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也会受到性别歧视?|心理学:被你忽视的男性负担

父权社会的受害者,不仅是女人。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在“存在性别歧视的社会系统”中的男人们。

男人也会受到性别歧视?|心理学:被你忽视的男性负担


很多人对于性别歧视存在误解

我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男女会因为性别歧视问题争吵起来——场面经常就像比惨大会。

比如一个要好的男性朋友总说,你们女人就是不讲道理、被情绪支配的动物,也不能体谅我们负责赚钱买房很辛苦。他女朋友则说,你们男人就是欠缺共情力,我们又要上班又要做家务,一点都不理解我们女人的挣扎。

男人也会受到性别歧视?|心理学:被你忽视的男性负担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社会到底是谁在压迫谁?这两位选手中,谁代表了女性主义?

答案是这样的:这两位同学都不具有女性主义的精神。真正的女性主义,从价值的取向上来说,应当是关怀每一个受到传统性别约束的人类,是包容性的。当这两位同学彼此指责的时候,他们明明同是受害者,却进行着内部分裂。

社会对于性别歧视,存在一种普遍的误解:

1.误以为性别歧视只是男性对女性的歧视2.误以为只有女性才会遭受性别歧视

可实际上,所谓父权制的这个社会,真正褒奖的、享有特权的,是一种它所规定的“真正的男子气概”。此外,它也相对认可符合它规定的“真正的女性气质”。

什么是所谓“真正的男子气概”?

我们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些:比如,男人应该是一个家庭中赚钱最多的人、负责供养家庭;比如要勇敢、甚至可以粗俗鲁莽,但不能柔弱胆小;比如必须要热爱女人;还比如要理性、没有太多情绪化的表达;近年来,还包括了“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等,对于男性外形的要求。

男人也会受到性别歧视?|心理学:被你忽视的男性负担


而所谓“真正的女性气质”则是柔弱、依附、顺从、乖巧、美丽、贤惠等等。

一个生理性别为男性的人,倘若具备了过强烈的女性气质,就如同一个生理性别为女性的人“干着男人干的事”一样,会遭到某种社会言论的批判、贬低和嘲笑。

性别歧视的定义,在我看来,是基于性别而非个人本身、或情境的特点,简单片面地做出判断和结论。比如“小孩就应该是妈妈带”就是这样一种只基于性别就做出的判断。

民间还有一句骂人的话,说“你简直不是个男人!”可以看出,“真正的男人”是一种(社会认为是好的)标准,每个男性都会面临这样一种标准的检验和评论。而这就是男人所面临的性别歧视。

那究竟是谁/什么,在歧视男人和女人?事实上,性别歧视是一种系统化的问题。是包括政治、法律、文化、经济、劳工、风俗等在内的系统,对男人和女人开展着歧视。

如果我们把社会想象成一个有机生命体,它有着超过每个个人的独立的意志,它通过建立一整套有性别约束的运行系统,来束缚每一个人,从而保证社会的稳定、生产和繁衍。它通过性别歧视,约束了每个人的自由度,以其最大限度地建立起稳定的“异性恋”家庭单位,不断有新生儿长大成为新的劳动力。

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是性别歧视的受害者。

男人也会受到性别歧视?|心理学:被你忽视的男性负担


我们常常忽视,对男性也存在性别歧视

男性往往不太容易找到深入的的亲密同性友情。一位男读者曾经这样说:我和球队的朋友关系都很铁,肝胆相照那种,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我们一群人之间还是存在某种隔阂,阻止着我们去向对方说“最近我觉得很脆弱”。

不愿意表达脆弱,还和社会对于“真男人”的异性恋取向的要求有关。如果一个男生向另一个男人不断发起特别亲密的邀约,他也许会担心对方认为自己的同性恋。听说,每个直男的内心也都曾恐惧过自己有一天会变弯,这只是句玩笑话;但社会对于男性的性欲的确是有要求的——它强行规定,真正的男人应该是好女色的,且对性爱兴致勃勃。

当对男性的这种性别歧视体现在结果上,据调查,在美国至少有600万男性患抑郁症,而实际的数字还会更高一些因为很多男性都不会报告自己的抑郁情绪;因此在2003-2005年发起了一场叫做

“真正的男人,真实的抑郁”的运动,以希望引起公众对男性抑郁症患者群体的关注。

男人也会受到性别歧视?|心理学:被你忽视的男性负担


女性存在一种“双重约束”的困境。它指的是,某个人或群体收到两条或更多的自相矛盾的信息,她们无法做出选择,因为两种信息是互相对立的——所以这是一个

“未选先输”的困境。但是,事实上男性一样面对着这样的困境:如果表现得更强势,可能被认为冲动、甚至危险;如果表现得更温和,则可能被认为是一种无能。

当我们看到一个男性身材走样、发福,我们批判他们的懒惰和对外形的不在意;而当一个男性每天去健身房,重视自己的衣着打扮,我们又会说“他是gay吧?”这就是双重约束的困境。

“要成为、和维持作为真男人”给了男性持续的重压

好像从一个小男孩很小的时候起,家长们就会说,你是个男孩子,坚强点。就如同和女孩子说,你是个女孩子,文静点,是一样的。

这个被称为系统的东西,既存在于宏大的国家律法、经济制度中,也存在流行的文化中,更根本地存在于每个个体的思想观念里。

“不像个男人”对很多男人来说,是最严重的恶评。系统对于阳刚之气的要求,既包括身体生理上的,也包括性取向和经济社会地位上的。

一个男性有太多种方式,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因此他们长期处于压力与焦虑中——无论他们是否能够意识到。

甚至,当他们真的遇到问题的时候,不需要任何人的指责,他们内心已经会开始“自我污名化”的过程,认为自己“做不到”是个相当致郁的过程。而缺乏支持系统的他们,只能慌不择路的选择酒、选择逃避、选择伪装。

你身边的男人有什么样的压力呢?来留言区和我们讨论吧!

关注头条号“知我心理学”——2017年度健康头条号、悟空问答最佳干货科普答主获得者。400万用户信赖的心理学社区,在这里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