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兵瑞恩:我們有多喜歡,就有多嚮往

拯救大兵瑞恩:我們有多喜歡,就有多向往

前陣子熱映的《血戰鋼鋸嶺》讓人再想起《拯救大兵瑞恩》。戰爭片太多,能稱得上史詩的非斯皮伯格這部扛鼎之作,讓人肅然起敬。

將近三小時的電影,前二十分鐘是諾曼底登陸的戰爭場面,成千上萬的美國人、英國人、加拿大人衝上諾曼底海灘與德國人拼死,一時間,各種殘酷血腥的死法,血肉橫飛、支離破碎,米勒上尉剛上岸時那瞬間的發愣以及周圍片刻的死寂,眩暈中的他環顧四周的慘象,已不是用驚愕可以形容的,前一秒還在平靜中,下一秒就到了人間地獄,一下子把觀眾拉到那個血肉橫飛的戰場,心驚肉跳著,無論你是士兵,還是將軍,死亡就在你身旁。

諾曼底登陸成功了,傘兵瑞恩被困在敵人後方,他的三個哥哥全部在戰爭中死去,母親只剩他這個最小的兒子。美國最高指揮官決定組織一個小分隊去把他帶回家藉此安慰一個痛失三個兒子的母親,米勒上尉和他的七個手下奉命尋找瑞恩。

戰火正在燃燒的歐洲戰場,敵區危機重重,長途的跋涉、暗藏的伏擊、風雨交加的逃生、兄弟們相繼犧牲、死神如影隨行,不僅僅觀眾質疑,他們自己也沒人願意去救什麼素不相識的瑞恩,米勒上尉低著頭很不情願的接受任務,拉賓一行人罵罵咧咧,大家一路上都在抱怨,整個行動只因上級的命令、軍人的天職。

這便是《拯救大兵瑞恩》8人小組面臨的抉擇。

拯救大兵瑞恩:我們有多喜歡,就有多向往

通常我們的教育認為,為國捐軀、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是一件無比光榮的事情,可沒有人去細想失去親人的痛多麼沉重,瑞恩只是千千萬萬士兵中之一,對他母親卻是失去三個後僅剩的最後一個。所以一直以來,此片的主題褒貶不一,派八個人去拯救一個生死不明下落不知的普通士兵到底值不值得?還有人說這是美國所謂的英雄主義宣傳,可這不正是為紀念二戰勝利拍攝的電影嗎?

總指揮官借林肯寫給某位戰士母親的信向所有人傳達了美國從始至終崇尚的人性關懷:“神聖的榮耀都歸於你們,因你們為自由付出了重大的代價。”這是美國的精神,無時無刻把人性作為行動的出發點和思考點。

正是這種出自對個體的關懷讓總指揮官堅持自己的決定,真正用行動、用語言表達對瑞恩母親、以及所有戰後人民的感激與回報之情。每個生命都是鮮活的個體,不問八個人“換”一個人到底值不值得,也不以等價交換來衡量其價值。也正是因這種宣傳,使得這種人道主義、這種英雄主義能一直延續至今,才能成為危機時刻人的精神支柱、人的必不可少的品德。

這正是電影最震撼人心的地方,就像片中所說的:“在這場混賬戰爭中,拯救瑞恩也許是唯一的好事”,正是因此,他們才沒有淪為戰爭機器,在殘酷罪惡的戰爭中,人性在炮火和熱血的洗禮下,人與人之間依然還存有一份真情,這才算是真正的拯救瑞恩。

拯救大兵瑞恩:我們有多喜歡,就有多向往

這部電影,之所以能成為經典中的經典,讓人如此喜歡,它並沒有複雜的情節,169分鐘,斯皮爾伯格沒有浪費一分一秒,用他的電影語言,於鏡頭轉換之中,從莊嚴的諾曼底美軍公墓到人間地獄奧馬哈灘頭,痛苦煎熬生死流轉,一氣呵成一曲戰爭絕唱。電影所傳達的理念看似簡單樸素,於我們,於當下,卻是一種缺失的情感,如今,我們對它有多喜歡,也意味著有多向往。

結尾湯姆漢克斯扮演的米勒上尉中槍後無力地躺在那裡,對著迎面駛來的坦克,用手槍一槍一槍的射向敵人坦克,身後那無盡的殘陽映著他即將熄滅的眼睛,沒有一絲絕望,他對著馬特達蒙扮演的瑞恩,眼神甚至那麼溫柔,叮囑他“別辜負大家”,那一刻無法不讓人落淚,他依然在堅持,到最後時刻,有時,這種堅持往往能創造奇蹟,正如霍瓦斯中士和米勒上尉在橋上的談話,夕陽的餘暉彷彿融化在中士柔和的眼神裡:“有一天我們回首往事,會覺得拯救大兵瑞恩是我們在這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裡,完成的一件傑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