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MBA招生简章

2019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MBA招生简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概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地处杨凌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而成;现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是外交部和国务院港澳办授予一定外事审批权单位,也是国家留学基金委重要签约单位。

学校学科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等12个学科门类,设有农业经济管理等7个国家重点学科和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拥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8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1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7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8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4人。学校从193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4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已为社会累计培养输送各类人才16万余名,有19位校友成为两院院士。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备受党和国家的关怀和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李克强、汪洋、赵乐际、乔石、朱镕基、李瑞环、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岚清、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罗干、回良玉、路甬祥、陈至立和刘延东、李建国、吉炳轩、张宝文、陈宗兴等先后来校视察,对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与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学校已从以农为主的单科性大学发展为目前以农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简介

学院现有教职工147人,其中专任教师120人。专任教师中,教授31人,副教授41人;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3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陕西省“三五”人才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支。

学院设有经济学系、管理学系、农业经济学系3个教学管理单元,工商管理研究中心5个研究中心(所),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MBA教育中心、信息资料中心、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室和《陕西农业科学》编辑部。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陕西省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5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含3个专硕授权点),9个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及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陕西省名牌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500余人;各类在校研究生1200余人,其中留学生56人。为社会累计培养优秀人才250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50余人,硕士研究生2100余人。

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点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90余项,国际合作课题10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项;出版专著、教材、译著20部,发表学术论文900余篇,其中SCI、SSCI、EI收录论文50余篇。与英国、美国、德国、荷兰、新西兰、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20余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2019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MBA招生简章

MBA项目简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MBA办学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原西北农业大学开办的MBA研修班,1999年开始招收陕西工商管理硕士(陕MBA),2009年获批国家MBA办学资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MBA秉承学校80余年办学的优良传统,坚持“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以“诚信、朴实、创新、坚毅”为核心价值,立足西北、面向全国,践行“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优势,凸显涉农MBA教育特色,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创新意识、领导能力和优良的职业道德、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复合型和实战型管理精英和领袖人才。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雄厚的师资队伍为主体,聘请10多位海内外学者、政府工作者和著名企业家担任兼职教授,聘任70多位省内外知名企业家、政府工作者等担任校外合作导师,形成了稳定多元、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MBA办学坚持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办学内涵,已形成工商企业管理、投资经济与项目管理、金融业务经营管理、食品营养与安全管理等四个特色鲜明专业方向。累计向社会培养输送工商管理硕士(MBA)480余名,陕西工商管理硕士290余名。

近些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MBA办学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先后荣获“中国商学院学子心中最具特色MBA项目”、“中国商学院学子心中最具潜力MBA项目”、“十佳特色商学院”、“中国MBA院校最佳组织奖”、腾讯网“2017年度优质特色MBA项目”等称号,入选光明日报社出版《中国最具价值MBA-TOP40》;30多名学员入选“中国MBA新秀100”、“MBA新锐100”、“中国MBA创新创业新星”、“中国商学院推荐杰出职业经理人”、“中国商学院学子精英”、“中国MBA杰出人物”、“中国优秀MBA干部”等;10多位教师荣获“MBA院校卓越领袖奖”、“优秀MBA指导老师”、“中国MBA十大贡献奖”等荣誉。

目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MBA在招生人数稳步增加、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进入彰显特色、树立品牌、扩大影响、发挥优势、服务社会的快速发展阶段。

培养目标

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创新意识、领导能力和优良的职业道德、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复合型和实战型管理精英和领袖人才。

学习年限及培养方式

基本学习年限3年,最长不超过5年。提前达到毕业要求的,可提前毕业。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注重实践、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导向,采取案例教学为主、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招生对象

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及其他各类管理部门人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报名:

国民教育序列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历。

国民教育序列大专毕业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历。

已获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历。

招生类别

1.非定向就业:考生人事档案须转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按我校有关规定自主择业。

2.定向就业:考生、考生工作单位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委托培养协议,考生户口、人事档案不转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学校不负责就业派遣。

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公共课、领域主干课、选修课、方向选修课和实践研究环节,共计45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安排

学分

公共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论、商务英语、管理经济学

6学分

领域主干课

数据、模型与决策、管理学方法论、会计学、营销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司理财、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

18学分

选修课

中国管理哲学、优秀案例赏析与写作、全球化电子商务、公司治理、跨文化管理、商法、领导学、商业伦理与企业文化

4学分

方向选修课

企业经营管理

企业管理前沿专题、管理沟通、企业运营管理、创新与创业管理

4学分

投资经济与项目管理

技术经济、项目评价与管理、项目投资学、项目风险管理

金融业务经营管理

商业银行管理学、证券投资学、金融市场、金融风险管理

市场营销与供应链管理

消费者行为学、社会营销策划、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品牌管理

食品营养与安全管理

食品标准化、食品质量管理、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与政策、食品进出口贸易与质量控制

实践研究

管理大赛、企业诊断咨询、创新与创业实践训练、企业参访、社会公益、拓展训练或执行力训练等

8学分

报名程序

报名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二者缺一不可。

考生应选择

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1.网上报名(每年10月10-31日)

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或Http://yz.chsi.cn)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

2.现场确认(每年11月上旬)

现场确认的具体时间、地点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根据本地区报考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请考生及时关注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发布的公告,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交纳报名费。

考试科目

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环节:

1.初试 初试为全国MBA联考。初试科目为英语二(满分100分)、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200分,包括数学、写作、逻辑三部分)两门,考试时间为3小时。初试时间:12月下旬(具体考试时间以准考证为准)。

初试参考材料:《MBA联考考试大纲及报考指南》、《MBA联考辅导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MBA教育中心不提供往年考试试题和参考书,不举办考前辅导班。

2.复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MBA教育中心根据全国MBA联考一区(A类)分数线,确定复试人员名单。复试包括政治理论笔试、英语(听力)和综合素质面试三部分。

录取

对于初试成绩达国家一区(A类)分数线并通过复试的考生,我校将依据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录取。对已录取的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一般为7月上旬。

毕业和学位授予

MBA学生在规定年限之内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硕士论文并通过答辩,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后,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证书。

2019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MBA招生简章

2019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MBA招生简章

201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定于12月22-23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