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知了」以傳統爲特色,走現代康復之路——記廣西民族醫院

「康知了」以傳統為特色,走現代康復之路——記廣西民族醫院

南寧地處亞熱帶,別稱綠城、邕城,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建制於東晉大興元年,至今已有1690多年曆史,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邊陲古城,同時也是一個以壯族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處的現代化城市。

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醫院(廣西醫科大學附屬民族醫院)就位於這樣一個四季常青、滿城皆綠、歷史悠久的美麗城市。

2018年7月6日,“康復中國萬里行—龍之傑2018”公益團隊來到這個美麗的地方,並參觀瞭解了廣西民族醫院。

「康知了」以傳統為特色,走現代康復之路——記廣西民族醫院

莊小強副院長和譚樹生主任為萬里行團隊介紹醫院佈局

14年堅持發展,終結累累碩果

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醫院(廣西醫科大學附屬民族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於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是中區直、市直職工醫療及平安保險、太平洋保險定點醫院,獲“全國百姓放心示範醫院”、“國家級愛嬰醫院”、“廣西衛生系統科技工作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

2014年起是廣西住院醫師/專科醫師培訓基地、崇左市鄉鎮衛生院衛生人才培訓基地,廣西全科醫師臨床技能培訓基地,是崇左市適宜衛生技術研發推廣人才小高地。2017年,經評審成為國家級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

「康知了」以傳統為特色,走現代康復之路——記廣西民族醫院

其中康復醫學科是在原針灸推拿理療正骨科的基礎上成立的。

2004年的康復科只有10張床,2位醫生,2位治療師,3個護士。

2010年床位增加到16張,有了獨立的治療室,康復治療師隊伍擴大。

2014年床位再次增加,有30張,基本滿員,康復科初具規模。

目前,康復科有38張編制床位,實際床位50張,9位醫生,12位護理人員,12位康復治療師,並具備正副主任醫師及研究生、本科生的專業人才隊伍。

「康知了」以傳統為特色,走現代康復之路——記廣西民族醫院

一個個數字代表的是廣西民族醫院康復科的卓越成長,看不到的是其背後付出的心血與汗水。

眼光獨到

廣西民族醫院康復科於2004年建科,屬於廣西省最早一批組建康復單位機構之一,發展到今天已頗具規模。

這14年的卓越成長源於莊小強副院長與譚樹生主任的獨具慧眼,2004年,莊小強副院長與譚樹生主任在上海看到了康復發展的醫學意義,併為此四處奔波、參觀考察,最後決定在廣西民族醫院建立康復科。

廣西民族醫院康復科建立以後,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卻擺在了眼前,方圓一公里內,廣西中醫藥大學、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仁愛分院、廣西壯族醫院,可謂是“強強環伺”,在這樣的環境中發展還是非常不容易的。

「康知了」以傳統為特色,走現代康復之路——記廣西民族醫院

技術為先,特色為專

在談話過程中,譚主任一直在強調技術、理論知識、學習進步,“不學習、不進步只有死路一條。“譚主任這樣說到。

「康知了」以傳統為特色,走現代康復之路——記廣西民族醫院

目前科室兩大核心技術是整脊學和肌筋膜促進技術。

2004年,康復科剛剛成立,譚主任還是一個從傳統臨床專業轉康復專業的“新人”,對待康復技術自有一片熱忱。早早決定了要以技術強專科,打造特色學科。所以在學習方面格外努力。

最初筋膜理論從國外流傳到中國,逐漸開展其學習班,而最初有很多人持懷疑態度,對於外來的新技術總是不那麼容易接受。而譚樹生主任高瞻遠矚,將其技術理論吃透,成為國內肌筋膜相關體系方面的領先人物。

目前,已經出版了三本肌筋膜相關著作,並在廣西舉辦了十餘場肌筋膜技術培訓,意義非凡,不僅在特色技術上有重大的突破,位於廣西康復行業前列,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廣西康復技術的發展。

「康知了」以傳統為特色,走現代康復之路——記廣西民族醫院

「康知了」以傳統為特色,走現代康復之路——記廣西民族醫院

「康知了」以傳統為特色,走現代康復之路——記廣西民族醫院

譚主任贈送其負責主編的康復書籍

在注重技術的同時,廣西民族醫院康復科還結合了之前的理論基礎,以傳統醫學的整體觀結合現代醫學技術的理論體系,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康知了」以傳統為特色,走現代康復之路——記廣西民族醫院

在注重技術,打造特色專科的過程中,參加學習班、講課,忙碌的學習是其生活常態,而譚主任也不僅僅是提升自己的技術,更是帶動著整個科室的技術水平。

“我們經常將醫師、治療師、護士派出去學習,為了防止學過就忘,我們每一個出去學習的人回來之後都要在科室講課,總結自己學到了什麼,分享技術經驗的同時,也帶動了整體康復技術水平的提高。”

「康知了」以傳統為特色,走現代康復之路——記廣西民族醫院

與萬里行專家組進行交流

有了良好的理論支撐,有了優秀的技術保障,治療效果自然也更讓患者滿意,也正因此,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患者和家屬的信任。

跟政策,佈局長遠

“未來的社區一定會做強。”譚主任談到三級診療體系的時候這樣說到。

廣西的康復水平在全國內不算太好,而想要突破現實阻礙,長久發展,首先就需要就要有自己的優勢,除了技術優勢,也要有自己穩定的病人來源。

譚主任早期即看到三級診療的優勢,所以在明確之後,立即著手佈局,而其獨到的眼光和決策也帶給了廣西民族醫院康復科新的發展。除了緩解院內床位週轉的問題,也解決了病人的來源和出處問題。

“目前三級診療具體達到什麼程度很難說清楚,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還需要繼續大力推進,早期進行佈局,解決病人來源和出處問題。”

「康知了」以傳統為特色,走現代康復之路——記廣西民族醫院

“而以後的社區也一定會做大做強,不然老百姓看病依然老大難。而想要做好這一塊,就需要各級醫院與社區之間相互配合。”

譚主任帶領廣西民族醫院康復科堅定打造緊密型醫聯體,以特色技術輻射周邊基層醫療機構,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實現雙贏。

而作為廣西較早佈局三級診療的康復科,譚主任儘早掌握優勢資源,佔據有利位置,打造高水平學習平臺,並且眼光獨到,堅持學習新的理念和方法,開放心態,逐層突破發展。

談發展,傳統與現代

「康知了」以傳統為特色,走現代康復之路——記廣西民族醫院

“堅持以傳統為特色,走現代康復之路,這是我的目標。”在談到如何發展的時候譚主任說到,這也是廣西民族醫院康復科一直所堅持的。

首先是如何堅持傳統,老祖宗其實留下了很多精華,但是有些描述的很模糊,這就需要現代人對其進行精確解釋,比如很多現代康復的流行手法其實在古籍中早已提到,只是沒有被發現,所以這就需要後人對其進行挖掘。

此外還有中醫,作為比較古老的學問,中醫博大精深,值得康復人深入學習,並將其運用到治療當中。

而現代康復則是加入了時代因素的各種康復治療手段,比如康復機器人在患者早期康復中建立其自主站立行走的信心,對於患者後期積極融入康復治療有重要意義。

此外,還有各種康復治療app,應用現代化信息管理,提升工作效率,讓患者在家也能進行康復,建立家庭康復模式。

而康復科如果想要發展壯大則需要傳統與現代結合,走出自己的特色道路。

看未來,5個3年規劃

在未來發展方面,廣西民族醫院康復科制訂了5個三年規劃,涵蓋業務開展、人員培養、科室建設、科研發展、輻射能力五個方面,要在3年內做到:

1.在已有康復基礎上,新開展四個康復診療項目,打造小病房,大康復的三級綜合醫院標準康復醫學科。

2.提升科室人員的整體學歷,加強培訓與教育學習,打造更專業的醫護團隊。

3.擴大科室場地,擴大病房規模,購置先進康復與管理設備。

4.加強科研能力,增加論文發表數量。科研項目、新技術、論文要達到預期數量。

5.承擔繼續教育項目,建設研究生培養基地。

「康知了」以傳統為特色,走現代康復之路——記廣西民族醫院

半日的參觀交流能看到廣西民族醫院的發展,看不到的是其這一路的辛苦。面對受制的發展環境和強大的競爭對手,這一路走來可想而知極不容易,而令人欣慰的是其堅定的發展理念和如今非凡的成績。

在座談會上,莊小強副院長說到,希望萬里行團隊的到來,可以帶給廣西民族醫院新的發展機遇,帶給廣西康復新的發展生機。

「康知了」以傳統為特色,走現代康復之路——記廣西民族醫院

千里迢迢,駕車18小時來到這個地方,我們一起見證康復的發展,康復同仁的努力,並與康復同仁一起助推康復發展,迎接更好的康復明天。

也衷心祝願廣西民族醫院能夠不忘初心,堅持發展,將康復做大做強,走出南寧,走出廣西,走出中國。

「康知了」以傳統為特色,走現代康復之路——記廣西民族醫院

康復中國萬里行,我們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