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秩堂镇祠堂多,株洲人想寻祖,不妨去这里看看~

茶陵秩堂镇,位于湖南与江西交界的湘东。秩堂镇的晓塘村那条“湘赣孔道”就是江西吉安府诸县移民进入湖南的主要通道。由于秩堂是江西移民入湘后的第一个乡镇,秩堂也成为江西移民的主要落脚地。所以秩堂90%以上的村民,都是江西移民的后代。

茶陵秩堂镇祠堂多,株洲人想寻祖,不妨去这里看看~

秩堂的名称,就是来自彭氏祠堂名“秩叙堂”。秩堂的祠堂多的原因,主要是秩堂江西移民多。背井离乡来到秩堂的江西人,不仅怀念家乡,还有数典念祖的优良传统,经常搞一些祭祖活动,包括除夕祭、春节祭、清明祭、重阳祭、冬至祭和祖宗生殁日祭等,逐渐演变成民间风俗。而举行这些祭祀活动的场所就是各姓氏的祠堂。

茶陵秩堂镇祠堂多,株洲人想寻祖,不妨去这里看看~

茶陵秩堂镇祠堂多,株洲人想寻祖,不妨去这里看看~

秩堂的移民后代以谭、陈、彭、刘、龙、李六大姓为主要宗族,下面介绍在秩堂的这六姓祠堂。


茶陵秩堂镇祠堂多,株洲人想寻祖,不妨去这里看看~


谭氏是秩堂第一大姓,分祠和子祠较多。坐落于毗塘村塘背上的谭家祠,堂曰“惇伦堂”。前檐正门上书“谭氏家廟”,为五进,依次为前檐机斗、戏台天井、惇伦堂、钟鼓楼、敕书阁,庭廊广阔,后栋设龛,奉祀始祖德崇公。谭氏宗祠走出了不少风流人物:南宋驸马谭斗南;南宋南雄司马谭朝佐;明浙江廷御史谭公望;明四川巡抚谭希思;清光绪年探花谭鑫振等。

彭家祠大约建于明嘉庆年间,原名“秩叙堂”,堂名后来被用于乡镇名—秩堂。彭氏家族人才辈出:有清协办内阁大学士彭维新;著作等身的民国中将彭国栋;民国少将彭问津;原上海市委宣传部长彭柏山等。


茶陵秩堂镇祠堂多,株洲人想寻祖,不妨去这里看看~


陈氏家廟又叫“永思堂”,原址建于合户,原名“墨莊书屋”,后迁中户,改名“陈氏家廟”。陈氏家庙为一进三栋,正门写有“陈氏家廟”四个大字。左右开有两个小门,左宰相,右御史,为二世祖天祯、天祥二公,庙内保存宋穆忠武王岳飞书写的“墨莊”石碑。陈氏在胡家坊、上屋、下屋均有分祠。

刘家祠位于马廊山下的马首村,始建于宋朝淳佑年间。前栋正门悬“刘氏家廟”,中栋是可容1000多人的大厅,有戏台。秩堂刘氏在小田、大湖、黄草、横冲等地都有祠堂。

龙氏始祖祠建于明嘉庆年间,原址在东首村。龙氏在东坑、三家冲、皇图都有子祠。有四百多年历史的皇图村龙家祠,是保存较好的祖祠。共和国将军龙书金和龙开富都是出自龙氏宗祠。


茶陵秩堂镇祠堂多,株洲人想寻祖,不妨去这里看看~


李家祖祠在今高陇镇龙集村(原属秩堂镇)。现在毗塘村的龙头、彭家祠的李家屋、安坑等李姓都有李氏宗祠。从李氏宗祠走出去的古代名人有南宋进士南雄司马李时珍;元代湘阴佥判李元奎;新安知县李朝端父子;浙江提举、状元李祁;明代首辅大学士李东阳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