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隨筆∥林語堂相面打分的題外猜想——意想不到的樂趣

【本文640字,閱覽耗時約3分鐘】

讀篇小文,說林語堂老先生在東吳大學做教授時很另類。他給學生上的是英文課,但絕少以任何形式筆試定分。

每當學期結束,要給學生評定成績了,老先生往往在講臺上一坐,手中一本花名冊輪流唱名,被唱到的學生依次站起來,老先生則像個相面先生,左看看,右看看,略略端詳,成績也就定下來了。

難得有個別吃不準的,便請上臺來,與之簡單談上幾句,然後就大筆一揮定了分數。

老先生說:“倘使我只在大學講課演講,一班五六十個學生,多半見面而不知名,少半連面都不認得,到了學期終,叫我出十個題給他們考,而僅憑這十個題給他們定優秀及格或不及格,這事兒打死我也不肯。”

讀書隨筆∥林語堂相面打分的題外猜想——意想不到的樂趣

老先生講課時極認真,常與學生隨機交流,一個學期下來,班上大部分學生的學力和掌握知識的程度就瞭解的十分明晰了。

據他的學生講,老先生的記憶力十分了得,“相面”打分其公正程度遠超一般以筆試命題考試的計分方法,學生們十分折服和認同。

老先生“相面”打分的做法絕難效仿,老先生畢竟是老先生,百年無二。其資本除自身修為和功力外,無非是對自己學生的認知度極深厚罷了。

讀書隨筆∥林語堂相面打分的題外猜想——意想不到的樂趣

以老先生的方法推想開來,稍稍猜想觀文未曾謀面之文友,是不是也可以得出如下結論呢?

網上讀文,除觀文解字外的樂趣,尚可粗略感知其文章作者的品性。這是其一。

其二,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但其中也可使人“鑼鼓聽音”得出其人的修為一二。

尚若老先生轉世,欣然前往觀之並逐一相面打分,我們各自該得出如何成績呢?

自問一番,十分有趣;自省一回,十分獲益;自知之明,十分必要,避免了許多無知和輕狂。

這,實在是個意想不到的樂趣。

讀書隨筆∥林語堂相面打分的題外猜想——意想不到的樂趣

【本賬號所發作品皆為原創】主推原創小說、微型小說、散文隨筆、現代詩歌。如喜歡請加關注“25度曉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