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城融合爲什麼這麼難?

產城融合為什麼這麼難?

最近華夏幸福的資金問題受到了市場的強烈關注,作為國內最大的產城融合製造商,人們對其資金鍊關注的背後,更深層次的關注在於“產城融合”的商業模式能夠走多遠。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產業是城市的核心競爭力,沒有產業,城市就是一座空城,但隨著中國產業轉型和結構升級的大趨勢,中小城市的競爭力正在不斷下降,很多城市的管理者也已經意識到這樣的問題,開始尋找產業與城市共同發展的方式,用產業的活力提升城市競爭力,用城市的發展激活產業成長,最終實現產城融合的目標,但在實踐過程中,產城融合的推進並不如想象中那麼順利,產城融合為什麼這麼難呢?

產業發展是產城融合的核心

每個城市的發展必須站在全國全球的角度,認真思考自己產業發展的比較優勢,城市可以對自己的產業規劃做個SWOT分析,在比較優勢的基礎上,形成特色產業+尖端產業的規劃,培育有市場競爭力的主體,發揮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城市尖端產業的發展必須在科技與創意方面下功夫,不斷提升企業的效率與創意壁壘,企業才能給城市創造出更多的稅收財富和吸引效應,城市才能真正持續發展。對於三四線城市和中西部地區的城市管理者必須要提醒的是在承接一二線和東部地區產業轉移過程中必須要慎重,別人淘汰的落後產能不能不加取捨地引進,沒有真正改進和發展的產能對城市的長期發展沒有意思,每個城市都必須集中優勢資源培育出真正有競爭能力的產業,才能實現城市真正的發展。

城市生態是產城融合的基礎

城市是產城融合發展的本底,吸引和培育尖端產業離不開城市的軟硬環境,城市的硬環境是基礎設施和自然生態,是人們長期駐足的基礎,是產城融合的基石。在產城融合的發展中軟環境更重要,軟環境包括:人文歷史、治安風貌、辦事效率、居民素質等,人文歷史是城市的基因,一些城市崇文尚武,人人喜歡讀書看報,城市人文底蘊深厚,產業發展的人文基礎就好;治安風貌是城市十分重要的本底,一個沒有安全感的城市,不可能吸引產業的投資,產業逃離都將是常態;辦事效率是外來投資者十分關注的,時間是產業發展最大的變量,企業都有機會成本和沉沒成本,城市的管理者必須幫助企業降低這些隱形成本;居民素質的提升對城市發展也十分重要,勤奮樂觀的居民是城市最大的財富,城市管理者必須引導宣傳,弘揚正確的生活習慣,夯實城市發展的本底,為產業發展創造優良的環境。

人才智慧是產城融合的關鍵

產業和城市都靠人來建設,尤其是高端人才的智慧,未來城市之間的競爭就是人才與人口的競爭,沒有人所有的一切都是空談,產城融合也必須思考人的因素,結合當地最好的人力資源,引進當地最需要的人力資源,創造人才發揮創造的平臺,讓人才結合當地的資源,充分展現所長,創造價值。人才管理必須放在產城融合的重要工作日程中,建成人才引進、培養、培訓、激勵與考核的完整機制,另外要思考因地制宜地人才機制,一二線城市是人才的聚集地,但大部分的產城融合項目是在三四線城市,打通人才一二線與三四線的流通紐帶,形成互補效應,真正做到尊重人才發展,又讓人才為我所用是產城融合的關鍵。

資金管理是產城融合的血液

產城融合是一個站在城市發展高度的大項目,很多項目的管理取決於資金的運作與管理,項目的投資來源於哪裡,投資的節點是什麼,每個階段的資金如何平衡,項目的收益在哪裡,最終項目投資的退出方式和退出週期是什麼,這些問題決定了產城融合項目的成敗。項目開始前,必須做好短中長期的資金籌劃,做好每階段資金投入後的風險管理,避免項目成為爛尾。有統計顯示,華夏幸福運用了多達21種融資方式解決資金問題,但真正解決資金難度的核心是產品的銷售回款,企業的現金流收入包括營業收入、融資收入和投資收入。近期摩拜和餓了麼的出售都在提醒市場,光靠融資收入企業的長期發展難以為繼,產城融合的成功必須保證資金血液健康充沛,對資本的合理規劃才能保證長線項目的生命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