銷售服務過程中各業務流程的精細化切割,使得平臺專屬代理人更加專注於提升客戶體驗,從而提高成交效率。

目前,“合夥人”APP通過人工智能,實現了客戶的全球保單管理服務——只要客戶上傳保單照片,無論產品來自哪家公司,從何種渠道購買,系統都能實現自動識別和分析,找到客戶的保障缺口。

宜信博诚2018上半年营收1.46亿,合伙人业务发展提速

從諮詢、分析、方案推薦、簽單、理賠、續簽到全球保單管理,“合夥人”APP實現了交易流程自動化;同時,平臺專屬代理人可以通過APP看到用戶的任何預約需求,系統在接收後調度分發,代理人在執行後跟進反饋,實現了管理過程的智能化。

2018半年報顯示,基於自身需求分析、產品研究和綜合服務能力等,宜信博誠利用自身或合作渠道為保險公司完成保險產品的銷售。報告期內的銷售渠道主要有如下三種:

1.專屬保險代理人:代理銷售保險產品;

2.合作渠道:推薦有潛在保險需求的投保客戶;

3.互聯網渠道:線上科技與線下籤單無縫銜接。

自2013年取得全國保險網銷資格後,宜信博誠線上業務穩步增長,截止至2016年底,線上業務佔比超過30%。2016年“智能保險”上線,宜信博誠搶佔了人工智能在長期壽險領域的高地。隔年8月,由國際最具影響力Fintech榜單之一CB Insights評選的2017年全球Fintech 250榜單在美國紐約揭曉,宜信博誠成為中國大陸保險銷售服務行業唯一一家入選的企業。而今天,在宜信博誠,“智能保險”這項核心技術仍在不斷地迭代、更新。

宜信博诚2018上半年营收1.46亿,合伙人业务发展提速

目前保險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和客戶對保險銷售服務專業性的要求之間是不匹配的。宜信博誠董事長兼總經理尹海指出,人工智能(AI)的應用,可以解決這一問題——使保險銷售服務更專業、理性,幫助代理人更懂客戶要什麼,從而取得客戶長久的信任。

由於保險產品的複雜性以及持續性,在特定問題及需求溝通等方面還有賴人工解決。人的敏感度很難被替代,在尹海看來,“AI能做的事更偏理性,而保險銷售服務還是需要有人、有溫度、有愛的參與。”

因此,宜信博誠的“AI+IA”模式將大有可為——線上利用人工智能實現保險產品與客戶需求的精準匹配,線下由專業水平高、服務能力強的保險專家有針對性地幫助客戶完成簽單。它將大大降低展業成本,增加簽單成功率,為客戶提供更加專業化的保險全流程服務。

超扁平化共享平臺

打造專業保險全流程服務

保險服務工作涵蓋從客戶溝通,需求分析,產品推薦,保單受理,到理賠等各個環節的長線服務,這對代理人的溝通、學習、應變等多方面能力都有著超高的要求。然而,幾乎不存在全能代理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有人人脈資源廣泛,溝通能力強大,擅長獲客;與此同時,有人保險知識牢固,專業實力不凡,擅長關單。

因此,宜信博誠大膽提出了超扁平化體系的概念——為實現專業的保險全流程服務,在平臺專屬代理人中,分別打造“需求專家”和“產品專家”,通過獨特的共享機制,讓每一個合夥人發揮特長,各盡其用,從而大幅提升銷售效率和客戶滿意度。

宜信博诚2018上半年营收1.46亿,合伙人业务发展提速

超扁平化共享平臺的構建,依託於宜信博誠成熟的保險產品量化評價體系——該體系以保監會權威數據、互聯網大數據為數據基礎,與“合夥人”APP對接,讓專業的保險全流程服務成為可能。

宜信博誠和60多家保險公司合作,積累了3000多款壽險產品。產品和精算團隊將客戶需求細分為健康、教育、養老、財產規劃、傳承等40多個類別,以客戶利益為核心,將保險產品拆分為數十個維度逐項考察,據此建立數理分析模型,對每一個產品“打分”。它的評分標準不受主管判斷影響,能夠撥開產品包裝的外殼,打穿產品形態設計的差異,以簡潔 、直觀的數字形式展現產品優劣,為客戶匹配最佳的保險產品組合方案。

捨棄代理人渠道,純粹地To C,是目前不少保險科技平臺的創業模式。這一模式主要依靠流量變現。然而,由於“弱需求”的實質,保險產品的廣告流量轉化難以突圍。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保險產品的廣告流量轉化率僅為3%-5%左右。

短期的創新型保險產品盈利空間有限,難以維持公司長久發展,但保費高、期限長的壽險很難在網上出單。這類產品的銷售服務對保險代理人的依賴性很高——只有面對面的溝通,才能化解專業壁壘,讓保險更易懂。

“大眾仍然停留在場景化,但保險科技應該往更深層次走”,尹海認為,“保險服務互聯網”思路,應轉變為“互聯網服務保險”,比互聯網保險產品更重要的,是行業的創新與變革。

保險業未來不再是保險產品的單純供給方,而是場景化風險管理與服務的集成商。這都給新科技的應用敞開了巨大的空間,也只有新科技能夠將眾多的元素聯合在一起,降低行業的運營成本,提升風險管理的效率,承載保險生態的健康運行。

宜信博誠要做的,正是實現真正專業的保險全流程服務。在這個過程中,公司將通過人工智能賦能保險代理人,讓他們在超扁平化的共享平臺中,實現優勢放大、資源整合與能力提升,讓優秀的代理人獲得更加自由的發展和成長。

宜信博诚2018上半年营收1.46亿,合伙人业务发展提速

宜信博誠是宜信旗下專業保險服務機構,全國領先的智能保險平臺,新三板掛牌企業,獲IDG等知名機構投資。2017年成為中國唯一入選CB Insight Fintech 全球250強的保險銷售服務機構。公司以保險科技創新性地滿足客戶複雜的壽險需求,累計服務超過100萬客戶。

宜信博誠倡導AI+IA模式,打造“只給少數人的智能趣味工作室”——保險合夥人APP,為代理人賦能。我們歡迎堅持夢想、志同道合的代理人加入,一起創未來!

請留下您的聯繫方式,我們會在一個工作日內聯繫您。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文僅作為知識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對內容的準確與完整不做承諾與保障。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業績,投資可能帶來本金損失;任何人據此做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