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雖犯錯很多,但是只要此人不死,依舊能一統天下!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在混亂的三國時期,也是應了這句話。三足鼎立的魏蜀吳每一個都出了諸多的人才,各種能人層出不窮,每一個人或多或少的都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跡,而作為這三國的建立者,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也都被歷史見證著。

劉備雖犯錯很多,但是隻要此人不死,依舊能一統天下!

身為蜀漢的開國皇帝,劉備早年時常居於人下,投奔過多方諸侯,直到建安十二年,通過“三顧茅廬”得到諸葛亮的追隨,以及其獻上的《隆中對》,初步建立了自己的一方勢力。並在之後的時間裡,在手下能人的幫助以及遵循《隆中對》中提出的戰略方針下成功的建立了蜀漢。

劉備雖犯錯很多,但是隻要此人不死,依舊能一統天下!

《隆中對》中將荊州放在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上,對於蜀漢與孫吳都非常重要。在208年,劉備佔據荊州四郡,又從孫權手中借到南郡,因此得以霸佔荊州五郡。在215年,因劉備佔據了益州,孫權便來要回借出的荊州之地,但劉備對其說要先將涼州打下來才會歸還,孫權一怒之下派呂蒙將長沙等三郡搶佔,劉備便派關羽進入益陽,自己與孫權商議平分荊州,之後成功在曹操手中奪得漢中。

劉備雖犯錯很多,但是隻要此人不死,依舊能一統天下!

然而不久之後,關羽在鎮守荊州的時候,出兵攻打曹操,孫權趁機派呂蒙偷襲荊州,關羽匆忙回防時被殺害。可以說在三國時期的每一場戰役都極為兇險,往往一個錯誤的判斷會付出極大的代價。關羽的失誤不僅讓蜀漢丟掉了重要的戰略之地,也付出了自己的性命。

劉備雖犯錯很多,但是隻要此人不死,依舊能一統天下!

在這之後劉備“以怒興師”,不顧眾人的阻攔,一意孤行,導致夷陵之戰戰敗,也為蜀漢的失敗埋下了伏筆。而在夷陵一戰失敗時,諸葛亮曾提到一個人,說若是這個人在的話,一定可以勸阻劉備,這個人就是法正。

劉備雖犯錯很多,但是隻要此人不死,依舊能一統天下!

法正這個人在許多三國的戲劇中都沒有太多的戲份,因此很多人都不是很瞭解他,但是這個人卻是一個很厲害的謀士,並且在軍事才能上極為出眾,在諸葛亮之上。他幫助劉備在蜀地立足,並且設計讓黃忠殺死了夏侯淵,之後與劉備一起成功佔領了漢中。他善奇謀,才能令曹操驚懼,劉備極為寵信他,且在諸葛亮所說的那番話中也可以聽出劉備對法正的信任。雖然法正此人睚眥必報,心眼很小,但是他的才能的確很高,而且他的確是一心效忠劉備,會將劉備的大業放在心上。

劉備雖犯錯很多,但是隻要此人不死,依舊能一統天下!

就是這樣一位劉備極為信任,且能力極強的謀士,在奪取漢中的次年便去世了,若是法正不死,那麼劉備還會發動夷陵之戰嗎?或者說劉備不聽勸,在夷陵一戰中有法正與諸葛亮兩人在,劉備還會輸的這麼慘烈嗎?也許不會,甚至在失去荊州的情況下蜀漢也能夠一統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