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人蒲志辉〡带着爱从山区走来 已成课题研究带头人

停不下的脚步,放不下的爱。来自永春第一中学的老师蒲志辉从山区一路走来,从一个普通教师,到参评特级教师,他深深地热爱着教育,在教育的舞台上不断成长。

永春人蒲志辉〡带着爱从山区走来 已成课题研究带头人

永春人蒲志辉〡带着爱从山区走来 已成课题研究带头人

蒲志辉在家中备课

1992年,蒲志辉毕业分配在永春县南阳中学,那是一所山区校,全校只有两百来个学生。“一个教师要爱岗敬业、立教立德,还要本领过硬、精益求精,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社会的认可。”这句来自老校长的谆谆告诫,让蒲志辉意识到,只有当老师对工作拥有一颗热爱之情,才能发自内心地敬畏自己的职业,才能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于是,年轻的他在老校长的指引下走上了课题研究之路。

5年后,蒲志辉调到永春县吾东学校,尽管单位条件比之前更差,但他不怨天尤人,继续开展课题研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进行探索,把德育渗透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

又一个5年,他调到永春文明中学,在这所农村学校一待就是11年。“我参加了教育部课题研究、参与专著编写、主持省级课题等,研究成果获得许多奖项,短短几年内,我逐步成长为省学科带头人。”蒲志辉说,那些年他用自己的专业成长践行着一个教师对教育的爱,也用自己的成长经历鼓舞了一批又一批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实现梦想。

2014年,蒲志辉再次主持省级课题,开创了7-9年级所有课文的导学案和教案。作为项目负责人,他连续两年从正月初二开始学案设计,为课题组成员提供模板,开学时都因咽喉肿痛到医院点滴,即使医院教室两头跑,他也没落下一节课。

蒲志辉说,他曾守候在父母的病榻前通宵达旦地做学案,也曾在为母亲守灵之夜强忍悲痛准备论文答辩。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题研究就是我的‘活水’,是提升我的内驱力,它给了我目标,给了我压力,也给了我一个奋起的平台,激励我扎扎实实地勇往直前,不断成长,不断超越。”蒲志辉表示,今后他也将一如既往地做一个不倦的教育者,为人民满意的教育尽绵薄之力。

作者 | 东南早报记者 罗倩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